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开风气上潮头 传统啸艺重发扬 ——记全国(乃至世界,因未见报道)第一个单位啸(口哨)艺协会

 

 

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良好的单位文化艺术氛围

江汉大学虽然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其前身创建却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因而根基厚实。建校以来,不但教学、科研飞速发展,在武汉如林高校中已逐渐有了一些名气,2005年更以优良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院校评估。

因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艺术积淀,学校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1987年老江大校团委举办首届教职工文艺汇演,发现了一批文艺人才,后进一步成长为学校的文艺骨干。

1988年校工会(由当时杜彩玲副主席主持)创办江汉大学教职工合唱队,聘请艺术系专业教师吴昌工会主席、邵则亮系主任指导,努力在学校教职工中开展群众歌咏活动。

1989年改称江汉大学教职工合唱团,聘请艺术系声乐专业胡伶俐老师执教,进一步强化了教职工文艺素质。

1990年校工会创建教职工中老年艺术团,下辖声乐、舞蹈、戏曲分团,活动内容进一步扩大。

1992年成立校京剧社,坚持每周活动至今,参加了校内和校际的一系列活动,在武汉地区高校中已有一定影响。

1998年校工会由当时工会主席廖国桐副校长带队,冒着40度酷暑高温,慰问抗洪部队,其中表演了一场文艺节目。

2001年由当时工会主席廖国桐副校长牵头,组织合唱队参加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和市总工会庆祝建党80周年文艺比赛,获多个第一和金奖。

2004和2006年校工会又举办了教职工文艺汇演和比赛,涌现出一批优秀节目和人才。

学校还每年举办以学生为主体的艺术节,精彩叠出。

基层院、系师生演出和联欢更是常年不断。

 

二、以独特的慧眼和胆魄,发扬江城辛亥革命精神,敢为人先,开创和发展啸(口哨)艺事业

在经历过多种艺术形式的尝试和比较、碰撞之后,我校一群文艺爱好者注意到了啸(口哨)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1、我校爱好者首先从发挥演出功能入手,体会和发挥该艺术的优势:

1986年起晏鸿鸣老师不断在师生或工会干部培训联欢中伴、独奏《喜洋洋》、《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大海啊,故乡》等。

1995年晏鸿鸣老师在实习学校13中带队实习,在实习班班会时表演独奏。

1995年起晏鸿鸣老师在学院、全国和国际会议(如在武汉大学举办的“言语与言语学国际研讨会”)联欢中演出伴、独奏《金蛇狂舞》、《苏武牧羊》、《兰花花》等。

1998年晏鸿鸣老师参加校工会慰问抗洪部队表演独奏《我是一个兵》。

2004年晏鸿鸣和潘世松老师在校工会举办的教职工文艺汇演中代表人文学院表演合奏《铃儿响叮当》。2006年7月4日人文学院晏鸿鸣和潘世松、胡鹏老师在校工会举办的教职工文艺比赛中表演经过重新编排的《铃儿响叮当》,加强了表演性,顺利通过初赛,被艺术专业评委评价为“很有创意”。9月28日决赛获优秀奖,30日《江汉大学报》在头版作为三个代表性节目的第二个予以报道,评价为“欢快活泼又不乏诙谐幽默”。

 

2、在科研方面确立领先优势

我校爱好者发挥高校教师科研优势,产生一大批科研成果,基本解决了有关理论问题,在全国(甚至世界)啸(口哨)科学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2003年晏鸿鸣老师撰写《“啸”义考辩》,2004年分别在湖北省语言学会第十三届年会和在武大召开的第七届全国古代汉语学术研讨会暨简帛文献语言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报告,受到扬州大学博导钱宗武教授等学者关注。

因《“啸”义考辩》过长,2005年析为《啸义及其发音原理考辩》、《啸有入乐类考辩》、《啸类考辩》、《啸史考辩》,后又撰《指啸、叶啸考辩》、《〈啸旨〉文本考辩》、《啸在历史上受歧视的表现及其原因考辩》、《〈啸赋〉文本考辩》、《孙登与阮籍、嵇康苏门山事迹考辩》、《刘琨清啸退敌解围事迹考辩》、《西王母善啸等记载及其意义考辩》、《我国早期典籍妇女啸既早且多的现象及其原因考辩》、《啸与鬼神等特异现象有关的的记载和原因考辩》、《啸由人向兽、禽和自然界发展的过程和原因考辩》。其中,我校晏鸿鸣先生为第一作者(武汉科技大学讲师魏敏,江汉大学学士、武汉大学硕士许绯女士参与)撰写的《“啸”义及其发音原理考辩》在全国社科30佳、人文核心、湖北省优秀期刊《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6期发表,并应邀在鄂暨汉啸艺研发会博客及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网站转载;《啸在历史上受歧视的表现及其原因考辩》在湖北省语言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上报告,受到中南民族大学邵则遂教授等学者关注。

