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啸乐(口哨音乐)艺术

啸由人向兽、禽和自然界中发展的过程和原因考辩

 

一、人以外的动物

在写人自身啸之后,从时代顺序看,文献首先出现的是动物的啸。古人大概不是认识到同属动物,而是本能地认识到具有较多共同之处,故由人投射到动物。

1、兽

动物之中,又以兽为先出现,原因大概仍是与人具有更多共同之处。《晋书.姚苌载记》:“龙骧赵恶地曰:‘吾自言智勇所施,足为一时之杰,较数诸雄如吾之徒,皆应跨据一方,兽啸千里。’”因为失败者,在兽类中没有龙虎的缘分,直接称之为兽,但这肯定只是代表胜利的统治者的观点,不一定就是当事人的语言,这是我们可以断言的。

兽类之中,又可按出现时代和类型分析如下:

(1)猿猴

兽类之中,又以猿猴为先出现,当然不是因为古人认识到我们曾有共同直接祖先,现代科学同属灵长目,而是看到更加相像罢了。

最早当推《楚辞》(西汉·刘向辑骚体类文章的总集,收有战国楚人屈原、宋玉、景差诸文,附议汉人贾谊《惜誓》、淮南小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严忌《哀时命》、王褒《九怀》和刘向自作的《九叹》,共十六篇。因都有楚地的方言声韵、风土色彩和独特的文体特点,故名。东汉·王逸又增加自作的《九思》和班固的两《叙》,分章加注成《楚辞章句》十七卷。宋·洪兴祖作《补注》;朱熹作《集注》八卷、《辨证》二卷、《后语》六卷。还有其他很多注释。也写作“楚词”)

刘安《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卷兮枝相缭。山气陇嵸兮石嵯峨,蹊谷崭岩兮水曾波。蝯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此处猿猴用啸,虎豹用嗥,似乎用语精细有别,但由下面我们可以知道,虎豹也可以用啸,那么,这里更可能只是避免相同而换用同义词,即同义互文现象。此例特点是猿猴的群啸。

《史记》

司马相如《上林赋》:“于是乎玄猿素雌……栖息乎其间,长啸哀鸣……”长啸哀鸣,“鸣”和“啸”是同义互文,而“哀”和“长”则是同义互补。当然,这里的哀,不过是声似,而不是表情。

《长门赋(并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其辞曰:……登兰台而遥望兮,神怳怳而外淫。浮云鬱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飘风迴而起闺兮,举帷幄之襜襜。桂树交而相纷兮,芳酷烈之訚訚。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啸而长吟。翡翠胁翼而来萃兮,鸾凤翔而北南……”(228上)

有认为人啸中“长啸”和“吟啸”为两种不同类型,“吟啸”是一边吟诗一边发出啸声,实际不然,此处“啸而长吟”与《上林赋》:“玄猿素雌……长啸哀鸣……”同义,猿猴是不可能吟诗的。

王褒《洞箫赋》(王褒,字子渊,西汉蜀资中人。汉宣帝时征入朝廷,与张子侨等同为待诏,升为谏大夫。擅长诗赋,所作《圣主得贤臣颂》、《洞箫赋》都收入《文选》。后奉命到益州祀金马碧鸡之宝,死在路上。《汉书》有传。)“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洞条畅而罕节兮,标敷纷以扶疏。徒观其旁山侧兮,则岖嵚岿崎、倚巇迤山靡。诚可悲乎,其不安也!弥望傥莽,联延旷盪,又足乐乎?其敞闲也?託身躯于后土兮,经万载而不迁。吸至精之滋熙兮,禀苍色之润坚。感阴阳之变化兮,附性命乎皇天。翔风萧萧而迳其末兮,迴江流川而溉其山。扬素波而挥连珠兮,声礚礚而澍渊。朝露清泠而陨其侧兮,玉液浸润而承其根。孤雌寡鹤娱优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颠。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玄猿悲啸,搜索乎其间……”(244)。

此例表面上是写猿猴的悲啸,当然,实际是写人的情感。

左思《三都赋·吴都赋》(250-305,字太冲,西晋临淄人。貌陋口讷却博学能文,兼善阴阳之术。司空张华辟为祭酒,贾谧举为祕书,《晋书》有传。作《齐都赋》,一年乃成。复赋《三都》,构思十年。门庭藩溷皆著纸笔,偶得一句,即便疏入。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及赋成,张华叹为班、张之流。因人们争着传抄,洛阳纸价上涨。贾谧被杀后,他回到家乡专心写作。原来有文集,但亡佚了。后人辑佚,成《左太冲集》。其诗仅存十四首,以《咏史》八首最为有名。南朝梁·钟嵘《诗品》评价他:“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其(树)上则猨父哀吟, 子长啸。”《文选》刘逵注:“ 子,猨类,猿身人面,见人啸。”

这里,不是说猿父会吟诗,而 子只会啸叫。“吟”和“啸”是同义互文,而“哀”和“长”则是同义互补。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给三国时人桑钦的《水经》作注而成。桑钦原书仅记河流一百三十七条,且记述简短。郦道元则补充为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文字多出二十倍,引书多达四百三十七种。内容丰富,保存了大量地理、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等。文笔也生动、流畅。是我国北魏以前总结性的地理著作。宋时失传五卷,明代传刻舛误更多。清全祖望、赵一清、戴震都有校勘本,沈炳巽撰有《集释》、《订讹》。近代王先谦合校诸家,集前人研究大成。杨守敬与弟子熊会贞共撰《水经注疏》,对水、地名、古代事例和引用典籍都详细考释。又以清一统舆图为底本,绘成《水经注图》。杨守敬去世后,熊会贞还作了增补。基本恢复了该书的原貌。)《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人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宋之问《朝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公元?-712年,字延清,一名少连。唐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官至考功员外郎。中宗时选为修文馆学士。先后谄事张易之、武三思和太平公主,中宗复位,遭贬谪。睿宗立,又因赃罪贬钦州,后诛死。有诗名,与沈佺期齐名,时称“沈宋”。其诗浮艳华丽,多为宫廷应制之作。放逐后,也有些较好的作品。其律诗格律严整,对仗谨严,对唐代律诗的产生有一定影响。原有集,后散佚,明人为辑《宋之问集》。旧、新《唐书》有传。)“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元稹诗:“失子哀猿绕林啸。”

柳宗元《憎王孙文》:“木实未熟,(猨)相与视之谨。既熟,啸呼群萃,然后食,衎衎(kàn高兴)焉。”

黄滔(莆田人,字文江。乾宁进士,光化中历监察御史里行,充威武军节度推官。王据有全闽,终其身为节将,滔规正有力焉)《秋赋》:“剑阁中宵逐哀猿而啸起。”诗:“岳峰千万仞,知上啸猿巅。”

唐卢肇《题清远峡观音观》:“老猿啸狖(yòu黑长尾猿)还欺客,来撼窗前百尺藤。”

唐裴鉶《传奇.孙恪》:“唐广德中,有孙恪者,游洛中一大第,见袁氏女,遂纳为室。后十余年,携二子至峡山寺,袁氏欣然易服理妆。诣老僧,乃持一碧玉环献僧,曰:‘此是院中旧物。’僧初不晓。及斋罢,有野猿数十,悲啸扪萝而跃。袁氏恻然,俄命笺题诗曰:‘刚被恩情役此心,无端变化几湮沦。不如逐伴归山去,长啸一声烟雾深。’乃掷笔于地,裂衣化为老猿,追啸者跃树而去。老僧方悟,曰:‘此猿是贫道为沙弥时所养……碧玉环者,本诃陵胡人所施,当时亦随猿颈而往。’”

杜荀鹤(唐昭宗大顺二年以第一擢进士第,以诗名,工诗书)《早发诗》:“落叶铺霜马蹄滑,寒猿啸月人心孤。”“雨洒吟蝉树,云藏啸穴山。”

李商隐《细雨》诗:“猿别方长啸,乌惊始独栖。”

宋苏轼《峡山寺》诗:“佳人剑翁孙,游戏暂人间。忽忆啸云侣,赋诗留玉环。”

 

(2)虎等大型猫科动物

以今人的观点,虎和人、猿的叫声相去甚远,虎声应雄壮而威猛,但古人却比较早就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其间原因,管辂(公元208-256年,字公明,三国魏平原人。明《周易》,善卜筮,相传所占无不应。《三国志》将他的事迹收在《方技传》)《别传》认为是:“龙者阳精,以潜于阴,幽灵上通,和气感神。二物相扶,故能兴云。虎者阴精,而居于阳,依木长啸,动于巽林。二数相感,故能运风。”说得太玄,令人难以置信,但龙为阳精虎属阴精的说法,与《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汉·王逸注:“……长啸大呼以招君也。夫啸者,阴也。呼者,阳也。阳主魂,阴主魄:故必啸呼以感之。”(473下)以阴阳分啸呼相应,可能代表当时人的观念。

《淮南子》(汉淮南王刘安招集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编写,本名《鸿烈》。刘向校定后,称《淮南》。《隋书·经籍志》开始,称今名。《汉书·经籍志》归于杂家。有内篇二十一篇,论道。外篇三十三篇,杂说。后仅存内篇,内容大体属于道家的自然天道观,也糅合先秦各家学说。汉代有马融、延笃、许慎、高诱注,今仅存后者。前二者早佚;许注亡于宋,清孙冯翼有《许慎淮南子注辑》。《天文训》“虎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属。麒麟斗而日月食,鲸鱼死而彗星出。蚕珥丝而商弦绝,贲星坠而勃海决。人主之情,上通于天。故诛暴则多飘风,枉法令则多虫螟。杀不辜则国赤地,令不收则多淫雨……”见《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七册三六面。文中所说事物间的联系都是错误的,这是古人科学知识不够而错误归纳的局限性的反映。然而。其中也有帝王不能胡作非为的民本主义的积极精神反映。

《春秋纬》(有关《春秋》的纬书,有《元命苞》、《演孔图》、《合诚图》、《文耀钩》、《运斗枢》、《感精符》、《考异邮》、《潜潭巴》、《说题辞》、《含含孳》、《佐助期》、《保乾图》、《握诚图》、《内事》、《命历序》等篇。以儒家经义,附会人事吉凶祸福,预言治乱兴废。与方士所传的谶语,合称谶纬。两汉间诸帝及王莽好之,南朝宋开始禁止流传。今所传为后人辑佚,皆非完帙。)《元命苞》“猛虎啸而谷风起”。《文选》卷28李善注引。

东汉·王充《论衡》(王充:公元27-约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人。少孤,曾师事班彪。家贫无书,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就能记住,于是就通晓了百家的学说。刺史辟为从事,又改任治中。后回到家里,从事教学和著述。著,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已佚。王充家境贫穷,官只当到郡功曹。因为当时一般儒生拘守成文,多不合事实,于是闭门思考,历三十年成此书。批判迷信和错误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今优于古,多有卓见。)《寒温》:“虎啸而谷风至,龙兴而景云起。同气共类,动相招致。故曰以形逐影,以龙致雨。雨应龙而来,影应形而去。天地之性,自然之道也。”(141)。

《汉书》(主体为东汉·班固(公元32-92年)撰,是我国第一部断代纪传体史书。其父班彪因《史记》止汉武帝太初年,撰写后传,仅成六十五篇。班固想继承父业,被告私撰国史关到牢里。他弟弟班超为他辩解,汉明帝下诏任命他为兰台令史,后升为郎,典校秘书,完成《汉书》。书未完成,因窦宪事被捕,死在狱中。汉和帝下诏命班固的妹妹班昭,利用东观的藏书,继续撰写八表和天文志,完成了此书。全书分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后人分为一百二十卷。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二百三十年间事件、人物。文笔凝练,语句典雅,行文严谨,有较高的史学和文学成就,和《史记》并称“前二史”,同为史学高峰。因好用古字,给阅读造成了困难。汉以后注释有数十家,最通行的是唐·颜师古的一百二十卷的注本。清·王先谦《补注》一百卷,收集特别详尽。近代杨树达著《汉书窥管》,又有补正。)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故世必有圣智之君,而后有贤明之臣。虎啸而冽风,龙兴而致云。”见2826面,参见《文选》卷四七。

当是受前面影响所致。谷风:有认为指东风,此处为冽风,足证其误。

王褒《四子讲德论》“先生曰:‘非有圣智之君,恶有甘棠之臣?故虎啸而风寥戾,龙起而致云气,蟋蟀俟秋吟,蜉蝣出以阴……’”

《文选》714上。

张衡《归田赋》(《文选》15卷):“虎啸山丘”。

刘孝标《辩命论》(《文选》54卷):“夫虎啸而风驰”。

乐府诗(汉武帝立乐府,任命李延年为协律都尉,掌管宫廷、巡行、祭祀所用的音乐,兼采民歌配以乐曲。后将所采诗歌和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及仿乐府古题的作品,宋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统称为乐府。)曹丕《十五》:“虎啸谷风起”(曹丕公元187-226年,三国魏曹操次子。曹操死后,继任为魏王。后代汉称帝,为汉文帝。喜爱文学,著有《典论》和诗、赋一百多篇,保存下来的有四十多篇。其中《典论·论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评论文章,《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参见《三国志·魏文帝纪》。)

作为九五之尊,写到虎啸,也不会没有发展意义,但曹丕只写了虎啸。

晋·陆士衡《赴洛道中作》(《文选》26卷):“虎啸深谷底”。

《汉高祖功臣颂》(《文选》47卷):“虎啸而丰谷”。

《苦寒行》(文选》卷28)“猛虎凭林啸,玄猿临岸叹。”啸、叹互文。

赵景真《与嵇茂齐书》(《文选》43卷):“龙睇(di)大野,虎啸六合。猛气纷纭,雄心四据”。

《上清明堂元真经诀》(一卷,收入《道藏·洞穴部·五·诀》类。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南朝上清派道士作。因文字、体例相似,刘师培《读〈道藏〉记》疑陶弘景《登真隐诀》缺卷。)是以龙吟万渊,故景云落霄;虎啸灵丘,故冲风四振。

《南史.沈攸之传》:“攸之弟雍之孙僧昭,尝校猎,中道而还。左右问其故,答曰:‘国家有边事,须还处分。’问:‘何以知之?’曰:‘向闻南山虎啸知耳。’”闻虎啸能先知,大概是由巫、道啸通神灵推演而来。

唐李白《鸣皋歌》:“虎啸谷而生风,龙藏溪而吐云。”

唐李峤《攀龙台碑》:“腾啸而驭风云,叱咤而成功业。”

薛用弱《集异记.丁岩》:“虎乃跃而出,奋迅踯腾,啸风而逝。”

《事物原始》(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兽畜.虎》引):“白额将军、啸风子,皆虎之别名。”

 

刘孝标《广绝交论》(文选》卷55):“夫草虫鸣则阜螽(zhong)跃,雕虎啸而清风起。”《辞源》:“雕虎,兽名。因其身有花纹,如同雕画,故名。”虎身皆有鲜明条纹,实亦别名。

 

刘弘文:“谷风发而驺虞啸,云雷升而潜鳞骤。”《诗.召南》注:义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

 

左思,字太冲《蜀都赋》(《文选》4卷):“虎豹长啸而永吟”。由虎而联系上了同类的豹。

 

《名胜志》:“石堂山在宁德,其主峰形如狮,俗呼啸天狮子。”又由虎而联系上了相距较远,但仍为肉食之兽的狮子。

 

(3)犬科动物

唐李益诗:“寒狐啸青塚,鬼火烧白杨。”古人联系上狐狸,大概不仅是因为与大型猫科动物同属食肉动物,而且狡猾,迷信中还认为与属阴的鬼魅等关系密切。

 

《诗刊》1978年4期:“我仿佛听到无数虎狼的啸吼,接着又是一阵轰然巨响的雷声。”人们后来又联系上了相距较远的狼,大概不仅与狐同属犬科,且为肉食之兽。

 

(4)俱有神奇力量,不计阴阳,就联系上了龙

晋习凿齿文:“龙啸大野,兽睇六合。”

《云笈七籖》:“九素经后有凤吹龙啸阴歌八章,,此是地仙之秘书也。”

 

(5)由龙又进一步联系上了同为传说中神奇动物、且属阴类的的凤。

唐韦应物诗:“误触龙凤啸,静闻寒夜泉。”

 

(6)《水经注》(《佩文韵府》悲啸条引):“九真咸驩已南,麕麑满冈,鸣咆命俦警啸聒野。孔雀飞翔,蔽日笼山。”由大型猫科和犬科动物,又联系上了它们的食物偶蹄类食草动物鹿。

 

(7)《李陵答苏武书》“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多半是指人啸。而非指马,但因前面较近的主语是马,易误认为其承前省。后来称马鸣为啸,大概由此而来。当然,马与鹿也同属有蹄和食草类动物。

清张逸少《北征凯旋诗》:“风生群马啸,日落大旗高。”

刘白羽《写在太阳初升的时候》:“从集体马棚那个方向,传来吐噜噜的马的啸叫声。”

 

(8)韩愈诗:“猿呼鼯啸鹧鸪啼。”许宗鲁(明正德进士,嘉靖初视湖广学政)诗:“啸鼠穿残瓦,啼狐出败栊。”联系上鼯、鼠,大概不是因为啮齿动物属于兽类,而是因为夜间活动。

