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啸艺啸艺培训与教学

世界首创啸乐高校选修课三期后暂停(暨小结)

约三年前,笔者上报教学大纲,争取到校教务处的支持,开设了“啸(口哨)艺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校级选修课。作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和市教育局重点教研项目的成果,2009年底又于武汉出版社正式出版《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基础》作为教材。经过宣传,于2009-1010年第二至2010-2011学年第一、二学期连续三学期开设。总的试验看来,在高校开设此课时机尚不成熟,应该暂停,理由如下:

一、报名不踊跃

此前约三年,皆因报名人数未达到学校规定的30人而没能开成,其中较多的只有9人。开始我们认为是我们宣传、学生了解不够,开成后就会改变,于是动员了所有方法、关系。这三期中第一期55人,似乎起点不错;第二期正选仅24人,在拼命努力后勉强增至35人;第三期仍仅52人,似乎恢复了稳定:但我们心知肚明,学生素质不高,这其实是用降低结业要求造成的虚假稳定。

二、水平不高

第一期仅谭云东、王晓同学敢上台吹,还时常跑调;飞天民乐社竹笛好手王书腾同学通过学习能吹响;第二期汇报交流只有调飞天民乐社同学来带动,汇报交流几乎变成了民乐社同学的表演。第三期大家都认为不能再请民乐社来,大家都只能跟着老师吹。后二期几乎没有人敢独自登台,而且跑调严重。

三、影响不够好

虽然我们想了多种办法,如放照片、录像、幻灯片等,每次课都既有理论讲授又有循序渐进的实践练习,还结合个别调查和辅导。期末汇报交流曾准备联系安排正规演播厅,但都无法改变局面。虽然部分同学有收获和感激,如二期08级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班李晶晶同学在期末考试卷后写下的感言:“这就是啸乐的艺术。其拥有无边(限)的音乐之美!感谢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此次经典的哨(啸)乐之课!我将有感(感谢)终身!”三期2010级艺术学院音乐专业陈蒙蒙同学发现老师不仅啸乐美妙,还会多种乐器且高音能唱到嗨C以上,在试卷上佩服地写上:“老师太棒了!”等。但因为整体水平差,学习积极性也很不够,常常是出勤率不高,课堂上开小差和说话的较多,看不到能有兴旺的发展势头。

我们曾希望开放办学,使课堂成为我市、省甚至全国的沙龙,但和省、市沙龙的活动一样,并不红火。几乎就没有人来,二期勉强动员来一次同在武汉开发区的东风本田的汤涌先生,其实很需要提高,仍表示不能再来参加。

虽然笔者本还能勉强支撑,但考虑这状况不但无益,反而有损啸乐(口哨音乐)的形象和名声,只能忍痛暂停,保持开课准备,等待合适时机。

 

鄂暨汉啸艺研究和发展促进会(筹)啸(俗称口哨,下同)乐(即用口哨演奏乐曲)欣赏、演奏能力和理论研究培训班招生啦!

您喜欢欣赏啸乐吗?这里有世界顶级水平的演奏大师可满足你的愿望!

您想学会吹奏啸乐,或使自己的吹奏优美动听、广受欢迎甚至引起轰动吗?这里有世界顶级水平的教师可满足你的愿望!

您想开发人体潜能,投身、发展啸乐事业,丰富艺术世界,构建和谐社会和美好人生吗?这里有世界顶尖水平的专家和协会组织可满足你的愿望!

不需任何条件,只要您爱好欣赏和演奏,并希望增进了解和提高演奏水平。只是如果您希望保证能获得最大的提高演奏能力的效益,以能发出啸声者为最佳。

 

培训班有初、中、高级不同层次,适应您的不同需要。而且内容丰富极了:

一、初级班学习基本知识并进行初级演奏能力训练提高和等级评定,包括:

1、啸乐是什么?属于什么类别?其发声的生理、声学原理是怎样的?

2、啸乐历史是怎样的?现代的发展又是如何?

3、学习啸乐有什么作用?

对个人,可以发展爱好成才,怡养性情,健康身体;

对啸乐,继承光荣、发扬光大;对艺术,增加品种、丰富表现力;

对人类社会,开发潜能、充实社会生活。

或者简单说:“有利身心成才,发展啸艺事业,丰富艺术世界,开发人体潜能,构建(和谐社会)美好人生。”

4、怎样发出啸乐声并使声音响亮、音域扩大、声音动听(学习颤、吐、滑、顿、分、历、蟋蟀音和吹吸结合技法)?

5、怎样进行表演?包括表演心理调节,话筒、伴奏运用,独、伴、重、合奏要求。

6、一个八度以内的不同风格和节奏(包括:快速欢乐、中速抒情、慢速深沉)的乐曲演奏训练和提高,目标为业余演奏2——4级。

二、中级班进行两个八度以内的不同风格和节奏(包括:快速欢乐、中速抒情、慢速深沉)的乐曲演奏训练和提高,目标为业余演奏5——7级。还有精彩的历史文献讲解分析,包括《啸旨》、《啸赋》等全篇和《诗经》、《楚辞》等选段。

三、高级班进行三个八度内的不同风格和节奏(包括:快速欢乐、中速抒情、慢速深沉)的乐曲演奏训练和提高,目标为8——10级。还要介绍和讨论啸乐科学研究的课题和方法。

 

培训面向全社会,时间可灵活安排。报名时填写要求,我们创造条件尽可能满足;如有困难适当整合也必定取得报名者同意!

 

培训地点尽可能满足报名者需要,除阳光金桥(汉口武胜路新华书店6楼)以外,只要有需要,我们将努力创造条件满足您的要求!

