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岛市
(1)胶南市灵山卫一带(黄岛区徐山辛安街):古安国和安陵遗址,晏弱从宋国迁来的最大可能落脚地,晏姓的实际产生地,史传晏婴贬官时的海滨躬耕地。参考文献:潍坊市博物馆研究员孙敬明先生撰《读两周金文扎记——晏子家世小考》,载王振民.晏子研究文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8.《晏子春秋》
淄博新闻网
安陵古城
在胶南博物馆,记者见到了近几年在灵山卫附件出土的西周铜鼎、铜锛、陶器等珍贵文物,证明早在西周时期,这一带经济文化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查阅有关史料,西周时期灵山卫一带先为安国所有,后属莒国,莒国在此设安阳邑。春秋初期,莒国迁都莒(今日照莒县一带),安阳邑随即归属莱国。齐灭莱后,此地又归齐国并设安陵邑。安陵邑在齐长城之南,濒临黄海,建有安陵古港,是齐国的东方门户。按照古人对方位的称呼习惯,安陵邑又称左关。
据胶南博物馆的同志介绍,灵山卫一带曾出土过齐国的三种量器,其中有一件量器的铭文中有“于兹安陵亭”的字样。后来,郭沫若考证指出:此安陵即灵山卫故城,也就是史书中的安陵邑。这三种量器现存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是国家一级文物。量器是交换、买卖中的必用之物,在此出土,证明当时齐国在灵山卫一带设立关口征收赋税和交换商品。
有意思的是,记者此前在黄岛徐山采访时,当地文管部门称,徐山齐长城的“东岭口”、“西岭口”才是左关,徐山所在的辛安街道办事处中的“安”字就来自安陵邑,证明安陵古城应在黄岛区。无论从出土文物还是地理位置看,安陵古城位于胶南灵山卫附近的可能性更大。不过,没有更明确、更有力的记载和实物,安陵古城究竟位于何方,学术界尚无定论,这倒为黄岛、胶南为开发旅游而在安陵古城所在地问题上争来争去提供了空间,他们的争论让一个本来就无定论的问题更加扑朔迷离。
军事要塞灵山卫北面靠山,三面环海,紧扼齐长城入海口,就是今天看来,依然峥嵘险峻,当年想必是齐国防备吴、越、楚的濒海军事要塞。如果说曾在灵山卫出土的齐国三种量器,见证了当时齐国在此设立关口征收赋税和交换商品的话,那么,此地出土的大量青铜剑、戈、矛、镟等武器,则见证了当年的刀光剑影。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委会《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354页)云:“安陵邑,战国齐地,在今山东胶南县东北。”《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战国“齐、鲁、宋”(中华地图学社1975年版43-44页)标注其位置在今灵山卫附近。齐国三量之一的陈纯釜铭文中称“处兹安陵亭”。郭沫若先生指出:此安陵即灵山卫故城。据考察,灵山卫北有一山,名曰安陵山,山附近曾发现古代建筑遗址。又,灵山卫以北有地名曰辛安,是否与安陵故城有关,尚待考证。
(2)即墨或平度市古棠邑:晏弱围攻莱都,棠人参与解救。被击败后,同莱子突围至棠。晏弱追击至棠邑,包围了棠邑。鲁襄公六(公元前567)年十一月丙辰,攻灭之。棠邑一般认为在今山东省即墨南八十里棠乡。杨伯峻认为莱境不及此,在今山东省平度县东南。参考文献:《左传·襄公六年》及杨伯峻等注
2、淄博市临淄区:
(1)有清节里(晏弱、晏婴故居)、晏婴墓(齐国故城宫城北门外齐都镇永顺村东南,有明万历二十六年三月立“齐相晏平仲之墓”碑,清朝康熙五十二年九月九日、五十三年仲冬立纪念碑各一,清光绪七年置有晏平仲造像和刻有传略石碑。“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碑。宝顶规模宏大,上植翠柏;周围植槐树。神道长约一百余米,宽六米,道旁植翠柏。大门两侧有仿古建筑式门柱。周围两米高围墙长410米)、晏首故居等。参考文献:清·岳浚等《山东通志》卷三十二“晏婴墓在县(临淄)古城北三里,唐贞观中禁民十五步内不得樵采。”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台湾),第541卷第123页。《战国策·齐一》。新版《辞海》“临淄”条有古今城地图及桓公台、晏婴墓位置。称古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荡阴里、三士冢:
《水经》:“淄水又东北过临淄县东。”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六·淄水》记载:“……淄水又东北迳荡(一本作阳)阴里西。水东有冢。一基三坟,东西八十步,是列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之坟也。晏子恶其勇而无礼,投桃以毙之。死,葬阳里,即此也。”明万历朱谋土韋笺引《晏子春秋》曰:“晏子恶三人之无礼也,请公使人馈之二桃,曰:‘三子计功而食桃。’公孙接曰:‘接一搏豜而再搏乳虎,可以食桃矣。’田开疆曰:‘我伏兵而却三军者再,亦可以食桃矣。’古冶子曰:‘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吾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杀鼋而出。可以食桃,无与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剑而起。二子皆挈领而死,古冶子亦自挈领而死。”
姚宽《西溪丛语·上》也说:“《青州图经·临淄县·冢墓门》云:‘在县南一里,三坟周围一里,高二丈六尺。’”
在今南门外,约高16、东西110米、南北55米。
(3)晏娥儿墓: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街道办事处郑家沟村南200米,高7米,直径9米。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载,应据《汉书·东方朔传》唐颜师古注演绎。
(4)遄台:又称歇(戏)马台,在城关镇小王村南。高5、南北60、东西50余米。松柏繁茂。传晏婴与齐景论和、同,田忌与威王赛马皆在此。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五·山东六
天齐渊在县东南八里。出南郊山下,有五源并发,广可半亩,土人名曰龙池。《史记·封禅书》: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秦祠八神,一曰天主,祀天齐。《齐乘》曰:渊在淄水之东,女水之西,西南流,入于淄水。天齐之义,苏林曰:当天中央齐也。师古曰:谓其中神异如天之腹齐。《齐记补》引《晏子》曰:吾闻江深五里,海深十里,此渊与天齐。司马彪曰:齐回水如磨齐也。岂以众泉并出,旋流如齐而名欤。
檀台县东一里。《史记》:齐简公与妇人饮于檀台。又梧台在城西三里系水傍。《说苑》:楚使者聘齐,齐襄公飨之梧台。或谓之梧宫。又阙子曰: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者也。今有小阜,即梧台故基。又遄台在县西五十里,《左传》:昭二十年,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今俗呼为歇马台。