 

2、禽鸟

由兽发展到禽鸟,大概是古人已认识到同属动物,《礼记·月令》:“春,其虫鳞;夏,其虫羽;中央,其虫倮,虎豹之属恒浅毛也;秋,其虫毛;冬。其虫介。”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羽虫”的说法,与“鳞虫、介虫、毛虫、倮虫“相对。

木华(字玄虚,晋广川人。为杨骏主簿,文章隽丽)《海赋》(《文选》12卷):“若乃岩坻(di)之隈,沙石之嵚。毛翼产雊,剖卵成禽。凫雏离縰,鹤子淋渗。群飞侣浴,戏广浮深。翔雾连轩,洩洩淫淫(飞翔之貌)。翻动成雷,扰翰为林。更相叫啸,诡色殊音。”

谢灵运《七里濑》(《文选》26卷):“哀禽相叫啸”

韩愈、孟郊《秋雨联句》:“禽情初啸俦,礎色微收霈。”

唐孟郊《立德新居》之四:“霜禽各啸侣,吾亦爱吾曹。”

吴融(吴翥孙,字子华。力学,富辞调。龙纪初及进士第。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进户部侍郎,以翰林承旨卒官。有《唐英歌诗》。)《绵竹山四十韵》(《全唐诗》卷685):“合有五色禽,叫啸含仙曲。”

柳宗元《零陵三亭记》:“鱼乐广、闲,鸟幕静、深,别孕巢穴,沉浮啸萃,不畜而富。”

明张羽诗:“沙明众女浣,潭净孤禽啸。”

 

(1)鸡雉

由兽到禽,最早是从鸡雉开始,大概是因为鸡为驯养禽畜中较常见的原因。

马融,字季长《长笛赋》(《文选》18卷):“猨蜼(《尔雅·释兽》“卬鼻而长尾。”郭璞注:“似猕猴而大,黄黑色,尾长数尺……江东人亦取养之,为物健捷。”)昼吟,鼯鼠夜叫。寒熊振颔,特……山鸡晨群,壄(古野字)雉晁(古朝字)雊(《毛诗》:雉之朝雊,尚求其偶。)求偶鸣子,悲号长啸……经涉其左右,咙聒其前后者,无昼夜而息焉。”

 

(2)鸳鸯

由鸡雉发展到鸳鸯,应该是对它们同属一类有所认识,大概与人们对鸳鸯的喜爱也有关系。

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鸳鸯于飞,啸侣命俦。朝游高原,夕宿中洲。”

 

(3)鸱枭等

发展到鸱等,不仅是由禽鸟类推演,而且以它们为食。柳宗元《铙歌鼓吹曲》:“有鸟鸷立羽翼,张钩喙,决前距走瞿旁怒飞饥啸,瞏羽不可当。”

南朝宋沈休文《宿东园》(《文选》22卷):“陈王斗鸡道,安仁采樵路。东郊岂异昔,聊可闲余步。野径既盘纡,荒阡亦交互。槿篱疏复密,荆扉新且故。树顶鸣风飙,草根积霜露。惊麏去不息,征鸟时相顾。茅栋啸愁鸱,平岗走寒兔。夕阴带曾阜,长烟引轻素。飞光忽我遒,宁止岁云暮。若蒙西山药(魏文帝诗: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辉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胸臆生羽翼。),颓龄傥能度。”

唐李峤《咏茅》诗:“麏包青野外,鸱啸绮楹前。”

杜牧诗:“狐威假白额,枭啸得黄昏。”

陆游《春夜读书感怀》:“荒林枭独啸,野水鹅群鸣。”

林宽诗:“雪深鸢啸急,薪湿鼎吟迟。”

苏轼诗:“窗前有栖鵩,,夜啸如狐狸。”

陆游诗:“月黑浅山闻鵩啸,窗明高树送鸦翻。”

 

(4)凫鹄鹤

发展到凫鹄鹤,也应是认识到同属禽鸟,尽管它是属于其中迁徙较远的一类。

南齐陆厥,字韩卿《奉答内兄希叔》(文选》卷26):“凫鹄啸俦侣,荷芰(jì)何参差。”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夕景欲沉,晓雾将合。孤鹤寒啸,游鸿远吟。”

隋卢思道(字子仲,道将弟子)《孤鸿赋》:“既啸俦于淮浦,亦弄吭于江湄。”

李远(唐太和进士)《赠殷山人》诗:“啼乌弦易断,啸鹤调难谐。”

文天祥诗:“珍重山人招隐意,猿啼鹤啸白云飞。”

 

(5)鸥鹭

发展到鸥鹭,应是认识到同属禽鸟,尽管它门也是属于其中有特点的一种。

宋张钜《应天长.南屏晚钟》:“前度涌金楼,啸傲东风,鸥鹭半相识。”

 

3、昆虫

李白《登汝州龙兴阁序》:“夫槿荣芳园,蝉啸珍木,盖纪乎南火之月也。可以处台榭,居高明。”唐方干诗:“谁道高情偏似鹤,自云长啸不如蝉。”古人大概不是由禽鸟联系上了会飞的昆虫——蝉,而应该是认为蝉与禽鸟同属有翅能飞的一类。

 

4、水中生物

胡皓《出峡诗》:“鱼龙潜啸雨,凫雁动成雷。”《汉书·西域传赞》:“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注:“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于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于庭,炫耀日光。《西京赋》云:‘海鳞变而成龙’,即为此色也。”龙能入水,啸又由龙及鱼。

 

二、动物以外的自然界中的啸

1、风

称风声为啸,应是由声音特点联系起来的。

张协,字景阳《杂诗十首·之六》(文选》卷二九):“朝登鲁阳关,狭路峭且深。流涧万余丈,围木数千寻。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凄风为我啸,百籁坐自吟。感物多思情,在险易常心。去曷来戒不虞,挺辔越飞岑。王阳驱九折,周文走岑崟(yín)。经阻贵勿迟,此理著来今。”诗:“兰葩盖岭披,清风缘隙啸。”

梁简文帝《宝马颂序》:“风啸电奔,声遨园囿。”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黍谷山》:“洞口风声啸吼,风气凛烈,虽盛暑人不敢迫。”

蒋光慈《怀拜轮》诗:“在海鸟婉叫的声里,在海风啸嗷的声里,仿佛听见当年诗人吊古国的悲吟。”

杜鹏程《保卫延安》一章:“西北风滚过茫茫山岭,旋转啸叫。”

 

2、雨

雨多伴风,似由此联系。

王勃文:“雷奔雨啸,风旋电转。”

清邵长蘅《登吴城望湖亭》:“鱼龙昼啸千艘雨,日月晴悬一镜秋。”

注释:初指变化的戏术,《汉书·西域传赞》:“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注:“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于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于庭,炫耀日光。《西京赋》云:‘海鳞变而成龙’,即为此色也。”胡皓《出峡诗》:“鱼龙潜啸雨,凫雁动成雷。”后由水中不同生物引指差异很大的人。唐罗隐《甲乙集·四·西塞山诗》:“波阔鱼龙应混杂,壁危猿穴正姧顽。”元方行《东轩集·贾彦临训导霍兵》(《元诗选》三集):“天近君门严虎豹,地宽人海混鱼龙。”此指差异很大的各种船,即“昼雨啸千艘鱼龙,秋晴日月悬一镜。”称雨打船篷声为啸,似乎不关声音特点,倒是和风声称啸更为关系密切。

 

3、竹、树、芦荻等植物

称风吹竹、树、芦荻声为啸,应是由声音特点联系。

(1)竹

孟郊诗:“苦竹声啸雪”

苏轼《定惠院啸轩》:“累尽吾何言?风来竹自啸。”

蔡襄(宋仙游人,天圣进士,累官知谏院、直史馆,兼修起居注。论无所回挠,进知制诰。)《忆竹》诗:“子特何依固?兹焉辜啸卧?”

陆游诗:“风生丛竹啸,露坼野花新。”

清孙枝蔚《竹中》:“久坐凭风雨,闲行有啸吟。”

(2)树木

沈括《幽命》诗:“山木啸兮云悠悠,秣我归马兮无为久留。”

秦韬玉《桧树》诗:“翠云交干瘦轮囷,啸雨吟风几百春。”

(3)芦荻

唐沈亚之《村居》:“萧萧芦荻丛,叫啸如山鬼。”

 

4、波浪

称波浪声为啸,似乎和风声称啸有关系,因为风吹所致。

(1)江河浪

光未然《黄水谣》:“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水又急,浪又高,奔腾叫啸如虎狼。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平壤,麦苗儿肥啊,豆花儿香,男女老少喜洋洋。”

(2)海浪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四章:“就这样她跑到了海边,耗没有顾惜地扑向了怪啸着的狂涛巨浪。”

 

5、瓶

苏轼《瓶笙》引:“庚辰八月二十八日,刘几仲饯饮东坡。中觞,闻笙箫声,杳杳若在云霄间,抑扬往返,粗中音节。徐而察之,则出于双瓶。水火相得,自然吟啸,盖食顷乃已。坐客惊叹,得未曾有,请作瓶笙诗记之。

孤松吟风细泠泠,独茧长缫女娲笙。陋哉石鼎逢弥明,蚯蚓窍作苍蝇声。瓶中宫商自相赓,昭文无亏亦无成。东坡醉熟呼不醒,但云作劳吾耳鸣。”

 

6、人为的外在啸声

(1)箭

苏轼《人日猎城南,会者十人,以“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为韵得“鸟”字》:“放弓一长啸,目送孤鸿矫。”

(2)子弹、飞机

《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修订版):“形容飞机、子弹等飞过的声音。”《新华字典》(2000年版大字本):“子弹尖啸着掠过头上.飞机尖啸着飞向高空.”

(3)汽笛

《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版):“啸鸣:高而长的声音:远处传来汽笛的啸鸣声。”

 

早期典籍记载妇女作啸既早且多的表现及原因考辩

 

载《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基础》220-222页

《后汉书·隗嚣传》录西汉末年王遵《喻牛邯书》开始记载男士之啸,加上《后汉书·党锢列传》成瑨坐啸,《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鱼豢《魏略》诸葛亮抱膝长啸,至东汉末只有区区三例。比较起来,早期典籍记载妇女作啸既早且多。

 

1  《山海经》中原始社会时期首领形象的善啸的西王母,后来被说成女神始祖,只是传说,不作为这里立论的根据。

 

2  《诗经》是最早的汉民族文化典籍之一,同时也是最早记载啸的古代典籍,共有三首诗里出现了啸字,而且都是记载妇女作啸:

其中两例与歌连用,我们分析,已属啸乐(即以啸演奏乐曲)范畴。《小雅·白华》下文还有“鼓钟于宫”,与乐器对举,可为佐证。

 

3  刘向《列女传·卷三·仁智》载:鲁漆室邑(《太平御览》无此字)之女(《太平御览》有“者”),过时未适人,(《太平御览》有“当穆公之时,君老、太子幼。女”)倚柱而啸。旁人闻之,心莫不为之惨者。(《太平御览》无此二句)邻(《太平御览》有“人”)妇从之游(《太平御览》二字作“谓”)曰:“何啸之悲也,子欲嫁乎?吾为子求偶(《太平御览》无此句)。”漆室(《太平御览》无此二字)女曰:“吾岂为不嫁之故而悲哉!忧吾君老,太子少也。”此例啸亦抒情动人,亦应属于啸乐。

 

4  汉伶玄(《中国人名大辞典》:字子于,潞水人,由司空小吏累官至淮南相。)《赵飞燕外传》(《四库提要》谓东汉及以后人依托):“帝于太液池作千人舟,号合宫之舟。池中起为瀛洲,榭高四十尺。后歌舞(《佩文韵府》悲啸条引无后字)《归风送远之曲》,帝令(《历代笔记小说集成》1册358页有“侍郎”)冯无方吹笙(《历代笔记小说集成》1册358页“长啸细嫋与相属”)以倚后歌。中流,歌酣,风大起。后(《历代笔记小说集成》1册358页有“顺风扬音”)扬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宁忘怀乎?(《佩文韵府》悲啸条引无后句)’帝曰:‘无方为我持后!’无方舍吹,持后履。久之,风霁。后泣曰:‘帝恩使我仙去不得。’怅然曼啸,泣数行下。”后人多用此典,如著名的苏东坡《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此例“长啸细嫋与(笙)相属”或在歌、笙后“曼啸”,感人致“泣数行下”,应该也属于啸乐。

古代妇女作啸既早且多,我们考证,是统治阶级歧视啸造成的。以孔子为代表的的儒家“不语怪、力、乱、神”,对啸持排斥态度。《礼记·内则》:“男子入内,不啸不指。”汉郑玄注:“啸,读为叱。叱,嫌有隐使也。”(1462下)以《汉语大字典》为代表的辞书就都设了这一义项,释为“大声呼喝”,其实可疑。因为其一无其他用例;其二不合情理,修身讲究“温文尔雅”,内外无别;其三不合郑注。“大声呼喝”与“嫌有隐使”,完全无法对上号。笔者认为,这里“隐使”即“用作共同行动或召集伙伴的信号”,正是啸叫的基本作用之一。“嫌有隐使”,是指有发出隐秘信号的嫌疑。“读为叱”是摹声或读破,即以变读的方法使其区别于其他的不同语义。唐孔颖达疏:“啸是自啸,叱谓叱人”,说明两者的差别仅此而已。《集韵》“或作啸”,说明也有这样写的。唐孙广《啸旨》记载啸乐技术十二事,其中就有“叱”,可以为证。杨天宇《礼记译注》解释为“吹口哨”,[4]理解是对的,只是所用术语不恰当而已。释作“用啸叫示意”,就对了。这则语料却可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诗经》和其他记载中,啸者多为女性?富有生命力的啸乐在历史上却一般没有正统地位?因为“用作共同行动或召集伙伴的信号”是啸叫的基本作用之一,故“嫌有隐使”,引起统治者的反感。唐颜师古《匡谬正俗》卷三:“啸者,谓若有所召命,密相讽诱,若齐庄抚楹而歌耳”,也证实了这一点。“男子入内”及类似情况不允许使用,是这种反感的礼制体现。详见我们的文章《啸受歧视的表现和原因考辩》。早期妇女作啸既早且多,可能是因为妇女中常有异族俘虏或出身下层者。来自下层的女性仆人常做的抱孩子撒尿至今仍以啸叫作为条件反射的信号,显然不受上述礼制限制。

西王母善啸等记载及其意义考辩

 

载《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基础》214-220页

中华文化是人类的瑰宝,几千年的源远流长的历史典籍自不必说,其中神话传说也不能简单地视为无稽之谈而简单抛弃。通过夏、商、周断代工程,古人传说的这几个史前王朝及其世系基本得到确认;历史传说的“结绳而治”也在古文字(十、廿、卅、约等)和其他地区民族(如澳洲)的记载中得到证实。我们认为这一精神也适用于我国古代西王母善啸等的记载和传说。

《山海经》(传汉刘歆撰,可能仅是整理。主体虽形成于战国时期,部分甚至汉代增补,但史源很早)有西王母善啸的记载,其《西山经》云:“……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五朝小说大观》中东汉桓驎《西王母传》卷一之一页有“华”)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海内北经》:“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衍),其南有三青鸟(足乌)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其山万物尽有。”(50)

按以上记载,西王母是传说中古国首领。蓬头乱发,佩戴着玉胜和虎齿、豹尾而穴居,有专为其供食者,符合早期原始人首领的面貌。

甲骨文是商王盘庚迁殷至纣亡国时,即前14中至11世纪中期的卜辞,其中有:“乙酉贞,又(祐的通假)岁(年成)于伊(伊尹,殷商早期名臣,辅佐成汤及太甲,后来作为祭祀和祈祷的对象。也可能指其配偶,原因同)、西母(甲骨文中与“东母”常一起作为祭祀对象出现,有怀疑是日、月之神,我们认为即西王母,古国首领和后代神话中的女神)。”