 

我们的学校教学条件良好!!信誉可靠!!!包教包会,如果需要可免费继续参加同级下期培训班学习!!!!

没有什么可犹豫了吧?快报名啊!!!

8小时报名热线:yanhm1951@QQ.com或15335894981晏鸿鸣教授。

怎样进行欣赏和表演

载《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基础》92-96页。

1、啸乐艺术认识论——啸乐乐曲的欣赏(感知和认同)。

(1)感知:运用感官了解乐曲,最终达到了解、熟悉乐曲。

(2)认同:结合自己的知识和人生体验与感受,认同乐曲表达的思想感情,即变成自己希望通过乐曲感受到的思想感情。有人称艺术再现,这一提法过分强调了作者原意,否定受众的再感受,易导致认识的僵化。

 

2、啸乐艺术表演论——啸乐乐曲的艺术表现。

(1)调整动机——端正目的。

正确的表演动机应是对啸乐艺术的热爱和艺术美感的追求,而沽名钓誉、卖弄技巧和追求酬劳必定导致轻浮、浅薄和哗众取宠。

(2)调适心理——避免紧张和松懈。

消除紧张:心理紧张是表演的大敌,由此产生的怯场——即不自信、犹豫和害怕会干扰和抑制表演者进入角色和发挥水平。消除紧张应从源头抓起,引起紧张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对环境和观众的了解和适应心理准备不够;演出的熟练程度不够;演出能力不够;以前失败的经历;因演出的重要性而患得患失等。

避免松懈:松懈会导致表演不到位和失误,使观众觉得表演者不卖力气。

调适心理要做到准备充分和进入角色、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锻炼。

(3)了解对象。

演出不是表演者的独角戏,而是与受众的协同。受众有行家、痴迷者、一般爱好者、希望了解者、从众者和休闲者,每场演出各成分所占比例不同,演奏者在演出曲目、舞台布置、演出风格和现场气氛等方面要努力做到与其最大程度的适合,以追求最佳演出效果。

(4)适度再(又称二次、二度)创作:

演奏是乐曲创作的实现,也是创作活动的最后完成。演出需要结合演奏者个人体验和理解、特长,受众和现场进行处理,实际上也需要创作。因此,同一或不同演奏者都要反对一成不变的照搬,而要强调再创作。当然,这不同于重新改编或任意改变,必须遵循其基调(包括主题、思想感情和旋律、节奏、风格),只能在速度、音量、音色允许的范围内适度变化。

(5)话筒、伴奏、伴舞的运用:

①因为自然啸声比较细弱,需要环境比较安静,但表演没有这种条件,因此,话筒的运用十分必要和重要。在实际运用中,我们觉得应注意以下方面:

话筒的选用:话筒有类型特点,一般使用的是低音话筒,高音拾取不足,而对低音敏感,因此,话筒里不断传出呼吸和口部器官运动发出的声音。

话筒的使用:为避免吹气声,话筒不能正对气流,而应用其侧面。这和唱歌区别很大。因固定话筒不便调节,且限制身体动作,一般避免采用,而以手持话筒为宜。

②伴奏应在适合乐曲风格的基础上再结合啸乐特点,一般要避免风格特点类似的管乐器,如竹笛等,而风格特点不同、相辅相成的弓弦、弹拨、打击等乐器则比较好。另外,除用啸乐给唱歌作伴奏,一般不考虑和唱歌同时出现,否则人们很容易看作伴奏,正如舞蹈和声、器乐同时出现容易被认为是伴舞一样。

③伴舞可增加动感和气氛,但需要配合恰当,不能反而影响演奏效果。

(6)了解各类演(独、表演、伴、重、合)奏的特点和要求。

各类演奏有一些共同的要求,如:都要求适合受众需求和自身特点选择曲目;因啸乐不能持久,曲目不宜过多、长,否则影响效果;都应根据演奏者音域,具体确定音调(音高)。另外,各类演奏还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要求:

①单一啸乐演奏:

独奏适合只有一个演奏者或为表现某演奏者技艺全面和有特色,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独奏方式。在中间那种情况,则应选择能全面表现该演奏者技艺的乐曲。如果可以演奏几首乐曲,应在该演奏者能力范围内,组合不同风格和特点的乐曲(如快、中、慢速)。按演奏者、受众和乐曲特点和表现需要安排顺序。因为人声非常优美和泛音丰富,尽量演奏乐曲而不是歌曲。当然,这也不绝对,歌曲一般为人熟知,特别对一般民众而非音乐爱好者,乐曲则要逊色一些。如果只能演奏一首乐曲,应尽可能选择富于速度、情绪、强度变化的乐曲。在比较重大、听众较多的演出,尽可能演奏有一定难度的乐曲。

表演奏:需要设计动作,简单的类似独奏,起避免呆板的作用;运用得好,可加演奏效果和现场气氛。但要避免喧宾夺主,甚至哗众取宠。

伴奏:啸乐不需另带乐器,是旅游、旅行途中最方便的伴奏乐器,正规演出也可采用适当的乐器或乐队伴奏。

(无伴奏)重奏:可以运用配合和和声,胜过独奏,但要求较高。需要一个以上的、水平接近、有重奏经验的演奏者,才能完成。所谓重奏经验,就是较好完成重奏演出的经验。不是两个独奏者的凑合,而是默契的配合和恰如其分的结合。形象地说,重奏者一般要一边吹、一边听,随时调整自己的音量等,不但要适合乐曲的要求,而且要适合合作者,以与合作者达到和谐。我国现阶段已有李立忠和晏鸿鸣先生运用过二重奏。据报道,陈啸女士组织残疾女少年五人组合,运用和声演奏乐曲,但不知属几重奏。2009年2月1日初七晚上8点10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小崔说事【春节大联欢】节目播出孟维鸿先生兄弟和洪波先生精彩的口哨三重奏节目。王明磊《快乐口哨》(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版42面)称:“法国音乐学家玛丽·博比丽叶(笔名布累内)在她的《英语词典》里说:‘……口哨已成为一种真正的优势,口哨爱好者正把口哨表演组合成二重奏、三重奏和古典四重奏。’”多重奏和多声部演唱一样,对音域的要求也较高。

