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氏起源考

(发表于江汉大学人文学院组编武汉出版社2010年版《人文论坛》第二辑,载《中华晏氏文化研究通讯》2期)

讨论晏氏的起源,需区别传说和信史。

一、传说:

远古历史没有文字记载,因此常凭传说流传,因此,传说不一定完全没有历史根据,但由于当时人们对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认识不够正确,显得怪诞不经,故需要信史材料的核实。

晏氏起源的传说根据材料的历史先后,有以下几种:

1、晏龙:

《山海经》(《山海经校注》)《大荒东经》:“有司幽之国。帝俊(即舜),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士,不妻;思女,不夫。食黍,食兽。是使四鸟(虎、豹、熊、羆)。”《海内经》:“帝俊生晏龙,晏龙是(始)为琴瑟。”

《山海经》,书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传论》,未言作者。《汉书·艺文志》列入《数术略·形法类》,十三篇。传世本十八篇,三万一千余字。前面有刘秀(歆)校上奏,称夏禹、伯益作,不可信。有传汉刘歆撰,可能仅是整理。大约为战国至汉初楚人撰写和增删。记述各地山川、方位、部族、物产、风俗等保存有很多远古的神话传说和史地文献材料。

这是晏姓为尧臣舜后的最早记载,据此晏姓为姚姓衍出之氏。然晏龙无得氏之说;其子孙并不姓晏;其子司(思)幽能使唤四种(虎、豹、熊、羆)鸟(野兽),显系不可能之传说,可能是能控制以虎、豹、熊、羆为图腾的部族的曲折反映;其孙不婚娶,则无后;后人魄合而“感风化”的传说,如非妄诞不经,则是茫昧时代性无限制的反映;始创琴、瑟与伏羲、神农创制说矛盾;其后代没有令人信服的明确记载:难以凭信。

 

2、晏安:

《世本》:“陆终第五子曰晏安。”

《世本》(唐代避李世民讳,曾改称《系本》)《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载有,十五篇;《司马迁传·赞》也提及。记载黄帝至春秋(后人增补至汉)列国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居处(都邑)、创制等。唐代已有残缺,宋末亡佚。清王谟、孙冯翼等八人各有辑佚本,1958年商务印书馆合印成八种。

汉应劭《风俗通义·皇霸·六国》(《风俗通义校释》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楚之先出自帝颛顼(黄帝远孙,姬姓),其裔孙曰陆终。”

晏安一作(阳)安,也没有得氏之说,更没有事迹,后代没有可靠的世系可考查,亦难凭信。一说曹姓。

《文献通考》卷二百六十二·封建考三·春秋列国传授本末事迹:邾,曹姓,子爵,出自陆终第五子晏安之後。武王克商,封其苗裔曹挟於邾,为附庸,国在鲁国邹县。今济州城南有邾娄城(国在某县,本杜预注《左传》;今为某处,本郑樵考今诸国地名。後同)。

 

3、结合前二者

《晏氏青齐堂家乘》(清刻本)据传反映北宋晏几道修、呈的晏氏家谱的江西修水县白河镇保藏的分宁《晏氏青齐堂家乘》,由以上传说演绎出上世纪晏氏世系。其述先祖“黄帝轩辕氏娶西陵氏女曰女累祖,为帝元妃,生青阳及昌意。昌意降居若水,娶蜀山氏女,谓之女枢(又称昌仆)生帝颛顼”,同《史记》,当然没有问题。但下面称“陆终氏元妃曰姜任,感鷃梦而生安,赐姓晏,是为晏氏受姓始祖”,则于史无征;考鷃字春秋以后才有,常与鹏等对举,有贬义。以此命氏,其实非宜,难以凭信。

其于第一世祖条下称“封于邾邱太原(有称郡,周制,县辖四郡)之地”,除邾在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余无考(《邹城简介》不知何据?)。其所娶高辛、三世祖所娶金天、五世祖所娶有熊,分别为帝喾、少昊、黄帝称号,史无为氏记载。