《竹书纪年》[古本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一说太康元、二年,即280、281年)在汲郡的战国魏慕中发现。共12篇,记载夏、商、西周、春秋晋和战国魏国史事,至魏襄王二十(公元前229)年止。宋佚,清朱右曾辑《汲冢纪年存真》,王国维补为《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今本二卷,据考证为后人编辑伪托。张玉春《竹书纪年译注》认为:“古本虽胜于今本,但今本《纪年》并非毫无价值。从辑佚年代来看,今本《纪年》更早,辑佚者所见到的《纪年》佚文也会更多……不可全面否定。”]“周穆王十七年 古本:西征昆仑丘,遂见西王母。”“西王母来见,宾于昭宫。”今本:“王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其年,西王母来朝,宾于昭宫。”《白氏六帖事类集·卷二·昆仑山》:“《纪年》曰:穆王十七年,西征至于昆仑西,见西王母,乃宴。”《史记·秦本纪》集解所引,日本庆长活字本、朝鲜刊本‘见’上有‘遂’(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卷五页一一),据补。《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氏”中,是天神。《帝王世纪》认为是本为天神,后人化为商始祖之父的帝喾之后。按后者,为帝王之师。)(《太平御览》)道教又称金母、王母娘娘、西姥。《枕中记》称其为盘古真人与太玄圣母通气结精而生。《墉城集仙录》(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编辑古今得道女子事迹,因以西王母为尊,其居金墉城,故名。《通志·艺文略》录为十卷,集一百零九人。今《道藏》本六卷,收入《洞神部·谱录类》,三十余人;《云笈七籤》本三卷,二十七人;《太平广记》集录二十六人:互有异同)中为西华至妙之气所化生,与东华至真之气所化生的东王公共理二气,是掌管女仙的神仙领袖。:“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者,咸所隶属。”《五朝小说大观》中汉桓驎《西王母传》卷一之一页:“《尔雅》云:‘西王母,日下是矣。’”《逍遥虚经》(又名《仙记》,明初道士洪自诚编撰,二卷。系道教神仙人物传记,收入《续道藏》。因皆为逍遥物外者,故名。《五朝小说大观》中汉桓驎《西王母传》卷一之一页文同):“蓬发戴胜,虎齿啸者,此乃西王母之使,金方白虎之神,非王母之真形也。”范子烨认为:“这种作伪本身,也正说明了西王母在道教的神仙谱系是何等重要,惟其重要,所以相貌就不能太难看。”詹石窗《道教文学史》:“周代以前,有所谓‘祭月于西’的说法,且称月神为西皇。月为太阴,故西皇当为西母。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西母’之中何以插上一个‘王’字。这是因为王的本义为旺,谓火烧旺盛,后引申为保存天然火种之事。在母系氏族中,司火之人称为王母,即司火的老祖母。由于火在初民生活中极为重要,故司火之人也就有特殊的地位,从而被尊为王,作为称王天下的代表。可见,王母故事是在原始自然神化与祖先崇拜、种族起源神化的融合之中产生的。经过长期的流传,又演变为仙话。”(554)

古人关于啸起源和传承的传说因为这两方面的原因,给了西王母重要的地位。唐孙广《啸旨》即开始,《古今图书集成》录明本为:“(《唐语林》等有‘太上’)老君授王母,王母授南极真人”。

《汉武帝内传》(杂传体小说。旧题汉班固撰,余嘉锡认为晋葛洪假托。詹石窗《道教文学史》考证有《道藏》和《广汉魏丛书》本,后略前详,词语有异。最初很可能是金丹派系中人根据汉代已有的此类杂传书并拾取有关史实汇缀而成,葛洪为主要撰写者。经过东晋南北朝间上清派道士重新改造、充实、润饰。):“王母言语既毕,啸命灵官,使驾龙严车欲去……”(《五朝小说大观》二、《太平广记》卷三,灵官:仙官。龙严车:疑龙辇车。前文王母来时“乘紫云之辇,驾九色斑龙”。)詹石窗《道教文学史》:“分明是从《山海经》‘蓬发善啸’的细节转变而来的”(141)。

《真诰》(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编撰,为当时上清派重要经典著作。约成书于梁武帝天监年(502-519)间,据《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录,原本为十卷。今《道藏》本分为二十卷,收入“太玄部”。)《右英王夫人歌》:“阿母延轩观,朗啸摄灵风。”《紫微王夫人授诰》:“朱轩四驾,啸命众精。”(右英夫人:古神女。《墉城集仙录》载:名媚兰,字中林,西王母十三女。位为“云林宫右夫人”,治沧浪山。紫微夫人,古女神。《真诰》载:名清娥,字愈音,西王母二十女。位为“紫微宫左夫人”,治羽野玄陇之山。乐于为人指点迷津,使其修炼成真。其劝善引导之功,于道教广为流传。陶弘景赞:“才丰情绮,动言富逸。牵引始末,恒超课外。”)进一步发挥为女神始祖。

《洞真紫度炎光神元变经》(早期道教上清派经典之一,约成书于东晋。今本收入《道藏·正一部,重编收入道法八种):“西王母授经《颂辞》:‘啸歌九玄台,崖岭凝凄凄。端心理六觉,畅目弃尘滓。’”(九玄:九天。六觉:即六合。)又进一步敷衍。

《淮南子·览冥训》:“夏桀之时,主暗晦而不明……西老折胜,黄神啸吟。(66下)”似由《山海经》西王母记载推演而来。作者与所言事年代悬隔,其间没有记载,难以凭信。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补救世道文件四种.丁》:“慨自水兽洪猛,黄神啸吟,礼乐偕辫发以同隳,情性与缠足而俱放。”则是沿用后者。

李陵《答苏武书》(《文选》41卷):“胡地玄冰,边土惨(《说文》:‘毒也。’)裂(《广雅》:‘分也。’),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后汉书·西羌传·论》:“羌戎……永初之间,群种蜂起……招引山豪,转相啸聚。揭木为兵,负柴为械。”《新辞源》引此例释“啸聚”为“号召众人集合,有所举事”;《新辞海》释为“互相呼召,聚集成群。”例引《新唐书·室韦传》“(契丹别种,东胡之北也,盖丁零苗裔也……小或千户,大数千户。滨散川谷,逐水草而处。不赋敛。)每弋猎,即相啸聚。(事毕去,不相臣制。故虽猛悍喜战,而卒不能为强国。)”虽都不错,但都不全面。宋高宗绍兴四(1134)年《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特封武昌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制》:“……属凶渠之啸乱,乘襄汉之弛兵。窃据一隅,萃厥逋逃之薮;旁连六郡,鞠为盗贼之区。命以徂征,迄兹戡定……”(郭光《岳飞集辑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470页)就以上例子,应都是异族弋猎、战争中用于示意。

晋·刘越石《扶风歌》:“朝发广莫门,莫宿丹水山。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浮云为我结,归鸟为我旋。去家日已远,安知存与亡?慷慨穷林中,抱膝独摧藏。麋鹿游我前,猿猴戏我侧。资粮既乏尽,薇、蕨安可食?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君子道微矣,夫子故有穷。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廷。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我欲競此曲,此曲悲且长。弃置不重陈,重陈令心伤。”此例是汉族将领用啸“命徒侣”,即号令军队。

《宋史·徽宗本纪》(405面):“宣和二年夏四月丙子,诏:江西、广东两界,群盗啸聚,添置武臣提刑、路分都监各一员。”《宋史·高宗本纪》(539面)“绍兴九年二月癸亥诏:盗贼已经招安而复啸聚者,发兵加诛,毋赦。”《宋史·刑法志·二》(4987-4988面):“凡岁饥,强民相率持杖劫人仓廪,法应弃市,每具狱上闻,辄贷其死……司马光时知谏院,言曰:‘臣闻敕下京东、西灾伤州、军,如贫户以饥偷盗斛斗因而盗财者,与减等断放,臣窃以为非便……百姓乏食,当轻徭薄赋、开仓振贷以救其死,不当使之自相劫夺。今岁府界、京东、京西水灾极多,严刑峻法以除盗贼,犹恐春冬之交,饥民啸聚,不可禁御,又况降敕以劝之……”岳飞《题翠岩寺》:“秋风江上驻王师,暂向云山蹑翠微。忠义必期清塞水,功名直欲镇边圻。山林啸聚何劳取?沙漠群凶定破机。行复三关迎二圣,金酋席卷尽擒归。”《申审招安申省状》:“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神武副军都统制、权知潭州兼权荆湖东路安抚都总管岳飞申:契勘湖东路见今盗贼啸聚,动以数万。李宏在岳州,刘忠在湘阴,曹成在道州作过,其余盗贼不少。除见措置剿杀外,其间若有能改行自新之人,未委合与不合招安?如许飞招安,欲望给降金字牌、黄旗十副,仍乞差使臣管押付飞交割。谨具申尚书省并枢密院,伏候指挥。”这是汉族造反者用啸作号令。

旧题汉黄宪实明王逢年撰《天禄阁外史》卷一:“(晋习凿齿《汉晋春秋》有“外史”)李膺访徵君于衡门,雪甚,道遇郭泰。乃税驾于野,乘蹇驴而造焉。时童子候门,见二子来,振衣长啸而入,徵君及阶迎之。”这是记载汉族士人用啸示意。

《庄子·则阳》:“夫吹管也,犹有口高(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注:‘管声也。’)也;吹剑首者,口夬(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司马彪曰:‘口夬然如风过。’)而已矣。”(170)古人在这方面有丰富的探索和实践,能掌握不同物体的吹声效果。

异族因习俗不同,造反者因无条件,多不(或无法)遵钟鼓传令之制,而以方便的啸“作共同行动或召集伙伴的信号”。《汉语大字典》因此又增加“呼召、号召”义项,这是从作用上着眼的。《水浒传》中密谋者的啸叫声,常令统治者或大户主人胆战心惊。儒家和古代正统思想反感啸,也正是由此产生。现在,还有地方把啸叫称为“响马哨”。

唐牛僧孺《玄怪录》有啸7例:其中神2、道1,士人4,士人例被认为具神怪魔力3例。似乎反映民间以神怪为主,且有向士人发展的趋势。

《梦书》“梦吹啸者,欲有求”只是所示之意为求取而已。

以上说明,啸在人类中有较多存在,它起初即后世的重要作用,是“用作共同行动或召集伙伴”等的信号。以致后来延伸到禽兽,除了老虎有少数显示威风的,多数仍然是互相示意(多为召唤)。虽然能表达的内容有限,但自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如隐秘的约定性等),是独立的诉诸人类听觉的表义手段。发展到还能演奏表达感情和感受的乐曲,是与音乐结合,成为了乐器。然究其性质,仍没超越出诉诸人类听觉的表义大系统的范围。

 

“啸”类考辩

 

载《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基础》206-214页

1 “啸”究竟有哪些类别,是有争议的问题。

1·1赵荫棠先生认为啸歌就是“啸着歌[以啸‘摩(模仿)歌’]”(40),“若啸而无章曲,我们可以名之为‘徒啸(指啸叫)’”,开始划分啸的不同类型。

1·2 (日)林谦三《东亚乐器考》四章“气乐器”——“啸(口哨)与指笛”(325-329)讨论了这一问题,正如标题反映的那样,他划分为啸和指笛(借助手指发声的啸,为符合现代属概念加种差的术语通例,下称指啸)两类。其中“啸,乃是努尖口唇来吹气发音的一种动作……能以吹奏名曲”。而指啸(译文误译为“啸”)是“口中卷起舌尖,含住一指或二指而发为高声的技术……虽不能奏乐曲如啸,却能发出声音来比啸强大得多”。作者仅以乐器为讨论对象,对啸的认识不可能全面、周全。认为指啸“不能奏乐曲”,可能反映作者当时及其认识,现在看来,是有局限的。

1·3 李曼《上帝赐予的魔笛》[3]主要介绍西方(美欧)和世界其他地区啸(该文称为口哨)的情况,其介绍涉及单纯发出或模仿动物叫声的啸叫、能演奏乐曲的啸乐和指啸,但未明确分类。

1·4 夏艳洲《“啸”释》(下称夏文)是我国音乐界研究“啸”的第一篇科学论文,全面讨论了其性质、类型、历史、特点和作用。他认为“啸的形式有多种”,列举的有“啸咏、叶啸、清啸、啸咤(又作啸吒)、啸指、歌啸(或作啸歌)、长啸、吟啸等,不胜枚举”。将这些概念并列在一起,并不恰当。叶啸(古称“啸叶”)和啸指必须借助物体发声,与其他不属一个层面;其余名称差别如何,古人并无成说、用语亦非严谨,还应详细分析。他认为“从音乐的意义上说,较重要的是长啸和歌啸两种”。“长啸,指长且清脆的啸声,即一种大声的、高扬且悠长的、近乎喊叫的声音……以气力取势,发音高亢且激越……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无固定音高的音的流动,或对鸟兽鸣叫的模仿。”(这样的声音被认为有音乐意义大概是因为《啸赋》用语为长啸,且有入乐的表述。其实,古人用语不严格。长啸的意义只是其字面上的“长声的啸”,是否入乐则要看吹的内容)而“歌啸,即长啸歌吟,就是指具有歌咏性质的一种‘啸’……能体现出更强的音乐性,有着音高上各种丰富多彩的变化。”仔细分析,他分的两类就是啸叫和啸乐。但他选择的术语不恰当:“长啸”包括啸叫和啸乐;啸叫没有旋律和节奏,很难认为属于音乐。其举例又多有不当,前类例中竟然有晋·成公绥《啸赋》“动唇有曲,发口成音。触类感物,因歌随吟……唱引万变,曲用无方……因形创声,随事造曲……音韵不恒,曲无定制”。文中明言“歌、唱、曲”,应指啸乐。此类下举例中,《晋书·夏统传》属理解错误。仅引中间一段,作者得出了长啸是“集气、引声、清急慷慨”的结论。但如结合上下文,就可知道那其实都是属于“歌”的。原文为:“太尉贾充晤而问之:‘……明王圣哲无不尽歌,卿能作卿土地间曲乎?’统曰:‘先公(夏禹)……百姓感咏,遂作《慕歌》。又孝女曹娥……国人哀其孝义,为歌《河女》之章。伍子胥……国人痛其忠烈,为作《小海》唱。今欲歌之。’……统于是以足叩船,引声喉啭。清急慷慨,大风应至。含水嗽天,云雨响集。叱咤欢呼,雷电昼冥。激气长啸,沙尘烟起……诸人顾相谓曰:‘若不游洛水,安见是人?听《慕歌》之声,仿佛见大禹之容。闻《河女》之音,不觉涕泪交流,即谓伯姬高行在目前也。聆《小海》之唱,谓子胥、屈平立吾左右矣。”(2428-2430)长啸在这里,和“含水嗽天、叱咤欢呼”一样,是一种辅助表演行为。能确认与长啸联系的,只有紧接其后的“沙尘烟起”。下文后引《唐语林》照抄《封氏闻见记》载峨眉山陈道士、啸翁例,都无法确认入乐,只能是啸叫。夏文下面说:“长啸或许就是在摹仿自然之音的基础上产生的音乐的雏形。”都不正确。鸟兽的鸣叫属啸叫,而不属音乐。对其简单的摹仿当然也不属音乐而属啸叫。至于乐曲《百鸟朝凤》、《空山鸟语》等,就不是简单的摹仿,而是将其组织成了旋律,才成为了音乐。夏文所说的“歌啸”,又与歌混为了一谈。他也知道下面引证的晋袁山松《答桓南郡书》已指出了歌与啸的区别,但实际并不清楚这区别所在。他认为歌啸与歌均是“啭喉引声”,是错误的。按二者之别:喉部声带振动发声,喉、咽、口腔共鸣,有“控引之深”的,是歌;口腔空气柱振动共鸣发声,只有“清浮之美”的,是啸。

1·5 《中华道教大辞典》詹石窗撰“啸法”条,分为“禁啸”和“歌啸”。“歌”非用途、目的,而为方式、手段,与“禁”不相应,因此,分类标准不一致。

1·6  范子烨先生《中古文人生活研究》[5]认为应分为“长啸、吟啸(下有“又称啸咏”)、啸歌”,其称:“长啸,指蹙口长声发啸……声音宏放,有石破天惊的气势。(,)而其主要功能在于宣泄激荡的情思。”“吟啸,指且吟且啸,即在发啸之时,间以吟诗,以增加声韵的清雅和意境的美丽。这种啸又称为‘啸咏’,名流逸士们经常借以显示自我的风流和潇洒……是口哨艺术与诗歌艺术的融合……”“啸歌,即以啸声模仿歌的曲调。”其继承赵荫棠(40)批评朱熹注《诗·江有氾》“以‘啸’贴‘悔’,以‘歌’贴‘处’”,是正确的。但明知“所谓‘啸歌’,又作‘歌啸’”,却说“啸歌,即以啸声模仿歌的曲调”,以此类推,“歌啸”能说是“即以歌声模仿啸的曲调”吗?显然不能。《后汉书·隗嚣传》录王遵《喻牛邯书》:“前计抑绝,后策不从,所以吟啸扼腕,垂涕登车。”王遵生西汉末年,父为上郡太守,少豪侠,有才辩。初为隗嚣部将,后归光武。他长期生活在西北军中,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已属不易。要他“且吟且啸,即在发啸之时,间以吟诗”,未免强人所难,况且文中并没有证据。实际上,“吟啸”又作“啸吟”,与“啸歌”一样,都是同义并列短语。司马相如《长门赋》:“玄猿啸而长吟”(228上)与《上林赋》“玄猿素雌……长啸哀鸣……”(张应斌先生《建安之啸与建安文坛》认为“是虎啸”,误。)同义,猿猴是不可能吟诗的。

 