○雪宫,在县东北五里,即齐宣王见孟子处。又《晏子春秋》:齐侯见晏子于雪宫。《志》云:齐城内有故王宫,即战国及汉时诸王故宫也……薄姑城县东北十五里。殷末薄姑氏国也,亦曰蒲姑。周成王时,薄姑与四国作乱,成王灭之,以益太公之封。故晏子曰: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柏寝台县东北二十八里,淄水经其下。齐景公与晏子游于少海,登柏寝之台,而望其国,是也。少海,或曰即勃海。俗谓台曰桓公台,相传桓公曾会盟于此……巨定城在县西北八十里。汉置巨定县,属齐郡,以巨定泽而名。《水经注》:城在淄水北。是也。后汉省。《志》云:县西四十里有益城,汉益县也,属北海郡,后汉属乐安国。晏谟云:司马宣王伐公孙渊,徙丰人于益县。亦谓之南丰城。一云南丰城在县西二十里,亦曰丰城。又益都城,在县北二十里。汉武封淄川懿王子胡为侯邑,后并入益县。三国魏复置益都县。晋改置利益县,属乐安国。刘宋改置益都县,今府治是也……又灵山,在县东北二十里,《晏子春秋》:齐大旱,景公欲祀灵山者也……
3、莱州市平里店镇:有晏婴文化广场,晏弱灭莱后,被封赏莱都和米裔來刈(的赋税),以及它的三百县,还受命管理齐侯在莱地的四千造铁徒。晏婴已38岁以上,如果还没有担任齐大夫,住到那里去管理晏弱的封地,是有可能的。参考文献:《叔夷钟》铭文
4、潍坊市
(1)高密市:汉司马迁、刘向,唐张守节都认为晏婴是“夷维”人,可能属古安国地域。市区有晏子路。
柏城镇
晏婴文化园:拟建设。
晏婴墓、晏王(公)庙:四新村北200米处,距高密市16公里,可能为当地的群众为纪念晏婴建的纪念冢,墓东建有晏王庙(即晏公庙,主神平浪(宁)侯晏戌子)一座(文革时已毁)。参考文献:司马迁《史记》、刘向《叙录》,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清·岳浚等《山东通志》卷三十二“晏婴墓……在高密县东南三十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台湾),第541卷第123页。
《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六·山东七
……夷安城,《通典》曰:今县外城也。应劭曰:古莱夷维邑。晏平仲,夷维人也。汉置夷安县,属高密国。后汉属北海国,邓禹少子封夷安侯。即此。晋属城阳郡,惠帝时复属高密郡。刘宋、后魏因之。后齐废。唐为高密县治……
又有朱晏城,在县东南三十里,相传晏子为齐相时所食邑也。一名晏平仲城……
元代郝采磷《题晏子庙》诗云:
荒城隐残堞,老树回青湾。
东有齐相丘,系系出高寒。
谁知千载人,此地遗衣冠?(诗名晏子庙与内容晏婴墓不合,现有称晏王庙,祀宋元水神晏公)
清代初年武进士张文明所赋《晏冢穹碑》:
相业当年未可同,千秋荒冢野云中。
霸图空洒牛山泪,交道犹思越石公。
断碣雕残存古字,遗容俨雅仰清风。
闲来凭吊踯躅久,林树萧疏夕照红。
清顺治三年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内弘文院侍读学士的高密东隅人单若鲁也曾留有一首诗,表达了对晏婴的敬仰之情,对穹碑形制也进行了描述:
胶水西偏齐相坟,贞珉屹立倚秋雯。
应同片石独堪语,曾历轰雷竟未焚。
雨渍银钩残鸟字,苔封丹额护螭纹。
显君事业存抔土,黄绢阿谁识妙文?
单若鲁的诗中透出,晏冢前的穹碑有可能遭过雷击,同时,也透露出此碑碑额有螭纹相护、碑文为鸟篆等信息。
公元1739年,也就是清乾隆四年时,断碑业已被漫漫风尘全部掩埋,踪迹难寻。己未科进士单言扬来凭吊晏冢时,碑已经不见了。其所作的《过晏子庙》可以佐证:
单言扬 (二支 十三世 家乘三册七六页)
字次升,号声远,清代北隅人。生卒年不详。官 至知府。
单言扬是侍读学士单若鲁的曾孙。祖父单务, 廩贡生,为单若鲁的幼子。父单含,字宏度,号贞可, 贡生,曾任湖南澧州( 治澧阳,今南澧县 )直隶州知州。
