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2 月 2014

中国口哨协会一届二次理事会关于加强协会执行委员会建设的提案

一、案由:

成就个人无法完成的事业必须依靠组织的力量,组织必须有严密的结构体系才能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而不至于一盘散沙,甚至互相妨碍。建立这样的体系当然有一个探索、发展的过程,但作为中国口哨爱好者,有责任尽量缩短这一过程,使组织早日成熟。这不但关系组织的效能发挥,也关系其社会形象。

首届中国口哨高峰论坛在我国口哨事业发展历史上首次开始组织分工,功不可没。建立7人常委(委员)会,除轮值主席余音、秘书长洪菠,还安排洪菠分管网站,伍哨分管UC,晏鸿鸣分管理论研究、培训和等级评定方案设计。草创阶段,不足难免,我在会议之后的报告中已有分析,简单说就是:首先,组织系统不完善,有主席、秘书长、常委、秘书,但没有委员和会员。其次,分工既不全面(有事无人干)也不彻底(有人无事干)。到下一次会议回顾,有分工的基本都出了成果(如秘书处的下次会务组织;网站建设;理论研究有文章发表;UC主持虽有改变,但总有人负责,成绩明显),分工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2007年春季特别会议在此基础上有进一步发展:建立了艺术顾问、理论、表演艺术、外联、国际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7个专业委员会;增补常委至11人;宣布接纳了单位会员。会后我在报告里分析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组织系统仍不够完善。有常委、委员、单位会员,但无个人会员。其次,安排不够完善。档案等工作仍无人管,已有的网站、UC不知归哪个委员会管,有的委员会工作过少、有的既多且杂。再次,各委员会虽大致安排了人员,但无明确个人分工,成了荣誉称号。虽然我在会上已经指出,可惜没能落实。到目前看,基本还是愿意干的,什么都得干;不愿意干或不知道该干什么的,什么都可以不干。分工合作的优势没能发挥出来。

青岛会议以前只有几乎没有分工的、一般管执行的常委会(南京会后还有没有委员会的委员);青岛会议之后又只有同样没有分工的、一般管决策的理事。青岛会议28、中国口哨协会33位正式,12位候补理事的理事会开会不容易,实际上可能起作用的只有包括正副理事长在内的11人常务理事会。理事会没有分工,都成了荣誉称号,(常委无事委任、理事无事需理)所有2008年的工作都堆到秘书处没有秘书的三位正、副秘书长头上去了。只有这么可怜的几个人真正能发挥作用,实在太少。青岛会议前扒堆成立的专业委员会取消了,其合理的职能没有考虑和安排。建议重视组织建设和合理分工协作的问题。没有合理分工,很难发挥人多的优势,组织形同虚设,甚至限制了其他人可能做出的贡献,起了相反的作用。  

 

二、具体实施:

建议决议确定:

1、会长负责组成并领导各部执行日常工作和紧急事务,由理事会根据章程法定程序选举产生,对理事会负责并汇报工作。

2、执行委员会由秘书(分管组织、会务、档案等)研究(分管理论政策研究、等级评定、项目申报、比赛、资料、展览等)、财务、演出(UC、场馆、队伍、现场等)、宣传(网站、与公众媒体协调等)培训(讲座、实体)、特殊类型(指、叶、齿缝等)、国际联系等部组成。

3、各部由部长(常委)领导,部长由会长提名,理事会审查通过,对会长和理事会相应的专门委员会负责并汇报工作。

4、各部成员(委员),由部长根据工作需要提名(因事定职和人),提交理事会相应专门委员会审查通过,向部长、会长和理事会各专门委员会负责并汇报工作。

5、各部成员(委员)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组建工作小组开展工作,组员由委员确定,对委员负责并汇报工作。

6、执行委员会应有一定任期,定期更换,连选连任以不超过两任为宜。

7、各基层协会构成大致同此,按现行行政区划,会长之下名称建议省、直辖市称处,地市称室,基层部门单位称组或者员。

 

三、提交、附议人

1、提交人:晏鸿鸣

2、附议人:(因提案必须有代表附议才能被立案审议,赞成者请签名)

 

(提交人欢迎讨论完善)

 

 

 

 

中国口哨协会一届二次理事会关于加强理事会建设,争取成为中国口哨唯一合法代表的提案

 

一、案由:

理想的情况下,全体会员大会行使协会的最高权力。在全体会员大会不可能的情况下,则由理事会根据章程行使最高权力,可见其重要性,故应加强建设。

首届中国口哨高峰论坛在北京成立之前,我就向当时筹备负责人洪菠提出组织建议。大概开创之初,头绪繁多,未能兼顾。首届中国口哨高峰论坛代表由会议筹备者邀请,虽然尽量照顾方方面面,但没有合法程序,加上有受邀者未能出席,不足难免。