②合奏:可分为与其他乐器的合奏和啸乐自身的合奏两种。

与其他器乐的合奏,即作为乐器进入乐队,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运用,主要是为追求特殊效果加入啸乐。因为啸乐比较细弱且不持久,作为完全平等的乐器有困难,当然,我们认为这种困难不是不可克服的。

正如声乐可以有分声部、有伴奏的大合奏,啸乐也应该可以有这样的合奏,只是存在其特殊的条件和困难,暂时还没有听说有很好的效果,今后可以作为发展的目标。

(7)啸与啸乐是听觉艺术,但在表演必须配合视觉,成为了综合艺术,因此,还必须讲究台风。

①演出姿态:啸乐和声乐及管乐等一样,靠气息发声,给呼吸器官以最佳条件至关重要,

因此,一般取站姿;不重要或难度不大以及有特殊需要的演出也可取坐姿等。

②形体动作:和其他表演艺术一样,总的要求是自然、大方、优美,与乐曲谐和。

不论站、坐姿等,都要尽可能挺拔、端正。 站姿时,双腿以与肩部大致等宽的距离呈外八字平行站立,也可以一腿略前近似丁字形站立。

头部非特殊需要,一般保持端正。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应充分运用,配合表情达意。

包括头、手和身体在表演时要避免僵化,可以有简单、自然的动作或移动,但不能矫揉造作,或脱离乐曲需要,幅度过当则易分散注意力。

 

怎样提高演奏技艺——使啸乐声优美动听(学习颤、吐、滑、顿、分、历、蟋蟀音、埙和葫芦丝特色和吹吸结合的技法)。

载《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基础》88-92页。

如已能发出稳定、饱满、响亮的啸和啸乐声,要进一步使啸乐声优美动听,需要进一步学习一些使啸乐声优美动听的技法:

(1)颤音:

一个乐音如时值较长而无变化,容易使人觉得单调,人们发现,每秒6次左右的高低波动能给人美好感觉。即将5——演奏成5656……,或者5454……(具体根据感情和效果需要)。

颤音及其进入有快慢的不同,快速、欢乐、激情时进入较快,波动也较快;慢速、悲伤、低沉的进入较慢,波动也较慢。快有能力的局限,不会太过;慢没有这种局限,应努力保持在合理范围,否则后给人音不稳定的感觉。不论快、慢,都有逐渐发展的,即渐快、渐慢,应根据情况掌握速度和进度。

声乐(唱歌)用发声喉头的颤动来发出颤音,能达到最大的灵活性。各乐器根据各自的条件不同而各异,如弦乐用揉弦,口琴用摇手和送气等。啸乐根据不同情况的需要有三种方法发出三类颤音,以满足三类不同的需要。各种类型还可以有变化调节。仅次于声乐等,优越于其他管乐器。

舌颤:又可称快速颤音。在保持其他发音器官形态和稳定气流的同时,舌面作小幅度上下运动发出的颤音。因舌面抬高会导致发出声音的增高,舌面降低则相反,而回到原来位置就又回到了原来的音高,如此快速重复,所以能产生这种声音效果。在能够运用颤音处理乐曲的演奏者中,这一方法运用较多,但因为舌头比较灵活,运动的速率较快,发出的颤音波动也较快,只适用于快速、欢乐、激情的乐曲表现;而控制舌头到较慢速度较为困难,保持波动稳定更难,因此,不适合表现其他情况的乐曲。

颌颤:又可称中速颤音。在保持其他发音器官形态和稳定气流的同时,用腭作上下运动发出的颤音。因颌抬高会连带舌面抬高导致发出声音的增高,其下降则相反,而回到原来位置就又回到了原来的音高,如此匀速重复,所以能产生这种声音效果。在能够运用颤音处理乐曲的好的演奏者中,有相当一部份掌握了这一方法。因下颌部有力、对口腔影响体积大,这一方法是最有力量的。但正因为如此,却不够快速、灵敏,对速率较快或较慢颤音的表现却不太适合。

气颤:又可称慢速颤音。在保持口部发音器官形态和稳定气流的同时,胸部送气器官(包括呼气肌群和横膈肌)作小幅度强弱运动变化发出颤音。因气流增强会导致发出声音的增高,而回到原来力度就又回到了原来的音高,如此匀速重复,所以能产生这种声音效果。在能够运用颤音处理乐曲的演奏者中,这一方法运用较少。因为这些器官作这种运动比较缓慢而且能越来越慢,特别适合慢速、深沉、悲伤的乐曲的表现。因为一般演奏者没掌握这一颤音,常见演奏者将这类乐曲颤音演奏成快、中速的。当然,由于这一颤音速率不够快和有力,因此,一般不适合表现快、中速乐曲。

(2)快速音:

因在笛子等管乐器是用吐音表现的,所以有称吐音,但啸和啸乐并非靠嘴唇吐气完成这样的音的表现,而有以下方法:

整体快音:由送气的呼气肌群和横膈肌快速和有间隔的送气配合发音口形发出的。这是最为有力、响亮、有表现力的快速音,但因为这些器官整体协同灵活性有限,其速率有限。

局部快音:在整体呼气肌群保持相应发音动作的前提下,由横膈肌局部作较快的匀速抖动发出的。发音时,其相应舌位变换必须协同、准确,否则音与音之间的区分就会显得不够清晰。发同一音时,因仅膈肌局部作匀速运动,效果比较差;发不同音时,因为有舌的动作配合呼应,效果要好一些。

指击快音:章棣和先生为解决快速音的清晰(先生按音乐界形象的说法称为“颗粒感”)问题,发明了这一方法并传授给刘建国先生。在发音的同时,以手指按乐曲表现需要快速轻击外唇,通过轻击时造成的乐音瞬间改变达成这样的效果。运用这一技法,一定要训练口发声与手指弹击的配合。发音部位最多只能容纳两个手指,因而速度也受局限。

(3)闪音:

又称波音,由主音和其上、下方的邻音迅速作一或两次交替而成,按邻音的差异分为上闪(波)音和下闪(波)音两种。因时值一般较短,故一般由动作灵活的舌来完成。因为舌头比较灵活,而且音间距离小,比较能发挥优势。当然也不能违背乐曲要求,用得过滥。

(4)倚音:

乐音开始或结束时,在其时值内占时较少的装饰音。在乐音开始时的称前倚音,在乐音结束时的称后倚音。乐谱一般标在主音的斜上方。一般根据发有关音的要求,口形、舌位、气流配合快速完成。

(5)滑音:

由一个音向上或下滑进到另外的音,按滑进方向的差异分为上滑音和下滑音。一般根据发有关音的要求,口形、舌位、气流配合快速完成。

(6)顿音:

根据乐曲表现的需要,加强气流强度形成的、有力度和弹性的音,音与音之间没有间隔。

(7)分音:

根据乐曲表现的需要,通过有强度和间隔的气流形成的、音与音之间有间隔的、有力度和弹性的音。

(8)蟋蟀音:详上。

(9)埙和葫芦丝风格

我国口哨耿、燕南天和34届国际口哨大赛成年男子组日本冠军似有此风格。分析二乐器的特点是局部管径较大,因而音间转换略显迟缓。口哨吹奏时可适度后缩舌前部,以达到此效果。选择适合这种风格的适当的乐曲,效果会更好一些。

(10)吹吸结合技法:

啸和啸乐一般通过吹(呼)出气体进行,但已能发出稳定啸声的演奏者,吸气同样能发出该音。在乐曲表现需要时,可利用这一方法。有人用来发高音或吹一句吸一句等,但人体发声,包括说话、唱歌,都是慢放快吸,生理进化应适应这样。用吸气演绎乐曲整体比较困难,效果不好。一般在快速乐曲无法换气时,用此方法换气,又不影响乐曲的演绎和表现,如演奏竹笛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我是一个兵》和二胡独奏曲《赛马》等中的快速部分。

 

怎样扩大音域

载《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基础》42-43页。

气流越缓慢,舌位后缩,下颌打开的程度越大,口腔里的共鸣腔越长、粗,发出的声音越低;舌位越前、高抬,下颌收缩,口腔里的共鸣腔越短、窄,发出的声音越高。

一般容易发出的乐音为c3——b3,在此基础上要扩大音域,可向两个方向努力:

(1)向低音方向发展至c2(g1)音。

因此,应在保持稳定啸音的前提下,尽可能后缩舌位、打开下颌。加强练习,直到熟练发出此音域内各音。

因必须依靠软腭配合形成发声共鸣腔,舌再往后缩,将抵住软腭和喉壁,所以,这种发展应该是有限的。

(2)向高音方向发展至c(e)6音。

在发c3以上音时,则主要靠舌体抬高,腔径缩小,以及气流加强、唇孔缩小来提高声音。

因此,应在保持稳定啸音的前提下,尽可能抬高舌位、缩小腔径和唇孔、以加强气流。多练习,直到熟练发出此音域内各音。

运用此法理论上还可以继续扩大音域,但大概因管腔过狭、气流过强无法较好地发声和共鸣,声音会不明晰而类似急速气流的噪音。国内有称能发五个八度者,低音不可能再增加,只能是增加高音,我们从实践和理论上看似乎不可能,需要验证甚至科学仪器(如赫兹仪等)的检测确认。

怎样调整和控制气息

载《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基础》41-42页。

人的呼吸分为三类:

(1)身心平静时的呼吸。因所需吸排的空气量不大,只需胸廓呼吸肌群和横膈肌作缓慢的收缩和放松。横膈的移动距离通常为30-50毫米。

(2)强体力活动时的呼吸。因所需呼排的空气量大,故需胸廓呼吸肌群和横膈肌作快速有力的收缩和放松。横膈的移动距离达到最大值。呼吸和呼吸肌肉的动作轮流进行,排气时呼吸肌没有拮抗控制。

(3)艺术发声时的呼吸。艺术发声,包括艺术语言(即朗诵、话剧等)、声乐(即歌唱)和啸艺。因所需呼入的空气量大,故需胸廓吸气肌群和横膈肌作快速有力的收缩。横膈的移动距离达到最大值。为增强其表现力,排气时吸气肌必须起拮抗作用,即根据需要控制气息缓慢排出,表现为腹部肌肉克服此作用的持续紧张。我国历史上称“气沉丹田”,现代声乐称“胸腹联合式呼吸”。此呼吸法因能控制气息,气息自然得以延长。