2 范文称分类依据是“三种啸经常见于文献记载”,这是一般人很容易出现的错误。古籍记载中,几乎在啸出现的同时,已伴随着出现了一些由它构成的多音节词语。和汉语一般情况一样,绝大多数是双音节的。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3例啸,其中2例是“啸歌(一作‘啸也歌’,实同)”。《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这是与巫鬼有关的。《楚辞·招隐士》“猨穴群啸”是记载猿猴类啸最早的。《淮南子·览冥训》出现了“黄神啸吟”,且是最早的神仙啸记载。刘向《九叹.思古》“临深水以长啸”,代屈原抒情,寄托自己的身世感慨,写士人长啸,开后代风气。刘歆《西京杂记》则出现了“东方生……长啸……”,似乎仅涉俳优。正史中《史记》(3031)仅1例,为猿等的啸叫。汉伶玄《赵飞燕外传》载赵飞燕“曼啸”。《汉书》开始出现虎啸。《后汉书》记载了异族啸(《西羌传论》:“羌戎……永初之间,群种蜂起……招引山豪,转相啸聚。揭木为兵,负柴为械。”(1899-2900)),同时,也出现了士人的抒情啸,如《党锢列传》:“后汝南太守宗资任功曹范滂,南阳太守成瑨亦委功曹岑晊,二郡又为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2186)建安文人王粲啸风,显然有巫道影响,但系作者所为:作为著名文人,当然又有发展意义。到曹植,不但有自身作啸,而且出现了“悲啸、啸(匹)侣”。《世说新语》有“歌啸、清啸”,又录《孙登别传》有“啸和”。陶渊明《归去来辞》有“舒啸”,《饮酒》有“啸傲”。《晋书》有“啸咏、啸咤”。

隋唐时代的九部乐、十部乐中有啸叶。《旧唐书·音乐志·二》有:“啸叶,衔叶而啸,其声清震,橘柚尤善。”唐杜佑《通典·乐》四注同。五代王建墓乐人浮雕也有啸叶演奏乐伎。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或云:卷芦叶而为之,形如笳者也。”为符合现代属概念加种差的术语通例,下称叶啸。

由隋入唐的欧阳询等编写的现存最早的完整官修类书《艺文类聚》人部三立有啸类,分文、诗、赋、书汇集了26条有关啸的资料,引《庄子》佚文有“夜啸”,《梦书》有“吹啸”。(352-355)

《南齐书·魏虏传》:“吹唇沸地”,《资治通鉴·一四一·齐建武四年》因之。元胡三省注云:“吹唇者,以齿啮唇,作气吹之,其声如鹰隼。其下者,以指夹唇吹之,然后有声,谓之啸指。”(4413)

《太平广记》引《汉武内传》有“啸命”。

明方以智《通雅》在“乐曲”部分除后附“啸法”以外,还有“或以指入口,能作诸声”,(924)也是关于啸指的记载。他在“乐器”内谈到“今人以口作声”的“吹唇(叫、肉笛)”,(944)根据上面的分析,实际也属于这一范围。

《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乐律典》第七十三卷啸部分汇考、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类别,提供了古代最为全面的史料,其引《稽神录》有“吹指长啸”,骆宾王诗有“伫啸”,《癸亥杂志》有“呼啸”。(89757-89759)

《新辞海》释有相关短语:啸咏、啸傲、啸聚、啸歌。这是“啸X”式的,还有“X啸”式的:吟啸、坐啸。

《新辞源》增释“啸父、啸咤、啸指、啸叶、啸诺、长啸”。

《汉语大词典》增释“啸X”式的至30多个。对于这些词语,一般工具书很容易陷于随文释义的泥潭,是因为对其间关系并不清楚。

对此类词语的解释,要避免随文释义。比较好的方法,是对词语作概括的词义、语法分析。如“长啸”《新辞源》有:1、禽兽悠长的鸣声;2、蹙口作声;3、钟的别名。分析这三个义项,1与2只是发音者不同,3是以发音特点称代:可概括为“长声的啸”。“吟啸”,语义较为复杂,各家分析、释义也不一样:《新辞海》1、犹悲叹,感慨发声;2、呼啸、号叫;3、吟咏、吟诵。《新辞源》1、唉声长叹;2、吟咏;3、指马的长鸣。《汉语大词典》1、犹呼啸、呼叫;2、悲叹、哀号;3、高声吟唱、吟咏。实际上是因为“吟”的语义较多,《汉语大字典》收录即有:1、吟咏、吟诵;2、叹息、呻吟;3、鸣、啼等。排除词义理解问题(如:《新辞海》、《新辞源》义项1,孙机不以为然(60);《新辞海》“呼啸、号叫”的语例同《新辞源》“指马的长鸣”,都是《李陵答苏武书》“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基本涵盖了复音词的语义,说明复音词应属同义并列结构。《太平御览》引《说文解字》:“啸,吟也。”

按这样概括,分析上面所说的“X啸”式的,有这样几种语法类型:

(1)偏正短语:定中偏正短语(义为:X的啸):长啸、清啸、舒啸、悲啸、曼啸;

             状中偏正短语(义为:X地啸或在X时啸):群啸、夜啸;

(2)并列短语(义为:X和啸):吟啸、吹啸、呼啸、歌啸、坐啸(认为并列结构,还因为这些词往往有相对应的“啸X”式的,如啸吟、啸歌,坐啸虽无相对应的,但有出于同一典故的“啸诺”,突出其“闲”。仔细分析,不可能是偏正结构。此类也有实为同义的,如“吹啸”,下同)。

按这样概括分析,上面所说的“啸X”式的数量虽多,也只有这样几种语法类型:

(1)偏正短语:定中偏正短语(义为:与啸有关的X):啸穴(猴名)、啸公、啸台、啸法、啸凶。

             状中偏正短语(义为:用啸的方式X):啸叫、啸叱(咤同)、啸和、啸引、啸召、啸吼、啸呼、啸命、啸嗷、啸傲、啸叹。

(2)并列短语(义为:啸和X):啸吟、啸咏、啸歌、啸诺。

(3)谓宾短语:

对象宾语(义为:对X啸):啸天、啸云、啸月;

目的宾语(义为:为X啸):啸风、啸侣、啸俦、啸合、啸萃、啸结、啸会、啸聚、啸乱;

工具宾语(义为:用X啸):啸指、啸叶。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些词语多数没有分类的意义。成公绥《啸赋》,文中又称“长啸”。《封氏闻见记》:“人有所思则长啸”,后又说:“思则吟啸”。《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鱼豢《魏略》:“(诸葛)亮在荆州……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16]晋·习凿齿《诸葛武侯宅铭》却说是:“躬耕西亩,永啸东峦”。杜甫却说:“济世巨力养于一啸”。(297)都说明了这一点。

以上主要学者和工具书都没能将“啸”的类型问题彻底解决。究其原因,是对其缺乏深入、全面的认识。

 

3 深入、全面的认识

3·1 分析发音者,有自然界和人的不同。自然界之啸较为简单,但也不仅是《新辞海》、《新辞源》、《汉语大词典》所说的鸟兽。《文选·张协〈杂诗〉》“凄风为我啸”,刘良注:“风声也。”1978年版《现代汉语词典》概括为“自然界发出的某种声响”,补充有海水的啸声;形容飞机、子弹等飞过的声音。1992年重排本《新华字典》也接受了这种更为全面的分析。这样,反比以上大型辞书释义全面。飞机、子弹等属古代没有的自然现象,另分一类是有道理的,但认为形容不如认为描写正确。

比较起来,其他啸声较为简单,人啸则较为复杂。

3·2 概括啸声,大概只能说以高、清为主要特点。

3·3分析人啸发出的声音,有发出叫声的啸叫和演奏乐曲的啸乐两类。两类的发音方法和声音特点大体相同。但前者发出的声音较为单一、简单,其最复杂的形式也不过是模拟自然存在的各种声音。演奏乐曲则属于器乐,其演奏的音乐不但有旋律,而且声音丰富和复杂得多。对于可入乐的啸,古人未单独分类。已有词语仅“歌啸(也作啸歌)”有所体现,但那是因为与具音乐性的歌并列而体现出来的。

同为啸乐,和许多乐器一样,又可分为伴奏、合奏和独奏。和歌同时出现的,往往是伴奏,当然不是喝倒彩或捣乱而是助兴了。和其他乐器同时演奏不分主次,则为合奏。单独演奏或以其为主,而以其他乐器伴奏,则为独奏。晋《啸赋》所述能“触类感物,因歌随吟”,“唱引万变,曲用无方”,“因形创声,随事造曲,应物无穷”的,[4]是当时的即兴演奏。我们在“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中,已经领略过其迷人的风采。

3·4按发音方法和原理

指啸和叶啸必须借助物体发声,从这个意义上,与其相对的啸又可称为徒啸,即狭义啸。

3·5 分析发音作用,啸叫和啸乐不同。后者属于音乐,一般是表达感情和感受;而前者还有实用的目的,如“用作共同行动或召集伙伴的信号”、与神仙巫术道家有关的行为(如《山海经》说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庄子》:“童子夜啸,鬼数若齿”;《楚辞》以招魂;《灵宝经》载女仙以降雨、《香案牍》载赵威伯善啸招雨;晋葛洪《神仙传》称刘根以命鬼;《搜神记》赵炳呼风济河;孙广《啸旨》:“啸之清可以灭鬼神、致不死……出其啸善,万灵受职,斯古之学道者哉!”(89757-89762)赵荫棠《啸歌之兴替与音理的解释》道者“当成符咒秘字看待”(37))、模拟自然存在的各种声音等。唐封演认为:“人有所思则长啸”,故将“思则啸吟”与“乐则歌咏,忧则嗟叹”相提并论。(68-59)其实并非所有人的通例,只是象有的人在思考问题时,常随口哼点熟悉的曲调的下意识行为而已。

 

“指啸、叶啸”考辨

载《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基础》200-206页

 

指啸,我国古代称“吹指长啸、啸指”,(日)林谦三《东亚乐器考》四章“气乐器——啸(口哨)与指笛”(325-329)称“指笛”,认为其(原译误为“啸”)“是利用口唇的,也是大家普遍知道的口中卷起舌尖,含住一指或二指而发为高声的技术。”其解释称为“指笛”的理由是“此时可以认为口腔与唇,合舌、唇、指而构成了一种笛。”其下称:“虽不能奏乐曲如啸,却能发出声音来比啸强大得多。在大众欢呼、喧嚷的环境中,最容易发生效果。”我们认为认为不能奏乐曲却称为属于乐器类的“笛”类,有自相矛盾之嫌。从现代的技术发展的层面看,其并非不能演奏乐曲,作者当时的认识是有局限的。但即使从这一角度看,称为指笛仍不恰当,因为其不同于笛,是用人体自身器官演奏而非另用乐器。因其与最早产生于我国的啸有较多的共同之处,因此我们认为我国古代的称谓较为恰当,只是按现代术语属概念加种差的构成规律应称指啸。

从文物和历史记载时代先后看,指啸首先出现在古印度。(327-328)巴尔胡提塔的浮雕、犍陀罗的雕刻中人物,皆有以一手之拇指和食指同时置于两口角边,参照当时记载和现代认识,应为指啸。由此可知,当时以上地区流行这种指啸方法。

佛经中也有记载,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那输陀罗梦品》叙述宫女用各种方法诱惑悉达太子以阻止其出家,其中有:“或于口中吹指,造作种种鸟声”。(328)“吹指”是谓宾结构,“指”是工具宾语,整个谓宾短语的意思是“用手指辅助的吹”。这进一步告诉我们,指啸是吹气发声的,当时可模仿各种鸟声。

新疆赫色勒的龟兹壁画里,也画着有这种景象。波罗浮图的浮雕里也还有个类似的表现,君士德《爪哇的音乐》插图12。(329)浮雕着一个人右手指触着口边。这与别的表现着许多纯土俗风的乐器的奏乐场面不同,可能是指啸的表现。

古印度和龟兹壁画表现的指啸,应该都属于将(多为左手)拇指和食指同时从两口角置入的类型。遗憾的是,大概也是因为刻工不熟此技或表现不精细,所有图象皆只是将手指靠在唇边而非置于口中。波罗浮屠雕刻有关叙述不详,未说明究竟是(右手)一指还是两指。

南京西善桥太岗寺南朝墓出土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刻画中,嵇康、阮咸操琴,刘伶、山涛持酒杯,王戎持痒痒挠,向秀手自然下垂,“善啸”的阮籍独置手于唇边,拇指和小指伸直,其余三指屈缩。这一奇怪手势,孙机先生认为:“即作长啸状。他席地而坐,举起右手靠在嘴边,正吹得起劲。南朝去晋尚近,砖画中所表现的均应信而有征。看到这幅画,魏晋名士的(与下面“之”犯重,且文体不类,应去)引吭长啸之风姿,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61)我们认为,长啸(一般属徒啸)无须借助手指,需要借助手指的,只有指啸。然指啸必须将手指置于口中,而不仅仅“靠在嘴边”。根据砖画中表现人物各以其特征,阮籍善啸,以啸姿来表现是可能的。但手指“靠在嘴边”应为指啸姿势之属。刻者不知(指啸的原理至今多不了然,很多人甚至连吹都不会,不知者不罪)、或传刻致误。当然,也不能排除当时有近似手法的指啸。《世说新语》说阮籍“啸闻数百步”,(89761中)《陈留风俗传》称阮籍的歌啸“与琴声相谐”。《渊鉴类函》卷266引《白帖》也说:“阮嗣宗善啸,声与琴谐。”如果以上确实说明阮籍在作指啸,其演奏乐曲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但现在还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

隋唐时代的九部乐、十部乐中有啸叶。《乐府诗集·卷四十四·清商曲辞小序》:“大业中,炀帝乃定清乐、西凉等为九部,而清乐曲……乐器有……篪、埙等十五种为一部。唐又增吹叶而无埙。”《旧唐书·音乐志·二》有:“啸叶,衔叶而啸,其声清震,橘柚尤善。”唐杜佑《通典·乐》四注同。五代王建墓乐人浮雕也有啸叶演奏乐伎。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或云:卷芦叶而为之,形如笳者也。”为符合现代属概念加种差的术语通例,下称叶啸。能列入乐班和音乐志,所奏为乐曲无疑。唐·樊绰(唐唐懿宗咸通初安南经略使蔡龚从事)《蛮书》(《永乐大典》本):南诏(今云南大理)地区“俗法……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壶卢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至今依然,声韵能寄情言,所奏应该也是乐曲。

河南偃师出土的宋代砖画中,有一散段(又称杂扮,为滑稽戏性质的段子)演出的图像。(61)在一以左手捧鸟笼齐眉者的笼边,对着笼子站立者正将右手拇指置于右口角的口中,其余四指则绕过嘴唇靠近左颊。笔者认为这接近“将拇指和食指同时从两口角置入”的指啸姿势。“对着笼子站立”的原因,是表示其音与鸟鸣相近,仍最多是“造作种种鸟声”的啸叫。不同的是,应置入左口角内的食指也露出在外,这既可能是刻画者对其不甚了然造成的,也不能排除当时确实流行这种指啸姿势。其表演大概同开元年间的参军戏,二表演者“一装痴呆,一弄机智,形成对比”(187)。山西稷山马村金段氏墓杂剧砖雕下排舞台四人物、侯马金董氏墓戏台模型五人物中皆有指啸人物,据《都城纪胜》记载,此期杂剧“每四人或五人为一场”其中杂扮多半借装某些地方的“乡下人”,“以资笑谑”。(141)山西芮城永乐宫旧址出土元代蒙古宪宗二(1252)年全真教派著名道士潘德冲墓,石椁前端线刻画有双层楼阁,上层为院本演出的完整舞台,台上有四位杂剧人物。左边第一位右手拇、食指纳入口中,余指蜷缩口边,是“将拇指和食指同时从两口角置入”的指啸姿势的准确描绘。说明当时院本杂剧演出中这种人物有此种技法运用,方式与现代相同。以上指啸人物,多为村俗打扮、有后代丑角脸谱,应是被取笑的对象。

我国文献记录指啸最早为《古今图书集成》录宋徐铉撰《稽神录》(详上)。

《南齐书·魏虏传》:“众号百万,吹唇沸地”,《资治通鉴·一四一·齐建武四年》,元胡三省注云:“吹唇者,以齿啮唇,作气吹之,其声如鹰隼。其下者,以指夹唇吹之,然后有声,谓之啸指。”(4413)在文中所说的场合,只能是发出啸叫声,而不可能演奏乐曲。称指啸为啸之下者,反映作者的看法,可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我国历史上,啸(与指啸、叶啸相对,也可称徒啸)产生较早,已有诸葛亮、曹植、阮籍等名人运用或倡导,虽仍有社会歧视,但已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地位。尤其是与记载较晚,当时能确证仍最多只能“造作种种鸟声”的指啸比较。

山西芮城永乐宫旧址出土元代蒙古宪宗二(1252)年全真教派著名道士潘德冲墓,石椁前端线刻画有双层楼阁,上层为院本演出的完整舞台,台上有四位杂剧人物。左边第一位戴偏头帽、似勾画有丑角脸谱的人物,右手拇、食指纳入口中,余指蜷缩口边,是“将拇指和食指同时从两口角置入”的指啸姿势的准确描绘。说明当时院本杂剧演出中这种人物有此种技法运用,方式与现代相同。如果古今没有其他姿势,刻画者对此技法了解较为清楚,较南朝、宋进步明显。