春季特别会议限于会议性质,青岛会议出于目的考虑,代表仍由筹备者——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秘书处邀请。

今年正式成立了中国口哨协会,代表由似乎为自己报名结合组织邀请,仍缺乏合法程序,因此不具备唯一合法性。所以,会议决议中“各地未征得同意不得以中国口哨名义活动”的内容我们认为不妥,不利全国口哨力量的团结,应改为欢迎各地和其他组织加入和联合开展活动。

什么是合法程序?简单说就是所有成员按公认为合理的规划和形式选举产生。一般选举有两种: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直接选举对成员和组织的要求较高,目前实行比较困难;一般采取间接选举,即由单位部门全体成员选举产生单位部门协会及其代表,各单位部门代表选举产生地区协会及其代表,各地区代表选举产生全国协会,履行法定手续后,才具备唯一合法性。虽然组织产生初期很难如此规范、全面,但必须基本按此选举方式产生才比较合理,因而具备合法性。当年中共一大,代表不仅是因为个人有名,而且是代表各地方及其组织就是例子。

因为代表是组织者邀请而不是推选的,很难保证其代表性和合理性,也很难让人心服口服。对代表和会议结果不满意的人也可以另行注册,邀请人开会成立组织,这必然造成中国口哨力量的分裂。中国口哨力量现实还没有完全团结统一,当然更应该努力团结统一,避免今后可能出现的分裂。

按这种比较合理、合法产生的全国组织理事会还比较容易确立正确的全国与地方组织、会员的关系,详另案。

 

二、具体实施:

建议决议确定:

1、全国协会的最高决策机构理事会(代行会员大会职权)由所有成员(理事)选举产生。

2、理事会由全国各地组织、会员代表和对全国口哨事业发展特别重要的代表按比例组成,以前者为主。前者保障反映大多数的愿望和利益,后者保障事业的整体利益和连续性。

3、各地组织代表由各地方协会领导(理事长、会长等)担任。

4、各地会员代表由各地方组织全体成员推选产生。各地有地方协会的,由协会组织逐级选举产生会员代表;各地暂时还没有协会的,应由主要积极分子听取所有爱好者意见协商一致产生。各地会员代表名额由各地正式会员人数按比例确定。

5、对全国口哨事业发展特别重要的代表分以前已经(如章棣和、张玉刚、李立忠先生等)、现在正在(如余音、老孟先生等)和将来可能为全国口哨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口哨理论、组织、活动家或关心口哨艺术的有关艺术家(徐磊、董翔先生等)三类。人数根据需要和比例确定。

6、理事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通过或修改章程,组成章程、提案、秘书(分管组织、会务、档案等)财务、研究(分管理论政策研究、等级评定、项目申报、比赛、资料、展览等)、演出(UC、场馆、队伍、现场等)、宣传(网站、与公众媒体协调等)培训(讲座、实体)、特殊类型(指、叶、齿缝等)、国际联系等专门委员会,负责提出协会执行各部门人员组成、提供指导和监督其工作,并选举产生常务理事会。受理提案、监督落实。

7、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至少每半年开会一次,代表理事会在理事会休会期间监督协会日常事务,选举产生理事会和协会日常工作领导(理事长、会长)。

8、理事长代表常务理事会在常务理事会休会期间负责监督日常事务。

9、理事会根据章程选举执行委员会领导(会长)并审查批准执行部门(各部)领导(常委)及成员(委员)组成。

10、地方理事会组成大致相同,只是应该在章程和有关方面与全国协会保持一致。基层条件许可则应以全体会员大会行使理事会职能。

11、执行部门组成详另案。

 

三、提交、附议人

1、提交人:晏鸿鸣

2、附议人:(因提案必须有代表附议才能被立案审议,赞成者请签名)

 

(提交人欢迎讨论完善)

长律:为湖北演艺之星大赛作

下平一先

钟期赏艺楚峰巅,屈子行吟汉泽边。

幸得山川形胜地,更兼豪杰赛灵仙。

李白鹤楼咏玉笛,岳飞虎啸感人天。

武昌起义敢为首,北伐临危能挺肩。

两江交汇九衢至,三镇腾飞八面连。

已览风光无尽极,又迎会节乐翩跹。

                                                                                                老夫助兴试身手,海选艺才争少年。

新当选国家工程院士、武大校长李晓红喜欢吹口哨

楚天都市报2011年12月9日4版报道: 爱唱歌……爱吹口哨     李晓红讲话语速很快,充满激情。见面时拍打对方的胳膊正是他豪爽性情的流露,“我们开始不适应被他拍,后来发现这是他表达亲近的行为,就以此为荣了。”一位老师说。    李晓红爱唱歌。清晨,他经常围着珞珈山跑步,兴之所至就亮嗓唱歌。“我们有时跟他在谈事情的时候,他一开心,就哼起歌来了。”武汉大学一位工作人员说……每当武汉大学临时行政楼里响起口哨声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这是李晓红校长来上班了。“每次他来上班,总是一脸笑容,吹着响亮的口哨。”行政楼一工作人员说。