其称晏龙为第二世祖,不但与其为尧臣舜子说矛盾,而且与第一世祖晏安(颛顼曾孙),相差近三百年。

其第三至二十四世祖,皆于史无征。

三世祖名虎,与父名龙阴阳对立,一般并举,不宜为父子名,且与《山海经》称司幽不合。

四世祖名海,与《山海经》称“思士、思女”不合。其仕夏职钦天为明清官名。

六世祖“能步行水面,瞬息百里”;九世祖“力能伏虎”:都是现代科学证明不可能的。

十世祖所娶鲍氏,其姓据载为周时杞公子仕齐封鲍而得氏。

十四世祖孙仕商,所娶柳氏之姓,史称因周春秋鲁展禽食采于柳,后因以为氏,时代不合。其生平“与当时士君子恒相往来,久而弥笃”应由孔子赞晏婴语演绎。

十六世祖仕商,所拜太尉为秦始有官名;其娶何氏之姓,史称周末韩灭,子孙转鲁者以为氏:时代不合。

十八世祖隐居之盘谷山为唐地名。

十九世祖所迁莱州为隋置。夷维据考为二十五叔夷(晏弱)封后名。

二十一世祖所娶有莘氏为商汤先娶妃,史未见为氏。

二十二世齐侯举之于朝,与闻国政,封夷维大夫,于史无据。

二十三世“袭父爵为夷维大夫”实官名。

上世纪从第三世相夏禹(始约公元前2140年)至二十三世公元前705年20代,跨年1435年,平均71年多繁衍一代,明显不合历史和科学。

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即便是晏几道所修,其不以史才称,古人限于年代久远和资料缺乏,实际无法复建晏氏世系。勉强成篇,难免漏洞百出。

 

4、齐公族:

《世本辑补》十卷在炎帝神农氏之后姜尚后裔有:“齐有晏弱生婴,本齐公族(姜姓)也。”为应劭《风俗通义》、《元和姓纂》等沿用。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田常“尽诛鲍、晏、监止及公族之强者……”,将晏氏与鲍氏、监止这些非公族者并列,后接“及公族”,说明前面三家都不是公族。另外,晏氏如果是公族,其家世不应桓子以上即湮没不可考。出土材料的出现,也排除了这种可能。所以,这个说法也不可信。

 

二、信史:

 

1、商汤和宋穆公的后代因政治避难,凭姻亲关系迁齐:

《叔夷钟》:“……夷典其先旧,及其高祖,虩虩成唐(汤),又(有)敢(严)才(在)帝所,尃受天命,篇刀(剪)伐夏司,貫攵氒(败厥)灵师,伊少臣隹木甫,咸有九州,处土禹(禹)之堵。不(丕)显穆公之孙,其配襄公之女出、而食成公之女,雩生叔夷,是辟于齐侯之所……”

据宋赵明诚《金石录》记载:“宣和(宋徽宗年号)五(公元1123)年,青州临淄县民于齐故城耕地,得古器物数十种。其间钟十枚,有款识,尤奇。多者几五百字。”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陆镈钟一器、编钟十三器。柯昌济《金文分域编》等以往著录称齐侯钟,有将“夷”误读为“及”或“弓”。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图录考释》(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等考证此钟作于齐灵公十四(公元前566)年,即灭莱的第二年。童书业《春秋史料集》(中华书局2008年版)收其文九段。

文中穆公,孙诒让即认为宋穆公。按此史料,晏弱【夷形、音(日、余旁纽)近通】自称远为商汤、近为宋穆公的后代。

 

左丘明《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十三经注疏》)

文公七(公元前620)年:“夏四月,宋成公卒。于是公子成为右师,公孙友为左师,乐豫为司马,鳞矔(guàn)为司徒,公子荡为司城,华御事为司寇……昭公将去群公子……穆、襄之族率国人以攻公,杀公孙固、公孙郑于公宫。六卿和公室,乐豫舍司马以让公子卬,昭公即位而葬。书曰:‘宋人杀其大夫’。不称名,众也,且言非其罪也。”

上距宋穆公即位108(归政宋殇公99)年,穆族首次作为政治力量在宫廷矛盾记载中出现。宋襄公刚去世,其族人只列其后,可见穆族政治势力相当强大。

文公十八(公元前609)年:“宋武氏之族道昭公子,将奉司城须以作乱。十二月,宋公杀母弟须及昭公子,使戴、庄、桓之族攻武氏于司马子伯之馆,遂出武、穆之族。使公孙师为司城;公子朝卒,使乐吕为司寇,以靖国人。”

穆族因为追随想发动政变的武族,从此被驱逐出宋国,史载先去了曹国,后来,有(包括以后晏弱的)一支投亲靠友到了齐国。

宣公十四(公元前595)年:“冬,公孙归父会齐侯于谷。见晏桓子,与之言鲁,乐。桓子告高宣子,曰:‘子家其亡乎?怀于鲁矣。怀必贪,贪必谋人。谋人,人亦谋己。一国谋之,何以不亡?’”