单言扬兄弟三人,他为次。于乾隆三年(1738)戊午科顺天乡试中举人。次年己未科与会试联捷中式。
乾隆七年(1742)壬戌科补殿试,取第三甲第一四五名进士。本科共取三二三名,含一甲三名,二甲九0名,三甲二三0名。
单言扬先任麻城县(今麻城市)知县,后改监利县知县。
单言扬此任之后的经歷,史载不详。《过晏子庙》
策马散吟鞭,停车拜昔贤。
穹碑无觅处,祠庙不知年。
蟋蟀藏秋草,征鸿去远天。
苍茫人跡静,树梢起寒烟。
临朐县东有东阳城:公元前571年,晏弱在此以筑城为名聚集军队和物资。公元前567年,晏弱由此出奇兵直捣莱都。立即包围莱都,开始攻城。此军事战略粉碎了实力相当的莱军意志,不久就打败了莱军主力,攻占了莱都,结束了500多年莱、齐对峙的历史,吞并了莱国,使齐国的国土面积几乎扩大了一倍。晏弱作为灭莱主要功臣之一,得到齐灵公奖賞,升任左正卿。参考文献:《左传·襄公六年》及注。
《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五·山东六
……临朐县东阳故城旧《志》:在县东。春秋时齐境上邑也。《左传》襄二年,齐晏弱城东阳以逼莱。九年,复城东阳,遂围莱。《通典》:东阳城一名凡城,在临朐。是也……又灵山,在县东北二十里,《晏子春秋》:齐大旱,景公欲祀灵山者也……
(2)青州:南燕都城广固城,在今青州西北8里尧山之阳,晏谟在此任尚书郎。参考文献:唐房玄龄等《晋书·载记·慕容德传》
(3)都昌城
《读史方域纪要》卷三十六·山东七……都昌城在县西。本齐邑。《晏子春秋》:景公封晏子以都昌,辞而不受。汉置都昌县,高帝封功臣朱轸为侯邑。建安初,北海相孔融被黄巾贼管亥围于都昌,先主救却之。今城南五里有大营城,北五里有小营城,俗为大营、小营二村,相传即孔融与黄巾相拒处……
刘福新《昌乐县有个都昌古城……》
——都昌采访之一
当时之都昌县在今昌乐县城东北13公里,朱刘街道驻地北4公里处。
南北朝时,即南朝刘宋建元元年(479年),因八王永嘉之乱,将汉置都昌县从昌邑城西l公里处,徙至昌乐城东北13公里处的都昌村,即西汉时的乐望城。继续沿用汉名,称都昌县。
都昌县自侨置昌乐始,即为北海郡的治所,故称北海郡都昌。《山东通志》载:“北海郡,领县六:都昌、胶东(今平度)、剧(昌乐城西六里剧县)、即墨(今即墨市)、平寿(今潍城区望留镇平寿村处)、下密(昌邑市围子镇密村处)六县。”此时都昌县辖域范围,见《太平寰宇记》载:“昌乐县境内,唯有东南属营陵;余皆为都昌县地。且东侵潍(洲),南及(临)朐矣。”属大县。
5、德州市齐河县晏城镇。齐河县西北25里,道出禹城县。
参考文献:《金史·地理志》齐河有晏城镇。
《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一·山东二
济南府……淄川县……晏城县北二十五里。《志》云:齐晏婴采邑也。今县治南有晏城马驿,盖以此城名……
《齐河旧志》春秋时封为婴公食邑于此,故名。《春秋地理考实》卷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81册第284页):“济南齐河县西北二十里有晏城,《寰宇记》谓之晏婴城。”《山东通志》卷九“齐河县晏城在县西北二十五里,齐相晏婴采邑。” 清·岳浚等《山东通志》卷九,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39册第358页。《网上齐河》介绍境内有晏婴祠。晏婴冢位于县城西华店乡尹屯东温聪河右岸,东北去县城3.5公里。冢呈台状,南北长70米,东西宽60米,高5米。镇南建有晏公庙。城内原有晏婴宅。镇北有清代重建晏婴祠,构造奇特,解放初尚存。钱谦益、乾隆有《晏城》诗,乾隆有《题晏子祠》诗。
崔孜晏城东庄诗
一年始有一年春,百岁曾无百岁人。能向花前几回醉,十千沽酒莫辞频。
