《魏略》一则注译析

 载《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基础》118-120页。

【介绍】

鱼豢:京兆人,魏曾任郎中,余无考。撰《魏略》。

《魏略》:魏鱼豢撰,三十八卷,纪传体,止魏明帝(公元227-254年)。佚,仅《三国志》、《世说》注及类书引文传世。材料繁富。列传按传主品格或学行分类标目,其中有儒、清公、游说、纯固、勇侠、苛吏、知足等,尤其突出。

【原文】

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

【注释】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晋·陈寿裴松之注引)

建安:东汉献帝年号,公元196-220年。颍川:秦始皇十七年置郡,辖今河南省中、南部地。为春秋郑地,战国时韩都,汉治阳翟(今河南省禹县)。石广元:人名。徐元直:徐庶,原名徐福,字元直。少时好任侠,后来致力学问。东汉末年客居荆州,与诸葛亮相友善,后将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因其母居曹操境内,后告辞刘备迁去。后仕魏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汝南:郡名,汉高帝四年置。治所初在上蔡,东汉移平舆。晋移悬瓠城,即今同名县治。孟公威:孟建,字公威,汝南人。少与诸葛亮俱游学。曾任魏凉州刺史,有治名。后官至征东将军。

‚务于:致力。从容:悠闲的样子,这里指闲暇的时候。

【今译】

诸葛亮住在荆州,在建安初年和颍川的石广元、徐元直、汝南的孟公威一起游学。他们三人努力使自己的知识精通熟悉,但单单诸葛亮只了解个大概。每天早晨和夜晚闲暇的时候,常常用手抱膝长声吹啸。

【析评】

诸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无“常抱膝长啸”语,但为正史中唯一无“啸”字者,我们认为是上流社会对其歧视的反映。作为历史上一贯的正面人物、贤相和智者,诸葛亮对改变人们对啸的看法起了进一步的作用。他早年既然“躬耕陇亩”,其作啸也应有下层生活的影响。《梁父吟》,一作《梁甫吟》。据《乐府诗集》卷41《古今乐录》引王僧虔《技录》:“相和歌楚调曲有《梁父吟行》,今不歌。”《陈武别传》:“武常骑驴牧羊,诸家牧竖数十人,或有知歌谣者,武遂学《太山梁甫吟》……之属。”《琴操》:“曾子耕泰山之下,天雨雪,冻旬日不得归,思其父母作《梁山歌》。”称曲可歌,应为音乐。谢希逸《琴论》:“诸葛亮作《梁甫吟》。”李勉《琴说》:“《梁甫吟》,曾子撰。”蔡邕《琴颂》:“《梁甫》悲吟,周公越裳。”李白《梁甫吟》:“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李太白全集》上海书店1988年版84面)在讨论我国古代地位最高的乐器的琴的时候提及的,只能是乐曲。李白《梁甫吟》:“长啸《梁甫吟》”,也只能是用长啸演奏乐曲。

 

Leave a Reply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