晏鸿鸣老师在系列论文中认为:

人类的啸早期即用来表情达意,为啸叫;后来又用它演奏乐曲,即啸乐。后来扩展到动物中也用它表达猿猴、猛虎等的鸣叫和自然界风和海涛声等指一类高频、清亮的声音。

人类啸叫、啸乐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但华夏具有最为悠久、连续的历史和辉煌、光荣的历史传统: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等,可谓史不绝书;从屈原、诸葛亮、曹植、嵇康、阮籍到李白、杜甫、苏轼、岳飞、宋濂等,更是名人辈出。

因为啸声比较细弱,历来音乐和器乐界不予重视。更因为啸叫有示意暗号的重要作用和类似自然界暴风等声音,有的人听了不快,所以世界各地或有歧视。我国儒家、佛门甚至予以抵制。宋代理学盛行,上层人士以之规范言行。啸改称哨子、口哨,仅在民间下层流行。

然其声音富有特色:穿透力强,表现力丰富,演奏流畅,转调、变奏容易,加上音域较宽,尤其是人体本身具备,故仅次于歌唱,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大街小巷随处可闻。只是较少高雅参与,整体水平尚待提高。

扩音技术发展以后,给啸乐艺术解除了发展的束缚,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美国后来居上,上世纪即已开始公开演奏,后又兴办学校,举办世界大赛。美国男人有“不会唱歌犹可,不会吹啸不行”之说。古国岂甘落后,群雄并起赶上:如中央乐团首席双簧管演奏家章棣和等先生的开拓和启发,青岛曹庆跃等先生在快速音等技艺和演出上的开拓,石家庄李立忠等先生建设网站,河南新乡王明磊等先生在地区宣传、创建组织及尝试全国大赛,北京张玉刚等先生召集全国联谊座谈会议,云南洪菠等先生创建、发展UC房间,以及南京余音等先生当选首届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轮值主席,湖北武汉2007年国庆以来保持重大节日在重要场所有公开演出,2008年在央视梅地亚中心成功召开中国口哨协会成立大会:一派欣欣向荣。

现在,我国口哨事业全面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不少已呈超越之势,加上我们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最有条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研究保护国家中心田青主任关注。

晏鸿鸣教授已开始申报啸(口哨)研究的国家、省、市各级科研课题。

 

3、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宣传、报道工作,在全国已有重要影响

2004年元月10日晏鸿鸣老师主持建立网站,后改论坛(网址:http://hbxiaoyi.5d6d.com),先后制定一系列组织文件(如《章程草案》、《发展规划》、《活动记载》、《域外动态(后改名“中外啸(口哨)艺的历史发展(大事记)”》、《参加首届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的报告》等,又发表大量优秀文章,如:《啸义及其发音原理考辩》(又发表于《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6期)、《啸(口哨)艺发展的怪圈及对策》、《古、今〈啸赋〉》、《口哨(啸)认识和宣传工作中的问题商榷》、《“生命中的一声口哨”得失议》、《口哨(啸)怎样才能被公认为大艺术》、《啸有入乐类考辩》、《孙登与嵇康、阮籍苏门山事迹考辩》、《啸艺趣谈(群口相声)》(又发表于武汉市群众文化协会、群众艺术馆机关刊物《武汉群文》2007年2期)、《你知道啸艺吗?》(又发表于面向全国发行20余万份的《学语文报》2007年8月23日2版)以及介绍啸艺历史文献的系列文章等,成为全国有重要影响的5个宣传阵地之一,尤以理论研究为突出特色。其《中外啸(口哨)艺的历史发展(大事记)》是迄今对啸(口哨)历史发展最为系统和全面的介绍,各网站转载和引用,百度词典采用为“口哨”词条。

 