世界首创啸乐高校选修课三期后暂停(暨小结)

约三年前,笔者上报教学大纲,争取到校教务处的支持,开设了“啸(口哨)艺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校级选修课。作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和市教育局重点教研项目的成果,2009年底又于武汉出版社正式出版《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基础》作为教材。经过宣传,于2009-1010年第二至2010-2011学年第一、二学期连续三学期开设。总的试验看来,在高校开设此课时机尚不成熟,应该暂停,理由如下:

一、报名不踊跃

此前约三年,皆因报名人数未达到学校规定的30人而没能开成,其中较多的只有9人。开始我们认为是我们宣传、学生了解不够,开成后就会改变,于是动员了所有方法、关系。这三期中第一期55人,似乎起点不错;第二期正选仅24人,在拼命努力后勉强增至35人;第三期仍仅52人,似乎恢复了稳定:但我们心知肚明,学生素质不高,这其实是用降低结业要求造成的虚假稳定。

二、水平不高

第一期仅谭云东、王晓同学敢上台吹,还时常跑调;飞天民乐社竹笛好手王书腾同学通过学习能吹响;第二期汇报交流只有调飞天民乐社同学来带动,汇报交流几乎变成了民乐社同学的表演。第三期大家都认为不能再请民乐社来,大家都只能跟着老师吹。后二期几乎没有人敢独自登台,而且跑调严重。

三、影响不够好

虽然我们想了多种办法,如放照片、录像、幻灯片等,每次课都既有理论讲授又有循序渐进的实践练习,还结合个别调查和辅导。期末汇报交流曾准备联系安排正规演播厅,但都无法改变局面。虽然部分同学有收获和感激,如二期08级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班李晶晶同学在期末考试卷后写下的感言:“这就是啸乐的艺术。其拥有无边(限)的音乐之美!感谢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此次经典的哨(啸)乐之课!我将有感(感谢)终身!”三期2010级艺术学院音乐专业陈蒙蒙同学发现老师不仅啸乐美妙,还会多种乐器且高音能唱到嗨C以上,在试卷上佩服地写上:“老师太棒了!”等。但因为整体水平差,学习积极性也很不够,常常是出勤率不高,课堂上开小差和说话的较多,看不到能有兴旺的发展势头。

我们曾希望开放办学,使课堂成为我市、省甚至全国的沙龙,但和省、市沙龙的活动一样,并不红火。几乎就没有人来,二期勉强动员来一次同在武汉开发区的东风本田的汤涌先生,其实很需要提高,仍表示不能再来参加。

虽然笔者本还能勉强支撑,但考虑这状况不但无益,反而有损啸乐(口哨音乐)的形象和名声,只能忍痛暂停,保持开课准备,等待合适时机。

 

陕西人大一委员建议冲女性吹口哨视为性骚扰说明了什么

 

《武汉晨报》2006年12月1日A.18版文《陕西冲女性吹口哨建议视为性骚扰》据《华商报》报道,陕西省十届人大“有委员表示……有陌生男人吹口哨……只要违背妇女意愿,都属于性骚扰。”

看了此文,曾建议高峰论坛组织批驳,当时秘书长洪菠曾表示已有安排,但到现在还没有动静。特简单谈一点个人看法,抛砖引玉,供大家讨论参考。

首先,这是历史上对口哨歧视的现代反映。其在生活中常受歧视,由来已久。其原因起初是因为声音较小,因而不能强势地进入乐队(器乐)行列,而只能在民间和社会底层流传。由于其有史以来一贯的隐秘的示意作用(如啸聚山林等)导致上层统治阶级思想上的反感和礼制上的歧视。虽然得到具有浪漫或反抗精神的名流的青睐,但因为这些人基本上也是受压制和不得意的,没能改变大的格局。宋后改称哨子、口哨,又成为艺人(丑角类)的表演技巧,仍为正统上流不齿(被称响马哨、流氓哨等)。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对啸的歧视,可以作为我们认识这一现象的佐证。

其次,此说法不符合法律客观、公正的原则。口哨根据所吹内容和场合有不同意义,女子根据自己主观意愿就认定男人吹口哨为“性骚扰”,是不符合法律的客观、公正原则的。一方的主观意愿不够客观,有可能是自作多情或心情不好,容易造成冤、假、错案,损害吹口哨男人的正当权利。试用归谬法推理,能将违背妇女意愿唱歌、说话视为性骚扰吗?