明方以智《通雅》说:“或以指入口,能作诸声”,(924)也是关于指啸的记载,但语焉不详。称“作诸声”而非奏诸曲,可能还是只能属于啸叫。

《聊斋志异·口技》“以指捺颊际,且捺且讴,”旷古未闻,有两种可能:一是用这样的方法来产生可以调节的颤音,增加徒啸的表现力。;二是言者于“观者如堵”之中得“近窥之”,限于角度、又不了解,恐怕难以看得准确,误以指啸的纳入口中为“捺颊际”。比较而言,后者的可能性大一些。

李曼《上帝赐予的魔笛》主要介绍西方(美欧)和世界其他地区啸(该文称为口哨)的情况。其介绍及所附图片涉及指啸。综述发音部位有“唇、齿、舌、颌、口腔、腹部、甚至手掌和手指”;(26)认为发音原理是“用口型、舌和手指改变口腔的空间,就能使声音抑扬顿挫”:看似全面、正确,却不具体。因为是介绍文章,不能苛求,而且,是否能适用我国古代指啸的情况,也未能涉及。

以上所述新疆赫色勒的龟兹壁画和波罗浮屠雕刻中的指啸,因为皆存在于佛教题材的作品,很有可能是古印度的指啸借助佛教流传而传播的。但我国古代的指啸,虽然时代在后,却很难说是否由于同样的传播。上述种种,皆非与佛教有关。而且,大概是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中国化的原因,我国佛教是歧视啸的。南朝梁《高僧传·卷七·释僧彻传》载:他“又以问道之暇,亦厝怀篇牍,至若一赋一咏,辄落笔成章。尝至山南攀松而啸,于是清风远集,众鸟和鸣,超然有胜气。退还咨远:‘律制管弦,戒绝歌舞,一吟一啸,可得为乎?’远曰:‘以散乱言之,皆为违法。’由是乃止。”

(日)林谦三《东亚乐器考》据他掌握的资料认为指啸“不能奏乐曲如啸”(327),其实并不正确。武汉交通职业学院魏安民副教授先后7次到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万国剪影、中国风、神州大舞台、城市之光等作指啸表演,被誉为“神州指啸第一人”。多年来,已为厂矿、学校、部队、机关、街道等为工人、防洪指战员、残疾人、福利院老人、外宾、失足青年等义务演出300多次,演奏的都是乐曲。1993、1995年两次应邀到上海大世界中国吉尼斯总部表演。 2002年9月参加湖北省首届绝技绝活大奖赛指啸演奏获金奖。中央电视台2003年小品大赛《打工》表演者也分别以叶(还可以皮革代替)、指(也可以毛笔代替)啸演奏电视剧《西游记》插曲《敢问路在何方》和《水浒》插曲《好汉歌》。

其发音方法和原理:指啸和叶啸必须借助物体发声。《庄子·则阳》:“夫吹管也,犹有口高(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注:‘管声也。’)也;吹剑首者,口夬(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司马彪曰:‘口夬然如风过。’)而已矣。”(170)古人在这方面有丰富的探索和实践,能掌握不同物体的吹声效果。从这个意义上,与其相对的啸又可称为徒啸。这些方法都基本以吹气(仅徒啸偶尔可以吸气)的方法发声,发出的声音风格特点近似,但发音部位和振动源及其状态却大不一样。

笔者认为,类似唇开管乐器的空气柱振动是徒啸发声的原理。《管乐器手册》说:“用各种材料制成(笔者按:啸发声用的嘴唇则是天生加调节形成)的中空的圆柱体,称为管。一切弹性物质在受到外力策动时,都能产生振动,管中的空气柱也不例外。”“两端开口的管叫开管。”“空气柱振动的特点是管子越长、越宽(大),则频率越低,反之亦然。因此,改变管的长度和宽度就可以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102-103)啸发声时,舌根与软、硬腭间进气,口端出气,属于开管。由肺部输送的气流构成振动源,发低音时形似埙、发高音时形似管的口腔即共鸣腔。舌在口腔中起形成和调节共鸣腔作用。双唇努出,增长共鸣腔并形成出气孔。下颚可调节性打开,以扩大口共鸣腔。舌位后缩,下颚打开的程度越大,口腔里的共鸣腔越长、宽,发出的声音越低;舌位越前、高抬,下颚收缩,口腔里的共鸣腔越短、窄,发出的声音越高。至于声源和激发,笔者认为是共鸣腔不同构造部位气流的差异造成的。特殊的部位或气流很容易造成气旋,从而耦合加强形成声源和激发(笔者认为吹口乐器的声源和激发其实也是同样道理,边棱音解释不可靠也不必要。产生在吹口外的边棱音无法传导到共鸣腔内,对气息是损失,一般吹奏者都尽量避免和减少,其实是为了形成一特定的气息入射角而不得已的损失。笔者曾为改善一支箫的发音,锉掉了吹孔内壁的边棱,发音不但没受损失反而得到明显改善。山涧流过石头边缘发出潺潺的声音被认为是边棱音,但河海水没遇到任何障碍在风力鼓动下发出哗哗的声音显然不能被认为是边棱音;大风吹过墙角发出啸啸的声音被认为是边棱音,但在空中没遇到任何边棱障碍发出呼呼的声音显然不能被认为是边棱音:其实都只是流体的扰动造成的)。

指啸则是因手指的置入而使口共鸣腔形状改变。指啸手指置入口腔还有多种方式:常见的有三种:一种为左、右手各一指在口中配合成钝角;一种是将食(或任一)指弯成钝角从口中置入,一种将拇指和食(或其他三指中任一)指同时从两口角置入配合成钝角。这后一种形式,是古代图像的通行形式,而且大概就是元胡三省注等“以指夹唇吹之”(《新辞源》因之)误解的来由。

叶啸又称啸叶、吹叶、吹木叶。《中国音乐词典》称:“多选用不老不嫩、不软不硬的叶子,叶长约5.5厘米、宽2.2厘米。演奏方式多种多样,(:)有以中指、食指轻按叶子的下半部,轻吹上半部发音的(五代王建墓乐人浮雕叶啸演奏乐伎似用此方式),(;)有以两唇夹木叶吹奏的”;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音乐知识词典》说:“将叶子横放于唇下,用手指扯住叶子的两端,开着上唇吹奏。”这样看来,叶啸主要是以叶片起簧片作用而发声的。

 

“啸”有入乐类考辩

   

载《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基础》193-2200页

 “啸”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如《召南·江有汜》:“不我过,其啸也歌。”(292中)但对它有入乐类,却没有完全清楚的认识。确认啸有入乐类对于全面认识啸的历史及其在汉末至唐代流行于文人雅士中的原因,具有重要的意义。

概括啸声,大概只能说以高和清为主要特点。分析人啸发出的声音,有发出叫声(即啸叫)和演奏乐曲两类。两类的发音方法和声音特点大体相同。但前者发出的声音较为单一、简单,其最复杂的形式也不过是模拟自然存在的各种声音。演奏乐曲则属于器乐,其演奏的音乐不但有旋律,而且声音复杂得多。对于可入乐的啸,古人未单独分类。已有词语仅“歌啸(也作啸歌)”有所体现,但那是因为与具音乐性的歌并列而体现出来的。本文为便分类称举,建议与不入乐的啸叫相对,按符合现代属概念加种差的术语通例,命名为啸乐。

“啸”有啸乐的类型,从最早出现的典籍中就表现得很清楚。上引《诗经》的例子,就是“啸”和“歌”同时出现的。其《小雅·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496下)同样如此,可见不是偶然。建安文人徐干二例为女子啸歌,仍系受《诗经》影响。仔细分析,“啸歌”连用(后有作“歌啸”),对独自一人来说,可能是“啸和歌”。对多人来说,则可能是“有的啸有的歌”:不论是哪种情况,这里的“啸”一定不能是“啸叫”。歌有歌词意境,一会儿啸叫一会儿歌,变化太快,显得不正常;在有人唱歌时发出啸叫,那不是喝倒彩就是捣乱。因此,其中啸只能是啸乐。《小雅·白华》下文还有“鼓钟于宫,声闻于外”,与乐器对举,可为佐证。

《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汉·王逸注[2]认为啸与呼是近义词,但同样是他,在给《九歌》作注时却说:“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南郡之邑,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乐鼓舞。因为作九歌之曲,托之以讽谏也。”(464上)招魂亦“信鬼而好祠”之类,因此难保不属于“作乐鼓舞”之“曲”。

《列女传·仁智篇》载:鲁漆室邑之女,过时未适人,倚柱而啸。旁人闻之,心莫不为之惨者。邻妇从之游曰:“何啸之悲也,子欲嫁乎?吾为子求偶。”女曰:“吾岂为不嫁之故而悲哉!忧吾君老、太子少也。”(352-353)这段文字从字面看,似乎可以理解为啸叫,但如果深入了解,就可以知道,啸叫只能表激越之情,而能表现出“何啸之悲”而使“旁人闻之,心莫不为之惨者”的,只能是啸乐。苏轼《次晁无咎韵阎子常携琴入村》:“士寒饿,古犹今。向来只有子桑琴,倚楹啸歌非寓淫。”似引此而作“啸歌”,可为参考。曹植《远游篇》“长啸激清歌”,几乎就是明确地说:用长啸的方法演奏激越、清丽的歌曲。

晋·崔豹《古今注·音乐》、《琴操》、《乐府诗集·五八》记载,周时商(《太平御览》作“高”)陵牧子娶妻五年无子,父兄欲为改娶。妻闻之,中夜惊起,倚户悲啸。牧子为之悲伤作歌:“将乖比翼隔天端,山川悠远路漫漫,揽衣不寝食忘餐!”此歌后称《别鹤操》,又称《别鹤怨》,为

乐府琴曲之一。此女之啸不仅表悲伤之情,而且能引发诗歌、琴曲,崔豹《古今注》也认为应该属于音乐。有称《别鹤操》乃后人为作,古人诗乐合一,不必多此一举。

王僧达《祭颜光禄文》(《文选》卷60):“流连酒德,啸歌琴绪。”与歌和琴并列。

左思《招隐诗二首·之一》(《文选》卷22):“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与歌和丝竹乐器并列。

《艺文类聚》载《孙登别传》:“孙登,魏末处邛北山中……阮嗣宗闻登而往造焉,适见苫盖被发、端坐岩下鼓琴。嗣宗自下趋之,即坐,莫得与言。嗣宗乃嘲嘈长啸,与鼓琴声谐会雍雍然。登乃攸尔而笑,因啸和之,妙响动林壑。”(353)(《太平御览》作《孙登列传》,称其“好读《易》、弹琴”,二人啸和效果后增“风气清太玄”;上引文同(1813下))既是“与鼓琴声谐会雍雍然”,也必定入乐无疑。东晋江微《陈留志》(清吴伟业《梅村诗集》卷二《梅村》吴翌凤笺注引):“阮嗣宗善啸,声与琴谐。”《渊鉴类函》卷266引《白帖》:“阮嗣宗善啸,声与琴谐。”《陈留风俗传》也称阮籍的歌啸“与琴声相谐”。

《昭明文选》同列入“音乐”类,与《洞箫赋》、《舞赋》、《长笛赋》、《琴赋》、《笙赋》并列,有晋·成公绥《啸赋》,反映了当时啸的的艺术水平和人们对它的认识。赋中说:“协黄宫于清角,杂商羽于流徵……曲既终而响绝,遗余玩而未已。良自然之至音,非丝竹之所拟……动唇有曲,发口成音。触类感物,因歌随吟……清激切于竽笙,优润和于瑟琴。玄妙足以通神悟灵,精微足以穷幽测深。收激楚之哀荒,节北里之淫奢……唱引万变,曲用无方。和乐怡怿,悲伤摧藏。时幽散而将绝,中矫厉而慨慷。徐婉约而优游,纷繁骛而激扬。情既思而能反,心虽哀而不伤。总八音之至和,固极乐而无荒……故能因形创声,随事造曲。应物无穷……若夫假象金革,拟则陶瓠。众声繁奏,若笳若箫……发徵则隆冬熙蒸,骋羽则严霜夏凋;动商则秋霖春降,奏角则谷风鸣条。音韵不恒,曲无定制……越韶夏与咸池,何徒取异乎郑卫。于时绵驹结舌而丧精,王豹杜口而失色;虞公辍声而止歌,宁子检手而叹息;钟期弃琴而改听,孔父忘味而不食;百兽率舞而抃足,凤凰来仪而拊翼。乃知长啸之奇妙,盖亦音声之至极。”[2](P.262-264)似乎超过一切,当然是赋体常见的夸张手法,但将其与其他乐器丝竹、竽笙、瑟琴、金革、陶瓠、笳箫,所奏与北里、韶夏、咸池、郑卫,演奏者与绵驹、王豹、虞公、宁子、钟期相提并论:就只能是演奏乐曲,而不是“啸叫”所能夸张的了。况且赋中明言奏出的是由宫、商、角、徵、羽所组成的曲,而且能“触类感物,因歌随吟”,“唱引万变,曲用无方”,“因形创声,随事造曲,应物无穷”。这确凿无误地证明,其必为演奏乐曲无疑。《晋书·成公绥传》:“绥雅好音乐,尝当暑承风而啸,泠然成曲,因为《啸赋》”,(2373)这记载是准确的。赋中前后都称其为“长啸”,可见“长啸”也包括啸乐在内。

《世说新语·文学》“江左殷太常”注引《晋中兴书》:“(殷融)饮酒善舞,终日啸咏,未尝以世事自婴。”(65)《艺文类聚》载《世说新语》(今本无)有“刘越石为胡骑所围,城中窘迫。刘乘月登楼清啸,胡贼闻之,皆凄然长叹”;(353)《古今图书集成》据《晋书·刘琨传》增录:“中夜奏胡笳,贼又流涕嘘唏,有怀土之切。向晓复吹之,贼并弃围而走”;(89761下)晋郭璞诗“绿罗结高林,蒙笼盖一山。中有冥寂士,静啸抚清弦”。(89760中)南朝宋刘敬叔撰《异苑》载刘元游吴郡虎丘山,夜临风长啸、对月鼓琴于剑池上。(89761上)唐王勃《上明员外启》:“一啸一歌,列嵇康于北面。”[7]骆宾王文:“伫啸高丘,应箕文而动韵;聆音大野,浮艮轴以流阴。”(89760中)王维《竹里馆》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同上)。”杜牧《齐安郡晚秋》(《全唐诗》卷522):“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自自如”;《古今图书集成》录唐袁郊撰《甘泽谣》载:“韦驺者,明五音,善长啸。”(89762中)唐牛僧孺《玄怪录》卷四《尹纵之》“吟啸”虽与“吟咏”互文,然与“鼓琴”相应,应不同“吟诗”,而同“歌咏”。尹生以啸、琴讨女子欢心,可见同为奏乐无疑。啸与乐器、舞等连用、呼应,也应为啸乐。

《诗·王风·中谷有推》“有女仳离,条其啸矣。”(332上)颜延之《五君咏》“长啸若怀人”。(68)《世说新语·任诞》说刘道真少时“善歌啸,闻者留连”;(191)晋陆云诗“长啸作悲歌”(354):能有如此感人效果的,也不应是发音简单的啸叫,而应是表情丰富的啸乐。

隋唐时代的九部乐、十部乐中有啸叶。《新辞源》释为:“乐器名。”能列入乐班和音乐志,所奏为乐曲无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音乐知识词典》说吹木叶(即叶啸):“能发出清脆悦耳、优美动听的音调来,用以伴奏山歌或独奏各种乐曲。”唐·樊绰(懿宗咸通初安南经略使蔡龚从事)《蛮书》(《永乐大典》本):南诏(今云南大理)地区“俗法……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壶卢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至今很多少数民族依然,声韵能寄情言,所奏应该也是乐曲。

《梁甫吟》,据《乐府诗集》卷41《古今乐录》引王僧虔《技录》:“相和歌楚调曲有《梁父吟行》,今不歌。”《陈武别传》:“武常骑驴牧羊,诸家牧竖数十人,或有知歌谣者,武遂学《太山梁甫吟》……之属。”《琴操》:“曾子耕泰山之下,天雨雪,冻旬日不得归,思其父母作《梁山歌》。”称曲可歌,应为音乐。谢希逸《琴论》:“诸葛亮作《梁甫吟》。”李勉《琴说》:“《梁甫吟》,曾子撰。”蔡邕《琴颂》:“《梁甫》悲吟,周公越裳。”在讨论我国古代地位最高的乐器的琴的时候提及的,只能是乐曲。李白《梁甫吟》:“长啸《梁甫吟》”,也只能是用长啸演奏乐曲。

李白《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渌水动三湘。”啸与歌为同义互文,证为啸乐无疑。

《集韵·屋韵》:“啸,吹气若歌。”(1327)歌皆为乐曲,“若歌”的字面义是“象歌”,潜台词就是“能演奏乐曲”。

《聊斋志异·口技》:“昔王心逸尝言:在都偶过市廛,闻弦歌声,观者如堵。近窥之,则见一少年曼声度曲。并无乐器,惟以一指捺颊际,且捺且讴,听之铿铿与弦索无异。”既称“弦歌声”“度曲”“听之铿铿与弦索无异”,则非现代意义的口技,而属演奏乐曲的范畴。“并无乐器”而口中发声,多半属于啸乐。