这是晏弱在当时的(鲁)国史中首次崭露头角。其族公元前609年被从宋国逐出,因为姻亲关系,被接收到齐国。至此,已站稳脚跟,开始参与齐国的国家政务。所发议论虽然表面看并不严密,但结果非常准确,说明他有较强的政治敏感和判断力。言论能载入鲁国国史,也是他政治地位已经较高的间接反映。

 

《史记·管晏列传》“……管仲卒……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集解》引刘向《别录》:“莱者,今东莱地也。”《正义》:“晏氏《齐记》云:齐城三百里有夷安,即晏平仲之邑。汉为夷安县,属高密国。应劭云:故莱夷维邑。”

《水经注·胶水》(《水经注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北流经高密县西……东北经高密故城南,明帝永平中,封邓震为侯国”注:“《后汉书》邓禹封高密侯,永平元年卒。帝分禹封为三国,长子震为高密侯,袭为昌安侯,珍为夷安侯。”

 

据上可知,商汤(本姬姓,后赐子姓)和宋穆公的后代,宋晏弱(《左传》称叔夷)由政治避难和姻亲的原因迁移到齐国任职。因灭莱有功,又分封于莱之夷维。

晏弱前595年崭露头角,(按《礼记》“四十强,而仕”的规定,应在四十以上。其于宋穆公自称“孙”,孙诒让认为“远孙”,杨树达先生《积微居金文说·叔夷钟再跋》(中华书局1997年版)分析,应该是“曾孙”。

 

此说有信史和出土材料的根据,最为可靠和稳妥,惜无受氏之说。

 

2、姓源于古安国说:

孙敬明《读两周金文札记——晏子世家小考》(载《晏子研究文集》)结合当地考古提出“辽西大凌河流域”“国族有万、安(与晏通)……这些国族本是殷商旧亲或同族,它(他)们于商晚避居辽西,大概在西周中期有的迁入山东半岛……战国齐量陈纯釜铭中,有记载该釜行用的地点为‘安陵亭’,而包括陈纯釜在内的,还有子禾子釜与左关金和,清同治年间一起在胶县灵山卫故城出土。郭沫若先生《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认为,安陵就在此出土地……由此可以推证,晏桓子,本安国人,其祖上为殷之同族,故叔夷钟称述远祖为成汤……《(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孔子称晏婴为‘东夷之子’,当是因其父祖本处东夷之地而由之。其地春秋归莒,后齐灭莒而属齐。据文献推考,晏桓子归齐则在齐据有莒之安阳之前……(《晏子春秋》记载)晏婴因谏阻庄公伐晋,曾去官穷处,耕于海滨,此海滨盖在今胶东濒海处,极有可能是灵山卫古安国地。”叔夷钟除记载晏桓子是成汤后裔,还说是“不显穆公之孙,其配襄公之女出、而食成公之女,雩生叔夷,是辟于齐侯之所”。宋穆公继位(前728年),至晏桓子见诸史籍(前595年),只有一百三十三年,其后代“配襄公之女出、而食成公之女”,才“生叔夷”,“辟于齐侯之所”。襄公和成公为谁,有郭沫若(齐襄公和秦成公)和杨树达(宋襄公和杞成公)二说,都难以认为“古安国人”。比较起来,郭沫若先生认为“出武、穆之族”时(前609年)投亲靠友来到齐国,与此相合,比较可信。除了姻亲关系,可能还有古安国的族源关系,由安受氏,倒有可能。晏弱封地夷维,后称夷安。

 

《孟子·梁惠王下》(《十三经注疏》)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则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琊,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本来是想向孟子炫耀自己的享乐生活,孟轲趁机引用晏婴对齐景公的类似问题的回答,引导他关心人民疾苦。古安国临近琅琊,齐景公问晏婴,可说明乃其故地,比较了解当地景观和帝王游玩的历史掌故,但晏婴更关心人民疾苦。孟轲引用,当然是作为榜样和范例看待的。《管子·戒篇》作齐桓公问管仲,则多半也是事喻性故事,不能坐实。