因此,要想控制和延长气息,必须学习和掌握艺术发声的呼吸方法。

怎样使啸声响亮自如

载《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基础》41页。

《中国大百科全书》“乐器”:“音量取决于共振的充分性(又及时扩散)”。《管乐器手册》:“开管空气柱的振动波从管的一端出发,到达管的另一端又被反射回来,当这个发射波回到原处后(,)如果恰和下次振动所引起的波相位完全重合、形成驻波,又一起向另一端出发,这时,振动幅才能得到加强,获得最大音量。”(103面)由这一论述可以知道,使气流两“次振动所引起的波相位完全重合”是关键,达到这一“重合”的必要条件是气流的方向的同一和稳定。气流无影无形,似乎难以捉摸,但气流是发音器官以正确发音动作运用肺部空气形成的。正确的发声动作是气流方向正确的保证。因此,要想使啸声响亮,必须掌握正确的发音动作。各人器官不同,情况各异,口中发音时仅有小孔,且伴随气流,不便观察指导,主要靠自己体会和教师凭经验指导。

据称,人声带发出的声音也有限,经过喉、咽、口、鼻甚至头腔(实为窦)共鸣加强,可以有较洪亮的喊或歌声,可供参考。

啸乐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前景

 载《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基础》32-40页。

一、古代

1、华夏:典籍记载反映啸和啸乐的历史发展,同类型一般只记载首先出现的。

能够作为凭据讨论其历史发展的,是典籍记载的作者同时代或离其不远时的啸。

(1)早期猿人:

《山海经》有西王母善啸的记载,其《西山经》云:“……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按以上记载,西王母是传说中古国首领。蓬头乱发,佩戴着玉胜和虎齿、豹尾而穴居,有专为其供食者,符合早期原始人首领的面貌。

(2)妇女:华夏典籍首见《诗经》,三例(《召南·江有汜》:“不我过,其啸也歌。”(292中)《王风·中谷有推》“有女仳离,条其啸矣。”(332上)《小雅·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496下))皆妇女抒情啸,其中两例与歌连用,我们分析,已属啸乐范畴。

(3)召唤巫鬼:《庄子》佚文“童子夜啸,鬼数若齿”(353)、《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汉·王逸注:“夫啸者,阴也。呼者,阳也。阳主魂,阴主魄:故必啸呼以感之。”(473下)皆为与巫鬼有关的啸叫。

(4)野兽:淮南王刘安《招隐士》“猨狖群啸”是记载猿猴类啸最早的。《汉书》又出现了虎啸。

(5)士人:刘向《九叹·思古》“临深水以长啸”,代屈原抒情,寄托自己的身世感慨,写士人长啸,开后代风气。

(6)异族啸:《后汉书·西羌传·论》:“羌戎……永初之间,群种蜂起……招引山豪,转相啸聚。揭木为兵,负柴为械。”1899-2900

(7)《啸赋》:《晋书·成公绥传》:“绥雅好音乐,尝当暑承风而啸,泠然成曲。”其所作《啸赋》,内容涉及人文及道德背景、发音部位、声音特点和作用、评价,以及与其他乐器的比较,成为理论的集大成者和杰出代表。

(8)《啸旨》:唐代著名诗人王勃、骆宾王、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柳宗元、李商隐、杜牧、白居易等写啸,而且还有又一理论高峰性的著作《啸旨》的诞生。

(9)叶啸。隋唐时代的九部乐、十部乐中有啸叶。

(10)五代后又出现了指啸。

宋代以后,孙机先生说得对:文人“诗文中偶或提到啸,多半是在掉书袋,不一定实有其事”;从考古和俗文学作品中“看到的啸者,则大抵为艺人”(62)和下层百姓。研究也仍缓慢、持续发展。

2、世界其他地区;

指啸首先出现在古印度。

除啸叫以外,欧洲巴罗克时期,有口哨(即啸乐,下同)演奏的记载。

甚至语言高度发达的现代,啸叫表意仍在不少地区存在。《法新社介绍世界一些地方的“口哨语言”》到在欧洲比利牛斯山脉法国比利牛斯省阿斯村,非洲安哥拉、博茨瓦纳、刚果、肯尼亚、坦桑利亚部分地区和加那利群岛的拉戈梅拉岛,美洲墨西哥三、四百万安哥、拉马扎西克和扎波西克人,亚洲土耳其和前苏联接壤的特拉布松南部20万交通不便的山区人中,存在用口哨为交际手段的语言。李曼《上帝赐予的魔笛》也介绍了西方(美欧)和世界其他地区啸(该文称为口哨)的情况,认为也“是人们交流信息的媒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招呼出租汽车,寻找孩子和宠物……夜过坟地时……壮胆”。

 

二、近、现代:

(一)美国等:

1886年,4个孩子的母亲阿利斯·肖在纽约首次公演,轰动美国。

1888年,她又灌制了世界上第一张唱片。

1909年,阿格尼丝·伍德沃德小姐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也是迄今最成功的口哨学校。1923年,又在纽约出版专书。到该世纪40年代,美国这种学校已有6所。洛杉矶学校组织有30位少女参加的“小鸟啸乐(口哨音乐)乐团”,广受欢迎。

该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北卡罗莱那州路易斯堡市等已举办有几十个国家优秀选手参加的34届国际大赛。还办有国家博物馆。俄克拉斯玛州长宣布2001年10月18-24日为首届啸乐(口哨音乐)州,2002年10月14-20日第二届中17-20日在其塔尔萨市举办美国第一届啸乐(口哨音乐)节。