赵荫棠《啸歌之兴替与音理的解释》;“‘打呼哨’现在已经不成‘高雅君子’所办的事了,然犹有玩此种把戏者……我住在后局大院时,有小贩能以打呼哨摩(模仿)出流行歌(戏)曲(杨小楼或梅兰芳先生所唱的曲调),此亦今日之啸也。”(36)

中央音乐学院辑有《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有“啸”的内容。

(日)林谦三《东亚乐器考》认为“啸(口哨)与指笛”(啸)属“气乐器”,根据之一是他认为“欢乐达乎其极时,不能守于缄默是人情。及至不能守于缄默,便欲出之于声、或鸣之以器……叫喊笑嗷哄成一片,这是常见的景象。这拍手、这啸嗷,也可以看成是一种乐器。”(325)虽然描述其在初民产生时的原因和情景之一,比较正确、生动,但将这也称作乐器,未免过滥。乐器必须(能)奏乐,也就是所奏必须为旋律,否则不成其为乐器。但他在下面列举的成公绥、王维的例子,倒确实能说明啸是能入乐的。接下去,他说“这啸,虽然是等于儿戏的动作,原来却是能以吹奏名曲的”,(326)又有问题了。句子不够规范通顺,可能有翻译问题。“动作”用词不当,应为“行为”。“等于儿戏”和“能以吹奏名曲的”,显得自相矛盾。上文列举的啸,虽有入乐的,但并无“吹奏名曲的”;下文虽列举了《啸旨》十四章(原文将《空林夜鬼》误分为二,致有十五)乐曲,但这只是啸的“独特的”曲目,还不是一般人所谓的名曲。因此,如果说:“这啸,虽然一般认为是儿戏,原来却是能吹奏乐曲的”,就没有问题了。

《光明日报》1982年12月4日文《美国的隐逸派诗人》说啸是“无词之歌”,(58)有部分道理,那就是其能入乐。

孙机《魏晋时代的“啸”》不赞成“无词之歌”的说法,但也认为具音乐性,只是认为“啸之发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60-61)而已。

夏艳洲《“啸”释》不但认定其有入乐的类型,而且认为可以是多声部的,在现代民歌“喊(吆)号子”和湖北民间土家族歌舞——“荆楚跳丧鼓”中仍然存在,甚至与原始的音乐形式有关。

据说,欧洲巴罗克时期就有口哨演奏。李曼《上帝赐予的魔笛》(《世界知识画报》1990年11月总89期24-26面)主要介绍西方(美欧)和世界其他地区啸(该文称为口哨)的情况。其主要介绍对象是能灌制唱片,办学校传授,“时常活跃在宴会和集会上”,甚至举办“几十个国家的优秀选手”参加的音乐大赛,能“表演歌剧、爵士乐、波尔卡舞曲、流行音乐等”的,也当然只能是啸乐。美国作曲家、长号演奏家卜莱尔专门为其谱写了《口哨与小狗》,《波基上校进行曲》则成为影片《桂河大桥》主题曲,故又名《桂河大桥进行曲》。据《中国口哨网》报道,目前此类乐曲已有205首之多。

受世界风潮的影响,中国交响乐团双簧管演奏家章棣和、小提琴演奏家陈丘新、作曲家卞留念先生开始公开演奏。目前,我国此项艺术已呈复苏之势:河北石家庄李立忠先生建立了“中国口哨网”站,目前全国主要网站已有五个以上。河南新乡王明磊先生举办全国比赛并正式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专业团体“新乡市啸台口哨艺术研究会”。湖北武汉江汉大学成立了世界首个单位协会并筹备成立“湖北省暨武汉市啸艺研究和发展促进会”。开设世界首门高校选修课。成立世界首个学生艺术团啸(口哨)艺学习与演奏队。申报成功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省啸(口哨)艺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北京孟维鸿成立北京市口哨艺术协会。南京龙泉明发起中国口哨艺术协会已获准在央视梅地亚中心举行了成立仪式。凡此种种,多与音乐有关。

从以上所述不难得出结论,“啸”确实有入乐类。虽然历来不被视为正统,左倾时代还被认为是流氓阿飞的行为而遭受歧视。但因其独有特色,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地流传了下来。在蔑视礼教的魏晋和封建社会盛世因而心胸开阔的唐朝,还曾繁荣过。时至今日,其在社会生活中仍然广泛存在。

同为啸乐,和许多乐器一样,又可分为伴奏和独奏两种。和歌同时出现的,往往是伴奏,当然不是喝倒彩或捣乱而是助兴了。而晋《啸赋》、唐《啸旨》所述,《金口哨》、现代名家所奏等,则是更高级的独奏。晋《啸赋》所述能“触类感物,因歌随吟”,“唱引万变,曲用无方”,“因形创声,随事造曲,应物无穷”的,是当时的即兴演奏。我们在“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中,已经领略过其迷人的风采。

 

“啸”义及其发音原理考辩

   

载《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基础》183-193页

 1 古今对啸义及其发声原理的认识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啸”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如《召南·江有汜》:“不我过,其啸也歌。”(292中)但对它的发声原理的认识,却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许慎在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对其所作的解释是:“吹声也”(32中);《梦书》“梦吹啸者,欲有求”(354):指出了其主要是吹气发声,但释义过于抽象概括,不易把握。

郑玄给上诗作笺说:“啸,蹙口而出声。”(292中)进一步指出发声时为撮口状态,具体了一些,但还是不甚了了。唐《慧琳音义》卷十五“吟啸”注引作“蹙舌吹而出声也”,同书卷九十四同词注引《字书》有“蹙口卷舌出声也”,也不无道理。按这种注释,则是指出舌两边卷起以形成共鸣腔的动作。

《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汉·王逸注:“……长啸大呼以招君也。夫啸者,阴也。呼者,阳也。阳主魂,阴主魄:故必啸呼以感之。”(473下)他认为这里的啸与呼是近义词,是正确的。以阴阳分啸呼,开后代先河。丛书集成初编本附《啸旨辨》引《汉书》:“啸……楚歌声”,大概就是从这里来的。(15)

汉代以后,啸逐渐进入文人雅士的生活。魏晋之际,天下多故,达士高人由主张达生任性走向逸世高蹈,此风大行。作为其集大成者和杰出代表,晋成公绥创作了《啸赋》。《艺文类聚》(354)所录为229字,涉及人文道德背景、发音部位、声音特点和作用、评价及与其他乐器的比较。《太平御览》(1814-1815)却为108字,缺少后面的一段关于特点和与其他乐器比较的内容,应该是依据不同版本,面貌更显古朴。到《文选》传世本(262-264)(《古今图书集成》(89759-89760)同),已演为784字的长篇,增加了演奏最佳时间地点等,成为对于啸(特别是关于其中啸乐)的演奏的较为全面的描述。但由于赋体韵文和夸饰的特点,有关问题没能说得清晰和令人信服。正如明·程明善《啸余谱·凡例》所说:“仅得其似,非传神写照笔也”。(297)《文选》、《艺文类聚》与《太平御览》的差别,根据我们对《啸赋》的考察,应是历代累增的结果(详见考证专文《〈啸赋〉文本考辩》)。

与此相应,晋桓元与袁山松有关于啸的作用及与言、歌比较进行讨论的书信。(1783、2142)但由于讨论的内容及篇幅有限,其意义也有限。

隋唐时代的九部乐、十部乐中有啸叶。《旧唐书·音乐志·二》有:“啸叶,衔叶而啸,其声清震,橘柚尤善。”唐杜佑《通典·乐》四注同。五代王建墓乐人浮雕也有啸叶演奏乐伎。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或云:卷芦叶而为之,形如笳者也。”为符合现代属概念加种差的术语通例,下称叶啸。

 

由隋入唐的欧阳询等编写的现存最早的完整官修类书《艺文类聚》人部三立有啸类,分

文、诗、赋、书汇集了26条有关啸的资料,首次为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史料。(352-355)

唐永泰年间,大理寺评事孙广撰写了《啸旨》,原本没能流传于世。但由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五所作的记载可知,其内容概述了啸与言的区别、作用、传说中的传承及章目、人文背景。难能可贵,但不足难免。封氏同时也就其中起源、作用、发声部位和方法及当时人的事迹,作了讨论和补充,瑕瑜互见。宋王谠《唐语林》始,主观想当然地增加和不自觉地将注文衍入,使其文越演越繁。到弘治进士都穆作跋的《啸旨》,不但将十五章按作者和缘起、特点和五音类属、最佳发声环境和方法等,详加演绎,而且还将一十二法按十二律类属、发声部位和方法,也详作解释。由最初的短文,发展成为占篇幅约3360字的鸿篇巨制。(89757-89759)(丛书集成初编本同,称所据阳山顾氏文房本“原出宋元旧本,款式古雅”)用科学的方法考察,却没有更大的价值(详见考证专文《〈啸旨〉考辩》)。从《太平御览》开始,多不再题作者姓名。明末程若水编《啸余谱》,收有玉川子《啸旨》,与传世阳山顾氏文房本相同。由此可知,玉川子大概就是增补较多,以至于可以认为新作者的一个人。但从当时多数“不著作者氏名”和《古今图书集成》仍标“唐·孙广”著看,这一观点并没有被大家接受。

《慧琳音义》卷十二“喜啸”注:“卷舌缩于喉腭之中,吹令作声,号曰长啸也。”此处之“卷”,应指舌两边卷起以形成管状共鸣腔,而不能理解为舌尖卷起,因为那样会破坏共鸣腔。

《太平御览·人事部·三十三卷》“啸”类收集了42条资料,为研究提供了更多史料。(1812-1815)

《南齐书·魏虏传》:“吹唇沸地”,《资治通鉴·一四一·齐建武四年》因之。元胡三省注云:“吹唇者,以齿啮唇,作气吹之,其声如鹰隼。其下者,以指夹唇吹之,然后有声,谓之啸指。”(4413)为符合现代属概念加种差的术语通例,下称指啸。

明唐寅《〈啸旨〉后序》系受朋友朱子瞻邀请,为其刊印《啸旨》作序,主要是说明刊印的目的、意义。因为自己也有兴趣,顺带分析了其声音类型。但他以绘画和文学创作名世,分析用非所长,错误在所难免。

明方以智《通雅》在“乐曲”部分除后附“啸法”以外,还有“余洪江见王少夫善啸”,记载了当时的演奏者,可惜不够详细。“或以指入口,能作诸声”,(924)也是关于啸指的记载。他在“乐器”内谈到“今人以口作声”的“吹唇(叫、肉笛)”,(944)根据上面的分析,实际也属于这一范围。

《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乐律典》第七十三卷啸部分汇考、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类别,提供了古代最为全面的史料。(89757-89759)

丛书集成初编本附《啸旨辨》批评:“世有不知者,即以笑为啸,可笑也”,是对的;但据所引《说文》、《诗》注、《啸旨》和《汉书》:“啸,噭(叫异体)也,楚歌声”,认为“似长吁豁哨之状”,(15)却是综合了叫与啸,只有部分的正确性。

赵荫棠《啸歌之兴替与音理的解释》分析了啸歌的历史记载、音理和《诗经》“其啸也歌”的解释。已指出“实今之打呼哨……我住在后局大院时,有小贩能以打呼哨摩(模仿)出流行歌(戏)曲(杨小楼或梅兰芳先生所唱的曲调),此亦今日之啸也……原来音之洪细,无关于喉,实与口腔有绝大关系。口腔实是发音的共鸣器,音之洪细就是依这个规模的大小而定……在啸时如把共鸣器调节的得当,不是也很能分出洪细来么?既然如此,当然能摩歌,不过它所能摩者,只是曲调……”(36)但声源和声如何调节,仍不清楚。

(日)林谦三《东亚乐器考》四章“气乐器”——“啸(口哨)与指笛”(即指啸),谈到其性质作用、历史、发音部位方法以及在南亚和东亚历史上的出现情况。(325-329)虽然可贵,因为资料和篇幅有限,所以成果亦有限。

《新辞海》、《新辞源》、《汉语大词典》有关词条也有反映,成果有限。

钱钟书《管锥篇》(3册1142页):“盖啸之音虽……不藉器成乐,却能仿器作声,几类后世所谓‘口技’;观‘若夫假象金革,拟则陶瓠。众声繁奏,若笳若箫’云云,足以知之。又观‘列列飚扬,啾啾(jiu)响作。奏胡马之长思,向寒风乎北朔。又似鸿雁之扬雏,群鸣号乎沙漠。故能因形创声,随事造曲’云云,则似不特能拟笳、箫等乐器之响,并能肖马嘶雁唳等禽兽鸣号,俨然口技之‘相声’。”大概是对啸的发声和演奏并不了解,难以正确判断。范子烨先生批评说:“倘若将啸视为对‘乐器之声’和‘禽兽鸣号’的‘拟’和‘肖’,就未免胶柱鼓瑟,再视之为‘口技之相声’,则去之更远”,是对的。但认为是以“禽兽鸣号”形容“乐器之声”,仍不正确,其实是其演奏的乐曲表现了相应的风格和内容而已,同现代二胡曲《空山鸟语》、唢呐曲《百鸟朝凤》等。

孙机《魏晋时代的“啸”》(下称孙文)在与《美国的隐逸派诗人》一文的讨论中涉及“长啸”是否无词之歌的问题时,概述了“啸”的历史发展,同时也分析了啸与歌的区别。但因为这不是论文的主要论题,将“长啸”、“吟啸”、“口哨”皆定义为音乐有失偏颇,仍未能较好地完成对“啸”的正确全面的认识的任务。

据说,欧洲巴罗克时期就有口哨演奏。李曼《上帝赐予的魔笛》主要介绍西方(美欧)和世界其他地区啸(该文称为口哨)的情况。其介绍涉及啸叫、啸乐和指啸。认为发音不仅“只是把嘴缩拢,用力吹”,是对的。但综述发音部位有“唇、齿、舌、颌、口腔、腹部、甚至手掌和手指”;(24-26)认为发音原理是“用口型、舌和手指改变口腔的空间,就能使声音抑扬顿挫”:看似全面、正确,却不具体。因为是介绍文章,不能苛求,而且,是否能适用于我国古代啸的情况,也未能涉及。

詹石窗《道教文学史》:“像徐登、赵炳这样能行啸法异术的人,在道教典籍中记载颇多。大概道教所施行的啸法是一种有音而无字的咒语式法术,类似于‘无标题音乐’,能根据需要即兴发挥。”(92)啸有入乐的,但此二人记载没有入乐条件,应只是啸叫。

夏滟洲《“啸”释》(下称夏文)是我国音乐界研究“啸”的第一篇科学论文,全面讨论了其性质、类型、历史、特点和作用。他提出啸与原始的语言与音乐有关、可以是多声部的、在现代民歌“喊(吆)号子”和湖北民间土家族歌舞——“荆楚跳丧鼓”中仍然存在,是正确的。但由于这一问题认识有难度,作者对古代文献了解也不够,影响了对它的一些认识。此外,还有句义理解失当、资料被错误引用等。如接下去他说:“其意与许说同,亦指收拢嘴唇而发出的声音。”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许说指吹气,郑笺指撮口,说二说相同和皆指撮口都是错误的。下文:“晋代成公绥曾提到:‘动唇有曲,发口成音;而今之啸者,开口卷舌,略无蹙舌之法。’”标点混乱反映作者理解混乱,且易造成读者理解混乱。晋代成公绥的话,只是前一半,因此,应标作:“晋代成公绥曾提到:‘动唇有曲,发口成音’,而今之啸者,开口卷舌,略无蹙舌之法。”后面的话,附注指出引自《唐语林》,实际上也不是宋王谠的,因为他是照抄《封氏闻见记》,其实都是唐封演的。接下去,夏文引《啸旨》后又说:“还云:‘激于舌,非动唇之谓也。’”从上下文看,作者认为这段话是孙广的,意思是‘激于舌不是说动唇’。实际上,这段话是封演的,指出孙广说的“激于舌(根据上文及《封氏闻见记》后应有‘端’)”与成公绥说的“动唇”,二者对于发音部位的分析,是不一样的。夏文的文字校勘错误也较多。

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7]结合中古文人生活研究,介绍、分析了大量古人啸的有关方面和事例。但因古人没有正确认识和明确记载,加之仍混杂传说和史实,未能根本解决问题。