4、建立组织,发挥集体的力量

2003年,在校工会文体委员会领导下成立了江汉大学江汉大学啸(口哨)艺研究和发展促进会,为我国(乃至世界,因未见报道)第一个此项艺术的单位协会。

2004年,晏鸿鸣老师发起,并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魏安民、省残联艺术团刘建国先生等创建湖北省暨武汉市啸(口哨)艺研究和发展促进会(筹),至今与河南省新乡市啸台口哨爱好者联谊会(后改称河南省新乡市啸台口哨艺术研究会,已获准正式成立)为国内仅有的2个地区协会,

2006年8月18-20日,为筹备成立全国协会讨论重要战略问题,在北京皇苑大酒店(四星级)召开的“首届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著名音乐制作人、电视剧《陈赓大将》音乐设计徐磊先生和著名指挥、歌唱家董翔女士应邀参加并大力支持会议),邀请我校晏鸿鸣老师作为7名发起人和正式代表(即全国协会筹备委员)之一参加会议。8月18-20日会议期间,他按会议布置作了《关于啸(口哨)艺市场的培育和开发》的报告,包括:一、啸(口哨)艺市场的培育。(一)教育——特别是现代化教育——是人类及其科学、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力(动物已由遗传发展为传授,人类则由传统教育发展为现代化教育)。(二)现代化教育也是啸(口哨)艺市场培育的必然要求(传统教育的方式和存在的问题、现代化教育的探索和存在的问题)。二、啸(口哨)艺市场的开发。(一)古今的实践(如:展示、表演、竞赛、媒体宣传、商业活动、培训、就业和职业化)。(二)存在的问题(资料不充分、无正式艺术地位、宣传未打开局面、考核方案待确定、就业市场待开发)。三、解决问题的办法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建立全国协会争取艺术地位、组织调控形成系统、循序渐进逐步发展、优势突破再行扩展、赶超世界先进)。该报告被秘书长洪菠等先生称赞为内容最为充实的报告。他还就所有重要讨论议题(如口哨的声、器乐属性,口哨的历史发展和当前局势,口哨的优、缺点及发展前景,口哨的等级评定问题,啸与指啸的历史关系,高峰论坛组织任务,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口哨与啸的名称选择等问题)积极发表意见、建言献策,又参与会议有关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稿的起草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普遍称赞。首届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官方网站(http//:www.whistlechina.blog.163.com)系列报道5引新华社、解放军报、中国广播网、世界遗产网、搜狐网等报道为:“长期从事口哨历史文化研究的筹委会代表、江汉大学教师晏鸿鸣认为口哨在中国古代称‘啸’,虽然在世界上作为听觉示意手段广泛存在,但在中国具有最为光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长久的历史积淀。”会后,他被委任主持协会的研究、培训及等级评定方案的创制和试行工作并在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网站(http//:www.whistlemusic.com)任口哨历史和理论研究二版版主。

《江汉大学报》2006年9月30日2版、《武汉晚报》2007年9月27日45版、《武汉晨报》10月10日B37版曾报道江汉大学啸艺研究和发展促进会在武汉、湖北和全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5、已开始培训工作,将开创啸(口哨)艺历史

因认为发展必须重视培训工作,晏鸿鸣老师撰写《培训设计》,拟定《“啸(口哨)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选修课教学大纲》(该课宗旨:介绍啸乐的理论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培养爱好者,丰富文化生活,健康身心,提高演奏和研究才能,进而发展啸艺事业,丰富艺术世界,开发人体潜能,构建和谐社会和美好人生)并撰写了《培训讲义(初稿)》,基本完成《啸(口哨)艺历史文献介绍、注释、今译和评析》资料(共约10万字)收集(完成后将有数十万字规模)。作好了开设选修课的准备工作。2006年世界高校第一门选修课列入选修课表,只要选修学生人数达到开课要求,江大还将成为世界第一所开设此课的高校(美国和日本虽然有该课学校或培训班,然为民间性质,层次、水平不可能高),选修学生也将成为世界第一(该课世界第一个高校班的学生,现南京艺术学院也在争取这个世界第一,想请我校晏鸿鸣老师去上课)。2008年江汉大学学生艺术团表演队世界第一个口哨学习、表演组开始正式活动。该方面已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正争取开创一门新艺术的历史,在世界取得领先地位。

Leave a Reply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