再次,该说法明显歧视妇女。按男女平等的精神同样用归谬法推理,就能看出问题。妇女如果违背男人或父母违背子女的意愿吹口哨,难道也应视为性骚扰?!

网上绝大多数对此说法持批判态度,可见已经不得人心。

而且,如果知道口哨(啸)的历史,相信持这意见的人也会改变看法,口哨(啸)其实是世界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作用的社会现象,我国是世界唯一、有数千年连续的典籍记载的优秀文化,更可以说有优良的传统。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等,可谓史不绝书;诸葛亮、曹植、嵇康、阮籍、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岳飞、宋濂等,真是名人辈出。

其声音富有特色:表现力丰富,演奏流畅,转调、变奏容易,加上音域较宽,尤其是人体本身具备,故仅次于歌唱,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大街小巷随处可闻。只是较少高雅参与,整体水平尚待提高。

扩音技术发展以后,给啸艺解除了发展的束缚,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美国后来居上,十九世纪即已开始公开演奏,后又兴办学校,举办世界大赛。日本也办有培训班,获得34届世界大赛五项冠军,今年成功举办第35届国际口哨大赛。英国去年流行金曲比较靠前即有口哨曲。近、现代名人吹口哨的很多,如国外马克思、美国罗斯福和威尔逊总统、科学家爱因斯坦、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巨子洛克菲勒……,国内周恩来、裘法祖、曾荫权、张朝阳等,但一般仍然还不认为是正统艺术。

新时期后,我国此项艺术已呈复苏和全面赶超之势:中国交响乐团双簧管演奏家章棣和、小提琴演奏家陈丘新、作曲家卞留念先生开始公开演奏,出版碟、带。山东青岛曹庆跃先生等开始在央视《艺苑风景线》、《走进幕后》等演出。河北石家庄李立忠等先生建立了专业网站——“中国口哨网”等网站。四川秋鸣等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全国音乐节。河南新乡王明磊先生举办全国比赛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正式专业团体“新乡市啸台口哨艺术研究会”。2006年暑期,南京余音先生等7人在北京发起召开“中国首届口哨艺术高峰论坛”(www.whistlemusic.com),成立“中国口哨协会筹备委员会”,受到董翔、徐磊先生等著名艺术家和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重要媒体的关注,2008年在央视梅地亚中心正式成立北京市口哨协会和中国口哨协会。湖北武汉刘建国参加市、省、全国残疾人艺术团出访五大洲十余国。魏安民副教授指啸演奏九上央视。晏鸿鸣教授撰写和发表了一批理论研究文章,如《啸义及其发音原理考辩》(载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6期)、《你知道啸艺吗》(载《学语文报》2007年8月23日2版)、《中外啸(口哨)艺的历史发展及成就(大事记)》(2008年百度百科词典用作“口哨”词条,以下均见有关网站)、《啸(口哨)艺怎样才能被公认为大艺术》、《啸有入乐类考辩》等,成立了世界首个单位协会——江汉大学啸(口哨)艺研究和发展促进会、世界首个高校学生艺术团啸(口哨)艺学习和表演队,发起成立湖北省暨武汉市啸(口哨)艺研究和发展促进会,开设世界首门高校选修课——啸(口哨)艺的理论和实践,申报成功世界首个科研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省啸艺资源及其开发运用研究”(批准文号:鄂教思政【2008】4号)。

 

老教授与十年江大——采访晏鸿鸣教授

  再过数月,江汉大学建校十周年的纪念日即将到来。于此,我人文学院特研会举行了一次特别的活动。以采访老教授为线索了解江大的艰辛发展历程,并以此表达对江汉大学的热爱之情。