张应斌《建安之啸与建安文坛》分析了建安之啸及其特点,对此期啸的面貌及其(特别是曹植的)贡献,难能可贵,但局限于此时期,对整体及该时期的理解,也就有限。

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音乐声学专家,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龚镇雄先生《音乐声学》认为是“由‘唇簧’起振,由管耦合而发声的簧管乐器,像喇叭、单簧管和双簧管一样;也有认为口哨的振动像声带那样直接振动而发声(,)即简单的簧振乐器,像口琴、手风琴、八音琴一样(不过也有认为歌唱发声也是声带起振,胸、腹、头腔耦合发声的):莫衷一是。”(见《中国口哨网》)用啸的实践来检验,是不能成立的,因为紧张撮起的嘴唇不可能也根本感觉不到任何簧式的振动。梁广程先生《乐声的奥秘》(60)认为:“体育老师吹的哨子,年青人吹的口哨,笛子和箫等乐器的发声以及人的歌唱,都同边棱音发生密切的关系。还有,人要是舌头僵硬,说话就不清楚。舌头的位置变化对声音的影响,正是边棱音原理在起作用。”后面(106)他详述所指为:“口腔的张合程度,以及齿、唇、舌等部位的位置对声波产生边棱音效应,对音色影响很大(更不要说对吐词的影响了)。”李立忠先生大概受这一类理论影响,认为其发声原因与“边缘音原理”和“管的定律”有关,他认为“吹口哨(即啸)时嘬(应为撮,这是沿用《新辞源》等的说法,因一般义为“咬、吸”,易误解,故不好)拢嘴唇,嘴唇形成明显的褶皱;(。)气流在褶皱的边缘附近形成了含有多种频率成分的空气漩涡,再由口哨这个特殊的人体管乐器的管长决定从中选出相应的频率部分,在管内形成驻波而发出哨声。”(见《中国口哨网》)但按梁先生的说法:“(102)从乐器分类的角度来看,人声乐器属于气鸣乐器类中的簧(与边棱音矛盾,按其观点,应为空气柱)管乐器。”《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语言的发音机制》“发音器官”条说:“从肺呼出的气流成为语音的声源……声带是两条韧带,起着喉的阀门的作用,它的闭拢和打开形成声门。声门大开时气流畅通,声门闭合,气流常常使声带作周期性的颤动就产生乐音……口腔和鼻腔时是调节发音的主要器官……而口腔中则由于舌的伸缩、升降,小舌的抬起、下垂,使容积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语音。”虽然把“容积”改为“共鸣腔的形状”更好,但边棱音显然不能很好地解释啸的起振发声原理。梁先生说:“(60)边棱音的发声过程是这样的,当一股气流射向一个管口尖锐的入口处(边棱)时,气流即分为两股,形成上下两列分离的涡漩,这时涡漩之间出现了空吸现象。由于管口的压强低于大气压而使两列涡漩相互吸引,产生碰撞而振动发声。”按照这里的表述,这一理论有明显的缺陷。因为“(61)边棱音振动总是同空气柱(或腔)振动耦合在一起……所以很难测定边棱音的音质特征。”难以测定的东西,只能是可疑的。而且,结合啸的实践看,不论是啸(口哨)进气的舌根软腭部位还是整个口腔,都没有“尖锐的”“边棱(包括褶皱)”。唯一“尖锐的”的牙齿,也因发音时陷到上下面颊内面而不可能突出出来。《啸赋》说:“激哀音于皓齿”,(262)虽有凑成对仗的可能,但字面反映认识仍有偏颇。《晋书·谢鲲传》记载:“邻家高氏有女,尝往挑之。女方织,以梭投折鲲齿。即归,微然长啸曰:‘犹不废我啸也。’”齿的作用应排除。《南齐书·魏虏传》:“吹唇沸地”,《资治通鉴·一四一·齐建武四年》因之。元胡三省注云:“吹唇者,以齿啮唇,作气吹之,其声如鹰隼。发音部位和方法,都讲错了。如果咬或夹住嘴唇,就破坏了口共鸣腔,用再大的劲,也别想吹出声音来。

学者的解释虽不断继承创新、有所进步,但笔者认为对“啸”的语义和发音原理认识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本文涉及音乐问题,为保证质量,已呈请民族音乐学家、武汉音乐学院蔡际洲教授审阅,受到了完全的肯定和支持。本文已在湖北省语言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作大会发言、第七届全国古代汉语学术研讨会暨简帛文献语言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作分会场发言汇报,颇受与会代表关注。《中国语文》2005年1期报道后者论文目录,录有本文原标题《“啸”义考辩》。

有缺憾。

 

2 笔者的认识

指啸和叶啸必须借助其他物体发声,从这个意义上,与其相对不借助其他物体发声的啸又可称为徒啸。这些方法都基本以吹气(仅徒啸可短时间以吸气)的方法发声,发出的声音风格特点近似,但发音部位和振动源及其状态却大不一样。

笔者认为,类似唇开管乐器的空气柱振动是啸发声的原理。连声乐(即歌唱)也有发音原理的发音管学说。(58-59)梁广程先生说:“(64)用各种材料制成(笔者按:啸发声用的嘴则是天生加调节形成)的中空的圆柱体,称为管。一切弹性物质在受到外力策动时,都能产生振动,管中的空气柱也不例外。”“(65)两端开口的管叫开管。”“空气柱振动的特点是管子越长、越宽(直径越大),则频率越低,反之亦然。因此,改变管的长度和宽度就可以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102-103同)啸发声时,舌根与软、硬腭间进气,唇端出气,属于开管。由肺部输送的气流构成振动源,发低音时形似埙、发高音时形似管的口腔即共鸣腔。舌在口腔中起形成和调节共鸣腔作用。双唇努出,增长共鸣腔并形成出气孔。下颚可调节性打开,以扩大口共鸣腔。舌位后缩,下颚打开的程度越大,口腔里的共鸣腔越长、宽,发出的声音越低;舌位越前、高抬,下颚收缩,口腔里的共鸣腔越短、窄,发出的声音越高。“空气柱如果没有外力的激发,自身不会发生振动,因此管乐器实际上都是由振动的声源部分和管形共鸣器部分组合而成。”(104)“在别的振动方式里,声源的振动频率对于共鸣体来说,带有主导的性质,共鸣体只能服从,往往抛开自己的固有频率而按声源频率来振动,而空气柱振动与声源振动的关系与此不同。当声源振动激发空气柱振动后,空气柱振动反过来对振动源施加影响。如果振动源的频率与空气柱频率不相符,振动源的频率将被拉低或拉高,直到调整到相符为止。这种现象叫耦合,是共振现象的一种,在乐器中是常常遇到的。(104)口哨的声源和激发,[美]吉克·沃克《生活中的物理学》说:“通常吹口哨发出的声音好像是邻接着一个共振腔(即口腔)的孔音,但是,有关气流的详细情况似乎没有解决。”(314-315)其实,“好像”并不必要,“有关气流的详细情况”也并非“没有解决”,同书已说到:“在气流的通道上有一个孔,产生的音叫孔音。”(27)“在产生孔音的装置中,回到气流发源处的声音改变了气流的速度,从而促使许多涡旋环的形成(即象吸雪茄烟时喷出的烟环),当这些环冲击孔时,就会产生更多的声音,整个过程又将周而复始。”(314)《庄子·则阳》:“夫吹管也,犹有口高(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注:‘管声也。’)也;吹剑首者,口夬(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司马彪曰:‘口夬然如风过。’)而已矣。”(170)古人在这方面已有丰富的探索和实践,能掌握不同形状物体的吹声效果。其音域,从笔者自己的发音实践实测,可以从(G)c到c4(e4),达四个多八度(有称五个八度,笔者未能验证)。因此,属于音域较宽因而表现力较强,特别是人体自身具备、不需另带的特别方便的特殊发音(乐)器。有了以上正确认识,再去分析古今学者的看法,是非曲直,多可一目了然。

 

3 与相应概念的关系

与言:唐孙广《啸旨》云:“夫气激于喉中而浊,谓之言;激于舌端而清,谓之啸”。(67)这是指出言与啸的区别是音产生于喉中且声带颤动,而啸音产生于舌端而声带不颤动。晋桓玄《与袁宜都书》想阐明啸有超出言的特殊表义作用,其实只说明啸与言一样,也有其表义作用而已。

与歌:歌是语言(歌词)与音乐的结合。上面已经指出,袁山松对桓玄所谈啸的局限和歌与啸的区别的观点都是对的。(日)林谦三《东亚乐器考》说:“由是可知绝代超俗的名人们,大多喜欢吹啸甚于唱歌。”其实,他前文列举的成公绥、阮籍、陶渊明、王维、苏东坡仅各一例语证,其中陶、苏例更可能只是啸叫:不足以得出以上结论,严格的结论必须作于详尽的对比分析之后。因此,恐怕应该说的只是“由是可知绝代超俗的名人们大多喜欢吹啸”而已。《集韵·屋韵》“吹气若歌”;《光明日报》1982年12月4日文《美国的隐逸派诗人》说啸是“无词之歌”;孙机也认为具音乐性,只是认为“啸之发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而已(60-61):都需要限定为“其中入乐的”,才是正确的。赵荫棠《啸歌之兴替与音理的解释》;“成公绥说……‘绵驹结舌而丧精,王豹杜口而失色……’可以说是夸饰”(36),是对的。

与琴:夏文说:“然而在唐代,诗人对于阮籍善啸的推崇,显然是超过嵇氏琴艺的。”(99)其根据是所引唐王勃《上明员外启》:“同阮籍于西山,一啸一歌;列嵇康于北面,词条郁雾。”其实这只是理解断句的错误,原文应该是:“一丘一壑,同阮籍于西山;一啸一歌,列嵇康于北面。词条郁雾,遥腾驾日之阴;辨日同霜,直上冲天之气。”赋体多夸张,《啸赋》也只说啸“优润和于琴瑟”,即在这一方面强些而已。琴在中国古代有极高的地位,“八音弦为最,琴为首。”《明史·乐志》:“琴为正声,乐之宗系。”文人雅趣琴、棋、书、画中,琴也是为首的。严格地说,恐怕没有人认为啸技超过琴艺,即使是阮籍。

 

啸乐(口哨音乐)艺术表演和研究的等级评定方案

 

载《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基础》87-102页

现代各种器乐为扩大群众基础和满足群众需要,纷纷制定标准开展等级评定,值得学习和借鉴。啸(口哨)艺的特点是方便易行因而群众基础广泛,发展方向是大面积、大幅度提高爱好者水平,更应积极运用这一方式。特提出以下方案:

(一)演奏:

1、学员:

1级:能以合乎表演要求的准确和响度演奏旋律。

2、演(奏)员:

2级:基本能进行一个八度以内的不同风格和节奏(包括:快速、中速、慢速)的乐曲的演奏。

3级:能较好地完成一个八度以内的不同风格和节奏(包括:快速、中速、慢速)的乐曲的演奏。

4级:能很好地完成一个八度以内的不同风格和节奏(包括:快速、中速、慢速)的乐曲的演奏。

一个八度内增加音域的练习:(汉语普通话声调参考乐音标调,可借助图7体会)

 

增加至大二度的练习

 

增加至大三度的练习

 

增加至纯四度的练习

 

增加至纯五度的练习

 

增加至大六度的练习

 

增加至大七度的练习

 

 

再发展可通过爬音阶方法练习。

大六度及以上音域可进行乐曲练习,以增加实践能力和趣味性。

 

参考曲目:

(1)中速:

丢手巾(建议1=c3

捉泥鳅(台湾校园歌曲,原调1=f3,建议1=b2)

康定情歌(原调1=f3,建议1=e3)

在那遥远的地方(原调1=e3,建议1=b2)

信天游(陕北,原调1=f3,建议1=e3)

四季歌(原调1=a3,建议1=f3

凤阳花鼓(原调1=d3,建议1=c3

鄂伦春小唱(原调1=c3

沂蒙山小调(原调1=a3,建议1=f3

龙船调(湖北,原调1=c1,建议1=f1

祝你生日快乐(原调1=f1)

雪绒花(建议1=g1

红河村(原调1=bb1,建议1=f1

山楂树(苏联,原调1=f1,建议1=e1

婚礼进行曲(瓦格纳,原调1=c1,建议1=f1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贝多芬,原调1=a1,建议1=f1

手拉手(24届奥运会会歌,原调1=bb1,建议1=f1

(2)快速:

  读书郎(原调1=be1

卖报歌(原调1=c1,建议1=e1

清晨(台湾校园歌曲,原调1=a1,建议1=f1

小螺号(原调1=f1,建议1=e1

采蘑菇的小姑娘(原调1=d1,建议1=e1

太阳出来喜洋洋(原调1=c1,建议1=f1

放马山歌(云南,原调1=d1,建议1=e1

送我一枝玫瑰花(新疆,原调1=c1,建议1=f1

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原调1=f1,建议1=c1

美丽的姑娘(哈萨克,原调1=e1,建议1=c1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波兰,原调1=d1,建议1=c1

如果幸福大家一起拍拍手(日本,原调1=f1

杨基都之歌(美国,原调1=a1,建议1=f1)

喀秋莎(前苏联,原调1=g1,建议1=e1)

夏日泛舟海上(意大利,原调1=g1,建议1=f1)

(3)慢速:

月光下的凤尾竹(原调1=f1,建议1=e1)

小白菜(河北,原调1=ba1,建议1=f1

月儿弯弯照九州(江苏,原调1=c1,建议1=f1

半个月亮爬上来(青海,原调1=c1

深深的海洋(南斯拉夫,原调1=d1,建议1=g1

草原(俄罗斯,原调1=c1,建议1=f1

小路(原调1=e1

勃拉姆斯摇篮曲(原调1=d1,建议1=c1

舒伯特摇篮曲(原调1=ba1,建议1=f1

我心永恒(《泰坦尼克号》片尾曲,原调1=e1,建议1=f1

 

如结合提高音乐基础,可按以下程序:

(1)二、四、八分音符的吹奏:

参考曲目:

雪绒花(建议1=g1

山歌(江西永新,原调1=c1,建议1=f1

(2)十六分音符的吹奏:

参考曲目:

卖报歌(原调1=c1,建议1=e1

小白菜(河北,原调1=ba1,建议1=f1

石榴青(广西,原调1=ba1,建议1=f1

月光下的凤尾竹(原调1=f1,建议1=e1)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波兰,原调1=d1,建议1=c1

祝你生日快乐(原调1=f1)

(3)附点音符的吹奏:

参考曲目:

半个月亮爬上来(青海,原调1=c1

康定情歌(原调1=f1,建议1=e1)

在那遥远的地方(原调1=e1,建议1=b)

四季歌(原调1=a1,建议1=f1

沂蒙山小调(原调1=a1,建议1=f1

放马山歌(云南,原调1=d1,建议1=e1

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原调1=f1,建议1=c1

捉泥鳅(台湾校园歌曲,原调1=f1,建议1=b)

(4)切分音符的吹奏:

参考曲目:

龙船调(湖北,原调1=c1,建议1=f1

花鼓调(湖南,原调1=a1,建议1=e1

(5)休止符和弱起节奏的吹奏:

山楂树(苏联,原调1=f1,建议1=e1

深深的海洋(南斯拉夫,原调1=d1,建议1=a1

喀秋莎(前苏联,原调1=g1,建议1=e1)

红河村(原调1=bb1,建议1=f1

手拉手(24届奥运会会歌,原调1=bb1,建议1=f1

(6)三连音的吹奏:

划小船(美国,原调1=c1

(7)3/8、6/8拍子的吹奏:

夏日泛舟海上(意大利,原调1=g1,建议1=f1)

草原(俄罗斯,原调1=c1,建议1=f1

(8)装饰音及各种记号的吹奏:参考相应音乐书。

 

3、演奏师:

5级:基本能进行两个八度以内的不同风格和节奏(包括:快速、中速、慢速)的乐曲的演奏。

6级:能较好地完成两个八度以内的不同风格和节奏(包括:快速、中速、慢速)的乐曲的演奏。

7级:能很好地完成两个八度以内的不同风格和节奏(包括:快速、中速、慢速)的乐曲的演奏。

两个八度以内的不同风格和节奏(包括:快速、中速、慢速)的乐曲演奏训练和提高,参考目标为演奏5——7级。

能运用包括吹吸结合在内的所有演奏技法。

参考曲目:

快速:

金蛇狂舞(J=108,原调1=bb1,建议1=e1

达坂城的姑娘(原调1=a1,建议1=e1

年青的朋友来相会(原调1=d1,建议1=f1

我是一个兵(原调1=bb1,建议1=f1

铃儿响叮当(美国,原调1=g1

哎哟,妈妈(印尼,原调1=d1

土耳其进行曲(贝多芬,建议1=d1

草原牧歌(原调1=c1,建议1=f1

蜗牛与黄鹂鸟(建议1=f1

幸福在哪里(原调1=f1,建议1=e1

卖汤圆(原调1=c1,建议1=e1)

剪羊毛(原调1=c1

啊朋友再见(原调1=ba1

中速:

满江红(原调1=f1

小燕子(原调1=g,建议1=c1

爱的奉献(原调1=a,建议1=c1

敢问路在何方(原调1=d1,建议1=f1

长城长(原调1=a,建议1=c1

兰花花(原调1=f1

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哈萨克,建议1=d1

嘎达梅林(原调1=c1,建议1=f1

花儿与少年(原调1=c1,建议1=e1

在那遥远的地方(原调1=ba1,建议1=e1

青藏高原(建议1=d1

森吉德玛(原调1=c1

红莓花儿开(原调1=a1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建议1=e1

慢速:

苏武牧羊(箫独奏曲,建议1=a)

阳关三叠(原调1=ba)

春江花月夜(箫独奏曲,原调1=g1,建议1=c1

江河水(二胡独奏曲,原调1=e1

桔颂(原调1=d1

钗头凤(原调1=c1)

相见时难别亦难(原调1=d1

知音(原调1=g)

枉凝眉(原调1=e1

小草(原调1=g)