 

因为晏弱初来时,曾立足古安国,近莱,故比较了解莱国情况,为以后灭莱创造了条件。齐景公问琅琊于晏婴,可能因为其曾管理其在附近的故地和晏弱的封邑。但因无法证实,也不一定必然如此。《晏子春秋》一般认为历史上逐渐发展成书的文学作品,史料意义受限。

《隋书》卷三十·志第二十五·地理志:“兗州……信都郡……鹿城:旧曰郡,后齐改曰安国。开皇六年改为安定,十八年改。开皇十六年又置晏城,大业初废入下博……”似乎仍反映安与晏的关系。

 

3、齐桓公时即以军事才能封于晏城:

《国语·齐语》:“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故又大施忠焉。可为动者为之动,可为谋者为之谋……筑葵兹、晏、负夏、领釜丘,以御戎、狄之地,所以禁暴于诸侯也……”齐桓公修筑晏邑以抵御戎狄,为晏邑唯一记载。可惜地在何处,与晏姓有无关系没有记载。有认为鄢假借,即鄢陵。

《管子·大匡》(《诸子集成》)

……桓公践位十九年……使鲍叔识君臣之有善者,晏子识不仕与耕者之有善者,高子识工、贾之有善者。国子为李……令鲍叔进大夫劝国家……令晏子进贵人之子:出不仕,处不华而友有少长,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士处靖,敬老与贵,交不失礼,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耕者农用力,应于父、兄,事贤多,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令高子进工、贾,应于父、兄,事长养老,承事敬,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者为次,得一者为下。令国子以情断狱。三大夫既已选举,使县行之。管仲进而举言上,而见之于君,以卒年君举。管仲告鲍叔曰:“……”告晏子曰:“贵人子处华,下交,好饮食,行此三者,有罪无赦。士出入无常,不敬老而营富,行此三者,有罪无赦。耕者出入不应于父、兄,用力不农,不事贤,行此三者,有罪无赦。”告国子曰:“工、贾出入不应父、兄,承事不敬而违老治危,行此三者,有罪无赦……”……

据《小匡》,上文齐桓公时晏子可能名晏(匽)尚,事迹亦无考,应为事喻性人物。

王绪霞《晏子春秋成书考论》(2006年博士论文)据以上和《晏子春秋》认为晏婴曾祖在齐桓公时已因军事才能突出担任大夫,分封晏邑(今晏城,属齐河),后以邑为氏,其后晏弱灭莱等,亦为其延续。但齐桓公所建晏要塞在何处?史无记载。《管子》一书,本多争议。所记晏子当时实际地位在管、鲍之下,高、国之上。又应召到齐国朝廷管理士庶贵族和务农者,体现出又有相当的政治才能。如此地位的人不知其名(同时的高、国亦然),历史另无记载,晏氏以始封地名晏城得姓无确切记载和地名考古来源根据,因此可疑。据《叔夷钟》,晏弱灭莱后封在莱地。齐河晏城,《太平寰宇记》称“晏婴城”,应该是晏婴后封的。

 

三、结论:

由以上讨论可知:传说因无史料证实,没有信史牢靠。由《叔夷钟》和《左传》等证实,商汤王后代、宋穆公曾孙晏弱,因政治避难,靠姻亲关系迁入并仕齐,是公认、可靠的晏姓最早名人。因为无受姓之由,孙敬明先生提出的由古安国(今灵山卫一带)受姓说,有出土材料的依据,值得关注。随家族被从宋国逐出的晏弱可能起初落脚古安国地(其国都应在古安陵,即今灵山卫一带,此地区后来相继为莒、莱和齐占领),后来仕齐,被认、称为安(即晏)弱的可能性很大。王绪霞先生齐桓公时晏弱祖父即因军事才能封晏邑(后晏城、属齐河)得氏说,证据尚显不足。

 

参考文献:

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图录考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M].北京:中华书局,1997.

童书业.春秋史料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8.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王振民.晏子研究文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8.

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王国维.水经注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1954.

淄博新闻网·安陵古城

 

Leave a Reply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