  三月二十五日,我特研会成员一行三人根据组织上的安排,于上午十点到达晏鸿鸣老师家进行采访。晏教授是一位从事古代汉语(的)【教学】研究工作的老教授。目前,还兼有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会)【坛】常委,(湖北省武汉市啸艺研发会筹备委员会会长)中华晏氏族谱编纂委员会副主任、编辑部主编】等许多(身份)【职务】。作为人文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老师)【教授】,晏老师有着深厚的古(文)【代汉语】功底,这也帮助他在口哨艺术理论和实践【、晏氏源流等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同晏老师交流的最多的是老师(正在)潜心研究的【啸乐】(口哨音乐)艺术。晏老师告诉我们,口哨艺术是一门【我国有悠久】传统的艺术。其特点是表演方便、音域宽、无转调问题、声音流畅(以及经济实惠。),因此拥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门槛也比较低。口哨源于世俗民间。曾经被称为“响马哨”【、“流氓哨”】,受到社会上的歧视。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还是没有引起(大家)【艺术界】的重视。然而晏鸿鸣教授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几十)【若干】年,矢志不渝从事啸艺(工作)的研究【和发展促进】,并且付诸实践(,)【。】他以及他的(团队)【朋友】多次参加校级、市级甚至国家级的啸艺表演,并且获得很高的荣誉(,)【。】更为重要的是,啸艺已经成为了江汉大学公选课程的一门选修课,【开创了世界先例,】使口哨艺术成为一门真正的能(供大学生欣赏)【登上高校大雅之堂】的艺术课程。

  我们还了解到,啸艺从萌芽到有了现如今的成就,是极其不容易的。可以说它离不开晏鸿鸣老教授【等】的坚持不懈的奋斗【,】也离不开他【们】(大半辈子)为口哨奔走呼号的艰辛。他的精神风貌更是我们江汉大学和口哨艺术一样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十年艰辛路【的反映和写照】。

  晏教授也给我们讲述了江汉大学的历史。江汉大学始于民国时期,1912年宋教仁任江汉大学第一任校长(,)【。】一年后,由于政治原因,江汉大学被解散。直到改革开放时期,由于党和政府重视【武汉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于(1918)【1980】年江汉大学又重新复建。(1980)【年江汉大学、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院、武汉市财贸干校、四十中合并建设。2001年】武汉大学((汉口)分校,)【武汉市教育学院、华】中工学【院】(汉口分院)、(湖北财经学院(汉口分院))【武汉市职工医学院】,(武汉工学院(汉口分院))四校合并,江汉大学正式成为初具规模的综合性学府。(2001年)迁到汉阳开发区三角湖畔,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建设十周年就是从2001年的搬迁开始的。我们可能不知道,江汉大学一开始规模和实力都比较(落后)【弱,】能够成长到现如今拥有两千多亩地十八个学院的高校,其间无数的辛酸与付出是(我们)【一般人】所不知道的。江汉大学的成长,应当说,他是凭借自身强大的师资力量和武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尤为重要的是,依靠莘莘学生孜孜不倦地奋斗,以及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这些因素,正是我们江大走向成熟的决定性条件。

  我院特研会组织这次采访活动,希望我们能从晏教授身上了解那些不为我们所知的艰辛奋斗历程。江汉大学如果用晏鸿鸣教授为啸艺正名的奋斗事【业】形容的话,我们只能说啸艺从一开始不被人们重视到现如今在社会上获得喜人成绩,正是我们江汉大学的由产生到成长及成熟的一个小的缩影。

  在十周年校庆将要到来之际,我们人文学院特研会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我校的历史,同时也希望所有学院和同学共同努力,共同打造我们的新江大,为我们江汉大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人文学院特研会

2010年4月8日

 

 

龙笛凤箫葫芦情民族音乐巡回演出圆满落幕

江大学工在线网站首页  学工信息  学工动态

2010年6月10日 出处:人文学院黑眼睛记者团 作者:邓睿岚 编辑:admin 有250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6月8日晚上7点,在我校艺术学院演播厅上演了一场名为“龙笛凤箫葫芦情”的大型民族乐器巡回演出。此次活动的主办单位是湖北省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是江汉大学团委及飞天民乐社团。
      李斌老师一首明快清新的葫芦丝独奏《竹林深处》拉开了今晚演出的序幕。紧接着杨长春老师带来了一曲笛子独奏《春到湘江》,高亢、悠扬的笛音将我们引向那悠长的湘江。而接着出场的吕涛老师用排箫演奏的《一杯美酒》,则用优美的箫声为我们展现出新疆的风情。接下来的孙老师的箫独奏让我们产生一种如怨如慕之感。朱宝珍老师倾情演奏的一曲葫芦丝《排角姑娘》美不胜收,更是博得了阵阵喝彩。下一个节目是来自江汉大学中文系的晏鸿鸣老师的口哨表演,他为我们演奏了一曲热情奔放的《赛马》。后李斌老师再度登场,一曲名为《牧歌》的巴乌演奏,回味悠长。来自江汉大学艺术学院的杨电老师第八个出场,在钢琴的配乐下,为我们演绎了一曲秀美的《水乡船歌》。湖北省著名作家赵金禾先生,即兴演奏了一曲葫芦丝,其幽默的言谈,精湛的技术,使得现场掌声雷动。而邢栋老师的一曲笛子独奏《秦川抒怀》,带来了淳朴的陕北风情。其间,二炮指挥学院大校,武汉高校笛箫联谊会荣誉会员魏绍炎老师乘兴为大家演唱了一首英文歌曲。我校的学生余世一,邹颖的箫与琵琶合奏《妆台秋思》,美不胜收。接着由徐思特老师带来一曲葫芦丝独奏《打跳欢歌》,激情,奔放。最后所有参与演出的老师(同学?)们一同走上台,为大家演绎一曲葫芦丝经典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作为本次巡演的闭幕演出。
     此次江汉大学承办的民乐巡回演出非常成功,许多同学都被这优美的音乐所打动。曲终人散,仍是意犹未尽。