美国作曲家、长号演奏家卜莱尔专门为其谱写了《口哨与小狗》,《波基上校进行曲》则成为影片《桂河大桥》主题曲,故又名《桂河大桥进行曲》。据《中国口哨网》报道,目前此类乐曲已有205首之多。

法国2007年十大金曲中有口哨乐曲。

日本办有十多处培训班。2007夺得第34届国际大赛多项第一名。2008年成功举办第35届国际大赛,荷兰和美国选手分获成年男、女第一名。

(二)华夏:限于篇幅,同类型一般只记载首先出现的,详见《大事记》。

赵荫棠《啸歌之兴替与音理的解释》1937年发表于《中央日报》文史副刊,后附其著作《等韵源流》(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80年代中国交响乐团双簧管演奏家章棣和先生在北京海淀歌剧院演出《夜莺》,钢琴大师刘师昆先生伴奏,罗天婵、张嫣同台演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和媒体极高评价,成为现代我国公开演出第一人。后又出磁带《口哨与乐队》、《匈牙利风光》等。小提琴演奏家陈丘新、作曲家卞留念等也开始公开演奏和出磁带。

1983年陈振中先生在160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上海虹口轻音乐团专项演员,开全国各地先例。1987年参加中国首届艺术节获大奖。

1984年周志明先生创作或改编并表演的《愉快的教育》、《铁道游击队主题随想曲》等在浙江省地市文艺调演、音乐舞蹈节和全国残疾人文艺调演华东区演出中频频获奖。1989年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浙江乐坛”播出“周志明口哨音乐欣赏”专题节目。

1986年李友清先生在广东深圳青少年宫《大家乐》迎新晚会演奏《青春的旋律》,受到好评。后不断在全国各地演出。袁守鹏先生在银川师专音乐系演出时受邀表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赢得最多掌声。

1988年曹庆跃先生参加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春节文艺晚会,演奏《白毛女》。1993年3月中央电视台“艺苑风景线”为其录制我国第一MTV《弯弯的月亮》。他还出版我国第一CD唱片《口哨王——外国名曲集锦》。2002年6月7日,与海信交响乐团合作,在青岛阳光大厅举办中国和亚洲第一台专场交响音乐会。

1990年刘建国先生连获青山区、武汉市、湖北省和全国文艺比赛大奖,后参加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历世界五大洲十余国。

1993年开始魏安民先生应邀先后9次到中央电视台曲苑杂谈、万国剪影、中国风等作指啸(哨)表演。

1994年刘赞成先生参加青海武警总队代表团,在央视演播大厅参加全国武警总部文艺汇演,表演指啸(哨)《一只鸟仔》,受到中共江泽民总书记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乐时蒙主席的赞扬和接见,后成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2000年6月河北石家庄李立忠先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国口哨网”站,又主持召开“中国口哨研讨会”。2003年在央视春节文艺晚会“盛世欢歌——中流砥柱庆新春”与李古一、阎维文等同台首次演出二重奏《祝你愉快》,被评价为该台节目亮点。2000年陈啸女士组建温州盲校“少年口哨吹奏队”并参加比赛和演出,多次获奖,受音乐届关注和媒体报道。12月20日秋鸣(杨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口哨音乐节。

2004年王明磊先生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专业团体“新乡市啸台口哨艺术研究会”,2005年获准(豫新民社证字第0231号)。后出版《快乐口哨》,促成新乡市委宣传部和文联举办“首届中国口哨大赛”,取得了成功。2004年,洪菠开始创办UC房间,开此风气。晏鸿鸣先生成立全国甚至世界第一的单位协会“江汉大学啸(口哨)艺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开始筹备成立湖北省暨武汉市协会,办网站发表《中外古今啸(口哨)艺发展大事记》(2008年被《百度百科词典》作为“口哨”词条)、《啸(口哨)艺发展的怪圈及其对策》等一批文章。其中《“啸”义及其发音原理考辩》在全国30佳社科学报2006年6期公开发表。2006年其开设的“啸(口哨)艺的理论和实践”被接受为江汉大学校级选修课。2007年其主持的湖北省暨武汉市啸(口哨)沙龙开始每周活动。被江汉大学学生艺术团聘为艺术指导教师,组建“啸(口哨)艺学习与演奏队”。2008年成功申报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湖北省啸艺资源及其开发运用研究”(鄂教思政[2008]4号,成果已发表于《楚天学术》2008年2期)、武汉市市属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啸(口哨)艺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武教高[2008]10号)。指导学生张莹等申报的江汉大学学生学术科技项目“论汉以前妇女作啸多的现象及原因”也获得批准:均为世界首创。

2005年张玉刚先生在北京成林骨科医院发起召开“全国首届研讨联谊会”。

2006年余音、洪菠等邀集中天、蓝猫、伍哨、蝶恋花、晏鸿鸣七人发起并担任常委,8月18-19日在北京皇苑大酒店召开“首届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讨论了口哨(啸)艺术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决定成立常设会议组织,代行中国口哨协会筹备委员会职能。会议选举余音任轮值主席,洪菠为秘书长,以决议的形式确定了一年内的工作目标。以新华社为首的首都媒体跟踪采访、报道,受到董翔、徐磊先生等著名艺术家的支持。其官方网站(http://www.whistlemusic.com)最高在线339人。

2007年五一期间在南京秀水苑大酒店举行春季特别会议,增补曹庆跃、王明磊、老孟、天宝为常委。

2007年北京成立口哨音乐协会,老孟任会长。年底在青岛举行中国高峰论坛会议,选举常委28人。

2008年4月19日,中国口哨协会成立大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会员参加。选举余音任会长、老孟为副会长,贾月亮任秘书长。理事33人,候补理事12人。