一月主人笑几回,相逢相直且衔杯。眼看春色如流水,今日残花昨日开。
清初诗坛盟主钱谦益《晏城》
【原文】
采地遗者谁?相国晏婴子。千驷不匡君,二桃能杀士。激彼梁丘生,浮白为之起。
【注释】
千驷不匡君:即“不匡千驷君”,为对仗倒置。匡:纠正。激:激使。梁丘生:梁丘据。浮白为之起:即“为之起浮白”倒置。谁,支韵;子、士、起,纸韵:词韵俱第三部。
【今译】
采地传说谁留下?齐国名相数晏婴。百谏难扶千驷君,二桃能送三士命。激言可使梁丘据,持酒认罚一饮尽。
清爱新觉罗弘历(乾隆)
《晏城》:彰君赐固服桓子,执彼鞭犹慕史迁。羸马敝车一时耳,晏城千古属斯贤。
《题晏子祠》:枕股宁称见义为?委蛇以出赖工辞。史迁偏有执鞭慕,解赎应怀石父知。
6、聊城市阳谷县东27公里余古阿城,今残存南(考证年代春秋至汉,约长250、宽30、高8米)、北(约长100、宽20、高5米)、西(约长50、宽7、高0·5至1米不等)三段城墙:相传晏婴治理两任六年。前三年廉明、励精图治,声誉反而不好,齐景公欲罢免他,他请求再让他治理一任。第二任他随顺世俗,反获好评,齐景公要褒奖他,他反而要辞职。由此揭露当时政治的阴暗,要求根本改变当时政治和考核的面貌,对齐景公及其国家治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参考文献:《说苑·卷七政理三十》、《子华子·北宫子仕》、《晏子春秋·杂上第四、外上二十》
7、临沂市
(1)蒙阴县。参考文献:清·岳浚等《山东通志》卷三十二“晏婴墓……蒙阴县东五十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台湾),第541卷第123页。
(2)沂水县夏蔚镇晏婴店子村南晏婴崮(又名昔贤山)有点将台、石屋等,参考文献:清道光《沂水县志》、《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二·山东三
兖州府……鱼台县……吕固村在县南。相传吕后所居。又有晏固,在县东三十里。《志》云:县山皆平地突起,类如丘垤,小者谓之固……
8、德州市平原县。参考文献:清·岳浚等《山东通志》卷三十二“晏婴墓……在平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台湾),第541卷第123页。
9、济南市:
晏公庙(建议改名为晏氏宗祠或晏婴研究中心接待处、博物馆,整合旅游资源):济南大明湖公园。
梁章钜《楹联丛话》·廨宇
闻阮芸台先生言,视学山东时,见臬署一对联,极切而佳,句云:“晏婴齐仁人,一言而溥天下利;孔子鲁司寇,无讼当为百世师。”忘却作者姓名,余陈臬时,遍觅此联不得。苏鳌石廷玉继至,乃为刊榜于二堂,并跋所闻缘起云。
10、菏泽市成武县晏崮堆(相传为晏婴故里)
据:历史上所属单县县志;李白《送族弟凝至晏崮单父三十里》诗。
17个地市有10市17(8)处,可考虑按晏氏迁来及发展,设一寻根、探访路线:1、晏弱迁来(菏泽成武,青岛胶南市灵山卫古安国、安陵遗址);2、晏弱扎根、发展,晏婴出生、成长(潍坊市高密市柏城镇晏婴文化园晏婴祠、晏婴墓);3、晏弱领军筑城(潍坊市临朐县东阳城);4、晏弱灭莱受封、晏婴管理(莱州市平里店镇晏婴文化广场、即墨或平度市古棠邑);5、晏弱去世,晏婴继任、知名、安葬【淄博市临淄区清节里晏氏始祖(晏弱、晏婴)故居】、晏婴墓、荡阴里、三士冢、晏娥儿墓;6、晏婴两任治理地(聊城市东阿县);7、晏婴分封地(德州市齐河县晏城镇);8、晏婴墓(德州市平原县、临沂市蒙阴县);9、晏谟任南燕尚书郎处(青州南燕都城广固城,在今青州西北8里尧山之阳);10、晏氏始祖寻根、探访集散地(济南市大明湖公园晏公庙,建议改名为晏氏宗祠或晏婴研究中心接待处、博物馆,整合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