 

 

 

 

参加中国口哨协会、北京口哨音乐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暨“中国口哨走进高校”河南站演出活动的报告

晏鸿鸣

一、概述

此次活动,湖北省武汉市共有三位哨友参加:共同参加了12日的演出和14日的啸台参观。杨惠芳作为候补理事,晏鸿鸣作为观察员参加了13日的会议;晏鸿鸣和晏然参加了新乡电视台“第一访谈”15日上午约两小时的节目录制。

 

二、我们的收获

通过参加活动、加入协会和捐款,表明了我们对全国和其他地方口哨活动的支持,增进了交流和了解,根据需要贡献了我们的力量。

 

三、活动的成绩

较成功地组织了演出(盛况空前,详见有关报道)和会议,宣传和讨论了口哨,为口哨的发展作出了努力。

 

四、建议

1、活动和会议接待工作待改进、加强。出现会议邀请观察员按规定和通报时间抵达无人安排、房间无计划的情况;对哨友接待不够热情;会议安排的房间不止一间未住满;赠碟未能落实等情况:让参加者寒心。会务人员参与少为一客观情况,但可以发动大家解决。比较成熟会议的领导逐一房间问候,相距甚远。

2、计划应避免随意性变化。原计划12日上午为节目评审,无故取消,改为排练节目。

3、节目应增强针对性(受当地大学生欢迎的较少)、参与面(有的没有机会,但有的并非受欢迎而多次出现),严把质量关(不止一个节目质量不高,同时应该有好节目没上,说明节目评审不够严格),避免评审标准随意变化(以前称按节目质量,新解释为按对协会贡献:在现在条件下,都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并易于监督)。

4、应加强分工合作,争取形成生气勃勃的局面。论坛生气不够。高校巡演在协会成立近一年才开始筹办,一处五部亮点不多。等级评定等很多基础、理论工作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会议中到会的不多的会员只能看事做事,白板听调。

5、只讨论发展理事(已约占会员人数一半),在有会员入会待批的情况下,不予讨论,反映工作不全面,有的工作不够重视。

6、财务中捐款(据称秘书长贾月亮有投资,余音已支出1-20万),应该做到公开、透明,否则就难以做到无条件(支持就投,否则不)。

7、增强为中国口哨和哨友贡献和服务的意识,反对仅致力于个人表现和人治,将哨友仅看作灯泡。

8、应注意主要成员关于重要情况的沟通,事前:晏鸿鸣作为七常委之一,不知道央视“实话实说”做节目;贾月亮作为秘书长,不知道高校巡演活动;王明磊作为东道主、常务副秘书长,不知道二理事长离新乡时间。

参加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2007年春季特别会议的经过和感受——给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和湖北省暨武汉市啸艺研究和发展促进会的报告

一、过程:

约4月初,接到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秘书长洪菠打来的电话,称根据目前需要,准备在南京召开会议,因为长途电话,没能深谈,我简单表态支持。4月12日,收到会议文件。根据《会议主题说明》,召开会议大概有这么几方面的考虑:1、为完善组织建设,需讨论、通过章程;2、为吸收新的有贡献和活力的成员,需扩大常委队伍;3、为加强艺术指导,需确定和聘请艺术专家,成立高峰论坛艺术专家组;4、为推动各方面的工作,探讨成立各专业委员会;5、为配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探讨出体育CD专辑及与央视《东方时空》栏目合作项目;6、讨论董翔艺术家提出的进行国际口哨交流事宜。根据文件精神,我们积极进行准备:一方面,我克服家庭的事务妨碍,按要求准备赴会,并于28日提前5天购买了5月3日的长途车票;另一方面,积极报请会议,并动员我市艺术家蔡际洲、刘俊先生和我省市重要口(指叶)哨演奏者刘建国、魏安民、陈洪昌先生及省市媒体代表与会。因诸位五一期间都有安排,最终由我一并代表前往。