2008年7月19——21日第35届世界啸(口哨)大赛在日本茨城县牛久市举行开幕式。来自美国、印度、荷兰、中国、台湾等7个国家和地区共77人参赛。我国曹庆跃先生获成年组艺术表现第一名、通俗乐曲第二名和总成绩第三名的好成绩。

8月31日,武汉刘建国先生参加残奥火炬传递演出,其啸乐独奏《西班牙斗牛士》,受众媒体(武汉晨报、武汉晚报、三峡晚报等)报道盛赞。

2008年11月27日《平原晚报》A6版报道王明磊说:“啸乐(口哨音乐)已经被新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三、啸乐的历史和现实作用及其发展前景

(一)归纳人类啸声的历史作用,有以下阶段:

1、古代

(1)拟声:由听到自然界风、海、猿、鸟等啸叫声而模拟,后又用以形容和称呼这类声音,故后世用以称子弹和飞机声。

(2)由拟声可知意引申为示意,根据对象差异分为几种:

对下层隐秘事为约定或条件反射暗号,包括异族、妇女、造反者

对下属则为命令,如后代对犬等,后为儒(大雅)、佛教禁止。

对鬼神为作法手段,为巫道法术之一,但因非人人都已掌握,故非必备,实为前二作用的神秘化反映。

(3)由示意引申为表情,如“喝(倒)彩”等。

(4)由示意、表情结合音乐则成为演奏啸乐。

 

2、现代:

(1)前三项有部分改变,基本仍然。

(2)啸乐作用有极大发展:

对个人,可以发展爱好成才,怡养性情,健康身体;

对啸乐,继承光荣、发扬光大;

对艺术,增加品种、丰富表现力;

对人类社会,开发潜能、充实社会生活。

或者简单说:“有利身心成才,发展啸艺事业,丰富艺术世界,开发人体潜能,构建(和谐社会)美好人生。”

有认为还有:

健体、美容作用,同歌唱和其他吹奏乐器。

提高修养、陶冶性情,同其他音乐类型。

 

(二)啸乐(口哨音乐)的优点及其发展前景

1、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历史顽强的生命力说明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口哨及其音乐存在的理由是其独有的优点:

首先是声音连续、流畅,较具特点,表现力强,音域达4个多八度,在器乐中比较突出:极具艺术潜质。

其次自身具备,不需借助器具,特别是相对较为笨重和昂贵的扬琴、钢琴和洋号,因此易于普及,群众基础广泛,虽在历史上饱受歧视仍生生不息,大街小巷几乎随时可闻。

再次是灵活,除独奏,还具有转腔变调灵活的优点,随时为各种歌、曲伴奏,甚至不会的乐曲也能跟上,为其他乐器所不及。

只要能突破限制其发展的因素,就能大幅度发展、提高。

2、发展障碍

首先因为声音较小没能强势地加入乐队、乐坛和正统艺术,现代扩音设备的出现扫除了这一发展障碍。

古代因没有正式艺术地位继而整体素质不高(宋、金早期戏剧作为丑角的典型动作之一),古人认为属阴(与言、呼属阳相对。我国古代因男尊女卑等原因,尊阳抑阴),其示意作用使它常为没有钟鼓等正规军乐和号令条件的异族和造反者运用(啸聚山林),招致统治者和正统思想的歧视。被称为“响马哨”和“流氓哨”。这种歧视现在已日益不得人心,即将被彻底清除。

3、我国在世界啸(口哨)界的地位和责任

我们有悠久、连续的历史和典籍和名人参与,可以说具有优秀的文化传统。

现在和世界先进的差距并不大,正全面赶超。

美国学校和日本的培训班都是民间性的,水平、档次都不可能很高。

国家建立协会的,除美国、日本,似尙不多见。

第34届世界啸(口哨)大赛我国唐成栋获成年男子组第四名、特别奖,35届曹庆跃先生获成年男子组艺术表现第一名、通俗乐曲第二名和总成绩第三名的好成绩。

 

了解历史还可以使我们了解中国口哨人的历史责任。

我在《口哨(啸)怎样才能被公认为大艺术》文中提出:要树立大目标。

我们有世界上最为悠久的口哨(啸)历史,有许多文化名人的参与和优秀演奏者的记载,因此,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在历史方面,在世界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地位。

其次,中国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不算优秀的文化传统,只按比例算,也有该比例的爱好者。这样世界最大量的人数资源没有国界的阻隔,容易集合为巨大的力量,完成伟大的事业。

现代,即使美国,用南希·福兰的话说,仍然被一般人认为是“耍把戏的”,实际并没能在主流艺术界打开局面。因此,我们当然首先是要为实现中国的口哨艺术的繁荣而努力,即要在中国打开局面。如果我们在中国打开了局面,实际上就是为世界打开了局面。

怎样发出啸声(吹响口哨)

载《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基础》12-13页。

知道啸的发声原理,我们就能够知道,对于开始发音和以后发每一个音,关键是气流、唇孔音起振与口共鸣腔的最佳共鸣配合。

具体分步骤分析如下:

(1)下颌适度打开。舌部居中下贴,舌尖在下齿背后,舌面略卷成U形、高点在u和ü([y])之间(参见图7、9),以形成共鸣腔。

(2)唇部努出,前端形成约黄豆大的小圆孔,以形成发音通道和孔音起振条件,类似汉语发ü(迂)和u(呜)之间音的形状。

(3)平稳输送气流即可发出啸声。

如果没有,则可轻微升降舌面高点、前后移动舌头位置和调整气流速、力度找到较佳共鸣配合状态。因为每个人的口腔各有特点,每个音又都有独特的共鸣腔形态和气流要求,口内观察、分析也不方便,需要各人体会、掌握。

