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口哨)的词条式介绍

载《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基础》14-16页

啸:

又名吹唇等,俗称口哨,是一类高频声音的统称,其中包括动物和非动物啸。非动物啸又包括植物和非生物啸,动物啸中又分人类啸和其他动物啸,发声原理不尽相同。人类啸是由唇孔音起振,在口腔内以舌、颌和气流调节的开管空气柱耦合振动的发声现象。

啸在世界广泛存在,但我国有最为悠久和连续的历史记载,可以说具有优秀的历史传统。

从《山海经·北山经》等文献看,人之啸应在语言之先,最初和基本的作用是拟声和示意,后来发展为表情和演奏乐曲。

《诗经》三例(《召南·江有汜》:“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王风·中谷有推》:“中谷有蓷,暵其脩矣。有女仳离,条其歗(啸异体)矣。条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小雅·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二与歌并列,一强烈抒情,应与啸叫相对,属演奏乐曲的啸乐(口哨音乐),是运用自身器官的特殊的吹孔气鸣乐器类型。

《庄子》佚文、《楚辞·招魂》等记载了人(巫)和鬼交流的啸叫。

刘向《九叹·思古》代屈原抒情,同时寄托自己的身世感慨,写了士人长啸,开后代风气。《后汉书》开始记载了士人王遵写自己啸和异族啸,魏鱼豢《魏略》(《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记载诸葛亮隆中耕读常长啸,对改变人们对啸的看法起了进一步的作用。曹植写啸多而且品种全,给后代啸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晋名士多作啸,基本奠定了啸在文人作品中的地位。晋成公绥作《啸赋》,唐孙广作《啸旨》,是啸较为红火的表现。诗仙李白写啸43例,18例为己啸,和宋代大文豪苏轼(共79例),是已知写啸和己啸最多的名人。宋代以后,因统治阶级和理学思想束缚,文人诗文中偶或提到啸,多半是在掉书袋;从考古和俗文学作品中看到的啸者,则大抵为艺人(丑角)和下层百姓。

啸在历史上基本上是受歧视的,其原因首先是因为声音较小,因而不能强势地进入乐队(器乐)行列,而只能在民间和社会底层流传。虽然其方便易行、群众基础广泛,但整体素质不高。由于其有史以来一贯的隐秘的示意作用(如啸聚山林等)导致上层统治阶级思想上的反感和礼制上的歧视(如《礼记·内则》:“男子入内,不啸不指。”等)。虽然得到刘向、曹植、阮籍等魏晋名士、李白、苏轼等名流的青睐,但因为这些人基本上也是受压制和不得意的,没能改变大的格局。宋后改称哨子、口哨,又成为艺人(丑角类)的表演技巧,仍为正统上流不齿。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对啸的歧视,可以作为我们认识这一现象的佐证。《诗经》等早期典籍中妇女作啸既早且多,是因为妇女地位低下,且常有异族俘虏或出身下层者,不受儒家为代表的统治阶级的礼制限制。

现代口哨借助扩音设备的出现而在美、欧等地发展起来,美、日、中已举办37届世界大赛,但仍然没有被普遍承认为正统艺术。

啸方便易行,因而群众基础广泛;加上音域较宽,从(g1)c2到c6(e6)近五个八度,声音流畅,转调变奏容易:是具有潜力和极大发展前景的大众艺术类型。

目前,我国此项艺术已经重振优秀历史传统的雄风,呈全面赶超之势。

从文献时代顺序看,在写人自身啸之后,文献首先推演到禽兽的啸,如猿猴、虎等兽类和禽鸟,再发展到自然界中的芦荻、风、海浪等,后扩展为人为(如现代子弹、飞机等)的啸声。

Leave a Reply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