5月3日凌晨上路,下午6时后抵达会议举办地——四星级南京秀水苑大酒店。晚上,按要求参加了与著名艺术家徐磊先生领衔的乐队的合练。

5月4日上午,因有新参加者,会议先进行了以与会者的简单自我介绍为主的茶话会,顺便讨论了会议内容。下午会议进入正式议程。首先讨论章程(讨论意见稿),我因以前做过此工作,事前又下载文本做了充分的准备,就文本提出了系统的意见。主要内容为:1、组织性质应统一,建议确定为平台(即服务和协调组织)。2、组织构成脉络不清晰,层次和产生途径不清楚,建议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轮值主席、理事和理事会、常委和各专业委员会。后又补充应区分决策的理事、理事会和执行的常委和各专业委员会。3、决策程序应坚持和完善。4、应建立经费来源和经费管理委员会,以及建立系统的各专业(除秘书处,还包括组织、演出、宣传、研究、培训、资料档案和指哨、叶哨、口技等)组织,并就其产生办法作出规定,以完善组织,避免个人、偶然和短期因素对组织发展产生影响。5、讨论稿的措辞和格式问题。因多数成员没有文本,幻灯反映不便深入讨论,会议在简单讨论后便一致原则通过章程讨论稿。下午的会议还讨论了成立专业委员会的方案和人员构成,通过的专业委员会及其人员构成暂时为:1、艺术顾问委员会:徐磊、董翔、蔡际洲(武汉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家)、刘俊(武汉市乐团监理、指挥)、潘悟霖(温州音乐家)。2、理论委员会:晏鸿鸣、老孟、天宝、雨星、陈啸、王明磊、余音。3、表演艺术委员会:中天、余音、曹庆跃、老孟、王明磊、雨星、蝶恋花、陈啸、蓝猫、哨郎、天宝、伍哨。4、对外联络委员会:张玉刚、李立忠、洪菠、老孟、王明磊、曹庆跃、王可、伍哨。5、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委员会:王明磊、洪菠、余音、晏鸿鸣。6、国际交流委员会:李立忠、老孟、洪菠、雨星、曹庆跃、王明磊。关于迎奥运出体育音乐口哨合辑问题,会议原则通过了会议准备的方案,欢迎各地会员积极组织节目申报参加。晚上进行有当地音乐界人士和媒体参加的内部音乐会,与会者几乎都上台表演了节目,有的还接受了媒体采访。演出整体水平较高。天宝为主和洪菠配合的主持灵活、诙谐,余音、曹庆跃、洪菠、王明磊、陈啸的表演更加出色。由著名艺术家徐磊伴奏,我吹奏了著名音乐家刘天华的《良宵》,余音称“丰富了晚会的曲目风格”,王明磊称赞为“柔情似水”。晚会结束后,大家意犹未尽,结伴到百家湖畔散步,进一步切磋和讨论。

5月5日上午首先讨论国内、国际口哨交流问题,发言者多数认为应先在国内组团演出,然后组团参加国际大赛,以亲身了解国际大赛情况和经验,扩大影响和影响力,之后再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地举办世界邀请赛。其次讨论与央视《东方时空》栏目合作事宜。因合作项目上报未获批准,因此,还需要设计和创造更好的合作机会。最后,讨论扩调整、增补常委问题,尽管新、老成员对此要求迫切,但为维护组织稳定和规定的权威性,轮值主席和多数常委同意只增补4名常委,待今年召开的正式会议再考虑调整问题。大家投票增补曹庆跃、王明磊、天宝和老孟为常委。下午,会议安排休息和放松的南京著名风景区游览,因为天热,加上大家更重视切磋交流,仅在中山陵和总统府门口照相留念,就返回了驻地。晚宴充满友谊和欢乐。由王明磊的嵌名诗和哨郎的趣味打油诗引发大家的诗兴。合作了两首联句诗还不尽兴,天宝还单独作了诗和对联。接着,大家又进行了歌曲接龙。晚宴的时间拖得较长,10点钟后,大家集中到会务组看下午江苏广电总局18频道“标点”栏目对我们会议报道的重播和会议成员的录像,享受会议的成果和友谊。夜深了,大家实在太困了,才依依惜别。从这天下午,与会者陆续踏上归程。大家相约下半年开会再见。

 

二、会议的收获:

1、高峰论坛代表性进一步扩大,富有活力的新力量增加。

继首届高峰论坛晏鸿鸣先生率武汉市(会后进一步升格为湖北省)及其江汉大学啸(口哨)艺研究和发展促进会、以及所属网站加入高峰论坛,本届会议由于曹庆跃和王明磊先生的参加,标志着口哨沙龙网站和河南省新乡市啸台口哨艺术研究会加入高峰论坛,从而使高峰论坛的代表面进一步扩大。而二人和包括陈啸、淡淡书香、王可、哨郎等有贡献的资深积极分子和天宝、老孟、雨星、龙啸、口哨耿等新锐的参加,使组织充满朝气和活力。

2、组织建设得到加强:

1)由首届的起类似作用的《会议决议》到这次起草、讨论、通过了《章程》,标志着进步。

2)常委由7人增至11人,且由仅部分人有明确任务到建立了几个专业委员会。

首届因为草创,未能全面考虑我的分工建议。除任命余音为轮值主席、洪菠为秘书长,仅确定洪菠分管网站,伍哨分管UC,晏鸿鸣分管研究、培训和等级评定工作。中天、蓝猫、蝶恋花无明确分工。这次除11常委,所有与会者、甚至没能到会的,我们知道其有特长,都考虑安排到已建立的专业委员会中,进步明显。专业委员会的设立,针对着当前迫切的需要,对当前口哨的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3、国内顶级艺术家和媒体的全程参与:

1)著名艺术家徐磊率高水平乐队参加了全部排练和演出活动。

2)由新华社派往国家奥组委的王可先生和央视《东方时空》栏目组吴青女士全程参加,感受或采访了会议。

4、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如天宝先生等利用网络手段建立网上艺术团,开展演出活动以锻炼队伍、积累经验、扩大影响等。

5、展示了才艺,进一步增进了了解、交流和友谊。

 

三、会议的成功经验

(1)余音先生朋友的的赞助支持坚强有力。

(2)会议筹备和会务班子准备充分、工作得力。

(3)会议和酒店对代表的热情和关心,感人至深。

(4)代表的支持和热情、积极参与。代表开会认真,讨论热烈,以致过了用餐时间仍意犹未尽。会议之外的休息时间,与会者都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讨论。

 

四、缺憾、希望和建议:

(1)张玉刚和李立忠、唐豆、李友清等先生未能与会,从而未能实现我国口哨团体和事业的大联合。

(2)《章程》未印发,致使讨论不够深入。

(3)艺术顾问委员会阵容还不够强大,还应努力壮大。

(4)体现上次会议之后我们应分工建议的专业委员会虽名义上建立起来了,也大致规定了一些任务,但未能接受我的建议在会议上安排时间分别开会具体落实分工。每个人都没有具体任务,专业委员会就不可能发挥作用。成立艺术团因人员的地域分割和本职时间限制,虽然呼声高,但很难开展。会上天宝等建议先行建立网上艺术团,虽得到普遍赞同,也没能在会上落实:感觉两次会议都是会前准备充分,故能完成预期目标,但会议上的好意见和建议一般不能得到采纳和落实,会议作用发挥不够。

(5)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如档案资料建设,两次会议我都提出,仍未引起重视和落实。演出和宣传工作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委员会抓。理论委员会任务既多且杂,应进一步分工。对外联络和国际交流仅地域不同,工作性质一样,可以合起来。经费委员会应尽快建立并制定经费来源及管理制度等走上正轨,避免个人、偶然、短期因素对组织的影响等。

(6)对理论的重视仍然不够。两次会议我都带去了多数论文(因发表需要,暂时不便公布)及讲座、培训讲义和幻灯片,第一次大家的兴趣在吸引人为自己出光牒,仅北京斯瑞圣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张总对部分文章有兴趣。之后,王明磊先生因申报文化遗产,对我的理论文章感兴趣,我给他发了5篇。他在自己的博克上公布了其中的两篇。我后来也被迫在湖北和高峰论坛公布了。我在高峰论坛网站上发表的《口哨(啸)怎样才能被公认为大艺术》,王明磊先生博克也转载了,但网上点击似乎不多。这次会议倾向性的兴趣是自我技艺和才艺表现,仅王可先生对研究文章及其发表感兴趣,我于是将带去的十多篇文章全给了他。表现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特长并无不妥,可以丰富会议生活和展示口哨人的底蕴和风采,但作为国家级组织,首先,必须把握只有具有相当水平或艺术含量的才艺才有对外宣传的意义;其次,不能舍本逐末,妨害会议取得更多成果的可能。

(7)指哨、叶哨、口技因参加人少或者根本没有,没能在会上交流。

(8)会议期间,全国表演艺术和理论方面的大腕荟萃,机会难得,未能利用来开展演出和讲座、培训活动,有点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