 

啸乐艺术发声、表演的的生理、物理、艺术基础

载《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基础》9-12页。

(一)啸乐艺术发声、共鸣的生理基础

啸和啸乐发声是一系列生理器官(参见图1)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分为以下部分:

1、动力器官

包括肺、胸腔肌群和横膈膜,其中:

(1)肺是发声气体的容器,由主、支气管和富有弹性的数亿个肺泡组成。肺为植物神经支配的非自主器官,由胸廓呼、吸气肌群和横膈肌帮助完成呼吸和气体交换。人工呼吸时因自己肌肉不能发挥作用,必须借助外力帮助。

(2)胸廓呼、吸气肌群是进出气体的重要动力器官,由呼气肌群和吸气肌群构成。呼气肌群包括肋间内肌、腹外斜肌、腹直肌等,在下放、内收时排出气体。吸气肌群包括胸锁乳突肌、斜角肌、肩胛提肌等,在上提、外展时吸入气体。啸和啸乐发声和歌唱、说话一样,以呼气为主,故以呼气肌群的作用更显重要;但呼吸是一整体,且啸和啸乐在作长时间不间断或快速演奏时,还可以配合以吸气发声,因此,吸气肌群也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另外,在啸和啸乐表演时,呼气肌群还能配合节奏和旋律控制排气速度和排气量,但因有胸廓骨骼关节活动范围的限制,活动幅度有限。

(3)横膈肌是呼吸气体的重要协同器官和特殊调节器官。横膈隔开胸、腹腔,由从中心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肌肉纤维构成。横膈肌十方强壮有力,上下运动的距离可达十厘米左右。在呼吸和控制气流的速度及强弱方面起重要作用。同时,横膈肌在呼、吸气演奏时整体或部分以特定节奏收缩又形成慢、快速颤音。

 

 

 

 

2、发音、共鸣调节器官(参见图5)

包括唇、上(软)腭、下颌、舌,其中:

(1)唇在啸和啸乐发声时基本为中间留有小孔的撮起状,类似汉语发ü(国际音标为[y])至u时(参见图7、9)的形状,在形成气流出口的同时,延长口腔的长度,以利发声。撮起紧张度在发不同音高的音时略有差异:发高音时紧张度高而撮起最高,开口最小;发低音时则因下腭打开而撮起最低,开口最大;发中音时皆适中。

(2)上(软)腭在啸和啸乐发声时成为鼻腔通道隔绝器官,以手捏住和放开鼻孔没有任何影响。非吸气发音时吸气放开,以利气流通过,在快速吸气时尤其重要。

(3)下颌是发音、共鸣体口腔的重要成型和调节器官。在啸和啸乐发声中,为形成合适的发声和共鸣腔,一般表现为下扩状态;在发低音时,为扩大口(管)径,尤其如此。另外,下腭以特定频率在原有位置上下运动还形成主要颤音——颌颤。

(4)舌更是发音、共鸣体口腔的重要成型和调节器官。在啸和啸乐发声时,舌一般呈中间低、左右高的U形,以配合上硬腭形成管状发声、共鸣腔,以利发声和共鸣。同时,舌还配合下腭调节啸和啸乐声的高低:舌位后缩,下颌打开的程度越大,口腔里的共鸣腔越长、宽,气流的速度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舌位越前、高抬,下颚收缩,口腔里的共鸣腔越短、窄,气流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二)物理基础

1、声学基础

(1)声音的激发和共鸣、调节

孔音激发和口腔开管空气柱耦合振动是啸发声的原理。

(2)啸乐音的长短

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而啸乐发音的长短,则取决于在啸乐发音状态下发音气流持续时间的长短。

(3)啸乐音的强弱

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发音体振幅的大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作用于发音体的力的大小。啸乐音的强弱,在同一发音状态下,也与气流成正比。

(4)啸和啸乐音的高低及其调节

舌和下颌在口腔中起形成和调节发声和共鸣的腔体的作用。

其音域,从笔者自己的发音实践和观察,可以从(G)c到c4(e4),达四个多八度,因此,属于音域较宽因而表现力较强,特别是人体自身具备、不需另带的特别方便的特殊吹孔气振乐器。

2、音乐学基础

参见有关音乐学教材,兹不赘述,以省篇幅。

 

(三)艺术基础

啸和啸乐演奏是表达有意义、感情的,因此是社会现象,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特别在表演时。本来也有专书论述,因为特别需要,以后相关部分详谈。

 

实践

怎样发出啸声(吹响口哨)

知道啸的发声原理,我们就能够知道,对于开始发音和以后发每一个音,关键是气流、唇孔音起振与口共鸣腔的最佳共鸣配合。

具体分步骤分析如下:

(1)下颌适度打开。舌部居中下贴,舌尖在下齿背后,舌面略卷成U形、高点在u和ü([y])之间(参见图7、9),以形成共鸣腔。

(2)唇部努出,前端形成约黄豆大的小圆孔,以形成发音通道和孔音起振条件,类似汉语发ü(迂)和u(呜)之间音的形状。

(3)平稳输送气流即可发出啸声。

如果没有,则可轻微升降舌面高点、前后移动舌头位置和调整气流速、力度找到较佳共鸣配合状态。因为每个人的口腔各有特点,每个音又都有独特的共鸣腔形态和气流要求,口内观察、分析也不方便,需要各人体会、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