难忘今宵(原调1=c1

草原之夜(原调1=e1

橄榄树(原调1=f1

酒干淌卖无(原调1=b)

三套车(原调1=d1

樱花谣(日本,建议1=d1

 

4、演奏家:

8级:基本能进行三个八度以内的不同风格和节奏(包括:快速、中速、慢速)的乐曲的演奏。

9级:能较好地完成三个八度以内的不同风格和节奏(包括:快速、中速、慢速)的乐曲的演奏。

10级:能很好地完成三个八度以内的不同风格和节奏(包括:快速、中速、慢速)的乐曲的演奏。

5、演奏大师:能较好地完成三个八度以上的不同风格和节奏(包括:快速、中速、慢速)的乐曲的演奏。

 

两个八度以内的不同风格和节奏(包括:快速、中速、慢速)的乐曲演奏训练和提高,参考目标为演奏5——7级。

能运用包括吹吸结合在内的所有演奏技法。

参考曲目:

快速:

金蛇狂舞(J=108,原调1=bb1,建议1=e1

达坂城的姑娘(原调1=a1,建议1=e1

年青的朋友来相会(原调1=d1,建议1=f1

我是一个兵(原调1=bb1,建议1=f1

铃儿响叮当(美国,原调1=g1

哎哟,妈妈(印尼,原调1=d1

土耳其进行曲(贝多芬,建议1=d1

草原牧歌(原调1=c1,建议1=f1

蜗牛与黄鹂鸟(建议1=f1

幸福在哪里(原调1=f1,建议1=e1

卖汤圆(原调1=c1,建议1=e1)

剪羊毛(原调1=c1

啊朋友再见(原调1=ba1

中速:

满江红(原调1=f1

小燕子(原调1=g,建议1=c1

爱的奉献(原调1=a,建议1=c1

敢问路在何方(原调1=d1,建议1=f1

长城长(原调1=a,建议1=c1

兰花花(原调1=f1

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哈萨克,建议1=d1

嘎达梅林(原调1=c1,建议1=f1

花儿与少年(原调1=c1,建议1=e1

在那遥远的地方(原调1=ba1,建议1=e1

青藏高原(建议1=d1

森吉德玛(原调1=c1

红莓花儿开(原调1=a1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建议1=e1

慢速:

苏武牧羊(箫独奏曲,建议1=a)

阳关三叠(原调1=ba)

春江花月夜(箫独奏曲,原调1=g1,建议1=c1

江河水(二胡独奏曲,原调1=e1

桔颂(原调1=d1

钗头凤(原调1=c1)

相见时难别亦难(原调1=d1

知音(原调1=g)

枉凝眉(原调1=e1

小草(原调1=g)

难忘今宵(原调1=c1

草原之夜(原调1=e1

橄榄树(原调1=f1

酒干淌卖无(原调1=b)

三套车(原调1=d1

樱花谣(日本,建议1=d1

 

(二)研究:

1、初级研究员(参考学士论文要求):能就啸乐或啸艺的一般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2、中级研究员(参考硕士论文要求):能就啸乐或啸艺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取得重要进展。

3、高级研究员(参考博士论文要求):能就啸乐或啸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取得开创性重大突破。

 

附:几种关于等级评定方案的讨论文章

 

关于开展等级评定的建议——它山之石,可为借鉴

晏鸿鸣(约2005年)

有认为北美和声乐没有评级,所以不必要。其实,是否必要评级要看实际需要,不能只看别人,亦步亦趋;声乐不搞评级,我认为是已有广泛的群众评价基础(谁唱的好一般人都能听出来)和系统的从业选拔(拔尖人才一般都能得到相应公、私营团体的任用,从专业的国家演出团体的演员、歌厅歌手到业余歌手)。啸乐与声乐的共同点没有器乐多,而器乐(包括电子琴和小军鼓)已几乎都在进行考级。主持者谈到原因,都说是社会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需要,也就是学习者希望知道自己的状况和学习的进展情况,当然也体现了社会评价。以前没有,应该是当时社会只需要少数拔尖人才,临时选拔和个别更换就可以解决问题了;现在产生,说明社会上有这种需求的人增加了,过去的方法已经不够用了。很多啸艺爱好者提出和关心评级问题,说明群众中有这样的需要,而且,如果希望我们的队伍和群众基础越来越大,更应积极推动它的应用和发展。有担心现在条件不够,但一般事物都是在发展中逐渐完善的,没有开始,就没有未来。啸艺事业陷入怪圈已上千年了,能走出怪圈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对于办学来说,因为要了解学员程度、教学效果,就更为迫切。李立忠先生有一方案,演奏分知音、入门、好手、高手、专家。中间两者之间的差别仅为声音大小,后者只要求“自如”地演奏乐曲,过于简单,且与一般的乐器考级差别太大,显得不伦不类。因此,提出一初步意见,抛砖引玉,供讨论参考:因为必须要能保证收到显著成效,培训最好以能发出啸声者为具备资格的对象。为提高兴趣,可定为一级(学员)。以后为鼓励进步,提高信心,初(可称演奏员,简称演员)、中(可称演奏师,简称乐师))、高(可称演奏家)级班及格(4分及以下为不及格)者按优(9-10分)、良(7-8分)、中(5-6分)各分三级,共十级(湖南分9级,上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分10级,中国音协二者都有,手风琴93年分8级,96年改10级。因总体分10级为多,且我们1级虚设,与9级对应也不困难),十级以上可称为大师。各等级建议按表现力和音域划分,以徒啸啸乐为例(其他待议):表现力可分快速、中速和慢速三个方面要求。音域决定表演的适应曲目,也比较重要,建议按初级可演奏一个八度、中级两个八度、高级三个八度以内,大师三个八度以上的乐曲来要求。考核参照器乐考级,用相应曲目(参考曲目:初级:快速:丢手巾、卖报歌、杨基都之歌、送我一枝玫瑰花。中速:祝你生日快乐、康定情歌、雪绒花、红河谷。慢速:小白菜、深深的海洋、一条小路、勃拉姆斯摇篮曲)进行,一般在培训和学期结束时。按音准、响度、速度、节奏、感情五方面各2分,合并计算总成绩。为保证公正,应由不完全为本地、单位的具有相应等级的三人以上评审者(最好有相应级别协会派出人员主持)讨论多数票通过。这是一般的要求,在某方面特别突出超出等级者可以相应冲抵弱项。限于目前条件,可参考器乐评级先由各地试验,条件成熟再由全国会议制定办法统一施行。

 

 金啸《哨手级别分类》(2006年12月2日转载自高峰论坛网站)

分四级:一级A ,能吹出声音不能吹出节奏.一级B能吹出节奏,简单的乐曲.二级A能吹奏乐曲,但音域较窄,不超过2个八度,或音域虽较宽,但节奏和表现技巧稍欠缺.二级B 能在2个八度音域内自如的吹奏,有一定的技巧和表现力.三级A(以后补充)

 

快乐中国:2007年8月23日

关于口哨级别的解释(似基本为对李立忠等级意见的展开和详细论述)

有的朋友不知自己的口哨水平到底属什么级别。我初步将口哨分为几个级别:

一、口哨知音者喜欢听口哨音乐,但不会吹奏。

有一些人很喜欢听口哨音乐但由于各种原因不会吹奏口哨,这些朋友也是我们口哨艺术的不可忽视的听众,而且这样的听众中也不乏热爱口哨艺术的知音。

二、口哨入门者能吹出声音,但吹不出旋律来。

一些刚学吹口哨的朋友最初也许只能吹出声音但吹不出旋律来。要知道能吹出声音就是了不起的进步。口哨不像其他乐器只有口型、舌头位置、气息控制三者只有恰到好处得配合才能吹出声音。初学者要经过反复试验才能找到感觉。能吹出稳定的哨声哪怕只是一个音就是明显的进步。

反复经过音阶练习后就可尝试吹歌曲了。如果什么时候吹都跑调,这样的朋友恐怕难以在口哨上有所发展。

有的朋友在这个级别停留的时间可能长,也许几天;有的朋友短一些也许几分钟、几秒钟,短到他也许觉得没有学习过程,好象与生俱来。

三、口哨好手能小声吹出曲子。

请注意“能小声吹出曲子”是指在准确把握音准的情况下的吹奏,也就是吹时不能跑调。不过有的朋友唱歌时有些跑调但吹口哨却不跑调,也就是他(她)的乐感在口哨上得到很好的体现。有的朋友弹奏乐器很好但吹口哨可能跑调就是乐感在口哨上没有很好体现的。所以我说口哨吹得好的朋友得天赋很好,就是指他的乐感在口哨上得到很好体现。当然有的朋友可能因为紧张或对曲子不熟悉吹口哨时也偶尔跑些调,这是有办法可以解决的。

这个级别的另一个要求是,尽管声音小但要吹出美的效果,让听者觉得美、好听。

如这两点你做到了就可争取成为口哨高手了。

四、口哨高手能响亮地吹出曲子。

在音准好、效果美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练习,口哨吹时的呼吸更为深沉、哨声更为响亮、从而口哨音色更为优美。多做一些有氧运动可促进这个过程的变化。这时你就可体会到“功夫在诗外”的说法了。如你是个口哨高手你就可参加演出活动、增加演出经验了。

五、口哨专家能自如地演奏曲子。

气息控制自如(一开始也许是有意控制气息,以后会达到没有控制的意识,也就是所说的化有形为无形)、口哨技术更这全面,能做到低音浑厚而雄壮、中音饱满而圆润、高音透明而潇洒,加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休养,就能轻松自如地演奏各种风格的曲子。这是对口哨专家的要求。

在众多口哨朋友中属口哨好手级别的人最多,口哨高手较多,口哨专家较少。其实口哨好手经过长期的训练多能成为口哨高手。口哨高手勤学苦练地钻究加上演出实践也能成为口哨专家的。

 

刘琨与历史上的音乐退敌解围考辩

 

载《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基础》80-86页

1 史传晋刘琨有清啸退敌解围事迹,被后人作为啸(口哨)和音乐的作用的典型不断引用,本文本着严格科学的态度,对该事迹作一科学考察。

古籍对刘琨清啸退敌解围事迹记载情况是这样的:刘义庆《世说新语》(《艺文类聚》、《太平御览》、《佩文韵府》等引有,(353)今本无)“刘越石(《晋书·刘琨传》作“琨在晋阳,尝”)为贼胡骑所围(《太平御览》、《佩文韵府》引,《晋书·刘琨传》有“数重“),城中(《太平御览》无,《晋书·刘琨传》有此二字)窘迫(《太平御览》、《佩文韵府》引,《晋书·刘琨传》有“无计”)。刘(《晋书·刘琨传》作“琨”,《太平御览》后有“依夕”)乘月(《晋书·刘琨传》无此二字)登楼清啸,胡(《晋书·刘琨传》无此字)贼闻之,皆凄然(《太平御览》作“悲”)长叹。”(《佩文韵府》引,《晋书·刘琨传》后有“中夜(《佩文韵府》引《世说新语》有“吹”)奏胡笳,贼又(《佩文韵府》引《世说新语》作“皆”)流涕嘘唏(《佩文韵府》引《世说新语》无后二字),(《佩文韵府》引《世说新语》有“人”)有怀土之切。向晓复(《佩文韵府》引《世说新语》作“又”)吹之,贼并弃围而走(《佩文韵府》引《世说新语》作“起围奔去”)。”唐李伉《独异志》卷上文略同,增“救兵不至”,改奏胡笳在日中,复吹解围在“至晚”。

已有学者指出,包括《艺文类聚》在内的唐代前期一批文化典籍,因为特殊的时代原因,质量不太高,并不可靠。(709-712)《晋书·刘琨传》记载这一事迹,并非按生平年代顺序,而是放在其去世封谥后,显然是作为传闻处理的。其所增内容,也应作如是观。《太平御览》多同《晋书·刘琨传》,后出者文反较前详,基本符合传闻愈演愈繁的特点。

知人论事,以便讨论,我们先熟悉一下事件主人翁。据《晋书》等记载:刘琨,字越石,魏昌(汉苦陉县,三国魏改为魏昌,隋改为隋昌,唐改为唐昌,又改为陉邑。故城在今河北省无极县东北)人。少有隽朗之誉。为征虏将军石崇金谷园宾客,文咏为当时称许。后又与陆机、陆云、潘岳、左思等同事贾谧,号称二十四友。惠帝时为范阳王司马,共破东平王楙等,以功封广武侯。晋怀帝永嘉元(306)年,任并州刺史。他在上党地区招募了一支千(一说五百)人的部队边走边打到了晋阳。召集流亡,整顿地方。永嘉六(312)年,雁门乌桓反叛,刘琨率精兵出晋阳抵御,刘聪遣刘粲、刘曜以令狐泥为导乘虚进袭。太原太守高乔投降,刘琨父母并遇害。刘琨回救战败,退回常山。后向鲜卑拓拔求救,其首领猗卢出兵打败刘粲、刘曜。刘琨因兵力弱小,移驻阳曲(一作阳邑)。晋愍帝建兴四(316)年,拓拔内乱,刘琨的儿子刘遵说服箕澹、卫雄率本为晋人的三万人来投。逢石勒攻乐平,太守韩据求救,刘琨全力出救。战败不能自守,自飞狐口入幽州安次投奔太守鲜卑段匹磾。晋元帝大兴元(318)年,鲜卑段部内讧,段匹磾忌其声望,将其杀害。刘琨初与祖逖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俱闻鸡起舞。后来二人都有志恢复中原,他听说祖逖被朝廷任用建功,曾对人说:“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晋书》有传(1679-1690)。《隋书·经籍志》有集九卷,别集十二卷,后不传。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辑有《刘越石集》一卷。从历史记载看,刘琨不但是当时重要的政治、军事家,有文学成就,而且是有名的志士。对于这样一位历史人物,人们乐于传颂有利于其形象和功绩的传闻是可以理解的。

传闻并非毫无道理,历史上刘琨确实有作啸的证明。其《扶风歌》写道:“朝发广莫门,莫宿丹水山。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浮云为我结,归鸟为我旋。去家日已远,安知存与亡?慷慨穷林中,抱膝独摧藏。麋鹿游我前,猿猴戏我侧。资粮既乏尽,薇、蕨安可食?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君子道微矣,夫子故有穷。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廷。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我欲競此曲,此曲悲且长。弃置不重陈,重陈令心伤。”(408)

但传闻不能坐实。《扶风歌》“吟啸绝岩中”是为了“命徒侣”,应该只是啸叫;而能感动胡骑,使之凄然长叹、流涕嘘唏,有怀土之切并弃围而走的,却只能是啸乐(用啸吹奏乐曲)。《晋书》增加“晋阳”地名,似乎更加真实。又增加奏胡笳情节,因为二者都是吹奏的,月夜感动胡骑,“向晓复吹”,使“贼并弃围而走”的的究竟是清啸还是胡笳反而不清楚了。唐李伉《独异志》卷上文也有同样问题。

不论是清啸还是胡笳,如果能退胡骑,那么刘琨就不用弃城投段匹磾,从而委身虎口自取杀身之祸了。像唐·畅当《酬严司空见寄诗》理想的那样,“刘琨坐啸风清塞”,胡骑来了,只要不分昼夜地清啸、奏胡笳轮番上就是了。刘琨吹累了,可让他教的部下顶替他吹。《后汉书·隗嚣传》录王遵《喻牛邯书》:“前计抑绝,后策不从,所以吟啸扼腕,垂涕登车。”王遵生西汉末年,父为上郡太守,少豪侠,有才辩。初为隗嚣部将,后归光武。长期生活在西北军中,可见汉军中士人已能啸。刘琨《扶风歌》:“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他有千百人的队伍,是不可能靠他一个人啸着发令的,必定有人呼应。《南齐书·魏虏传》:“众号百万,吹唇沸地”,《资治通鉴·一四一·齐建武四年》因之,可见军中能啸者大有人在。相反,永嘉六(312)年,刘粲攻破晋阳,刘琨父母被杀;晋愍帝建兴四(316)年,石勒进攻乐平:刘琨都依靠鲜卑拓拔部的“胡骑”退敌。否则,就只有弃守,可见清啸和奏胡笳都是不能依靠来解围退敌的。

即使假定刘琨的清啸真有使胡骑感动解围退敌的艺术力量,在传说的条件下也是不可能发挥作用的。刘琨在城楼清啸,城楼高约10米以上(据马汉荣等《中国建筑之最》“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山西平遥“开始筑城是在2700多年前的周宣王时代,如今保留下来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重筑的……墙身高10米……(22)”“今天的洛阳城是宋代修筑的……城高13米……(30)”“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城墙”“西安……从地面到城垛墙高12米……(38)”),城下的攻城军队为避免城上守军的矢石杀伤,一般要距城百米以上扎营(一般矢石射程约50步,但劲弩在百步以上),而清啸的音量很小(详见上文),胡骑恐怕根本都听不到,更谈不上被感动解围退兵了。同理,胡骑“凄然长叹流涕嘘唏”,声音同样很小,刘琨等同样根本听不到。

排除完全空穴来风的杜撰,比较可能的事实是,某次刘琨被围,在城楼为鼓舞士气长啸,或者是思考问题时下意识地吟啸了几声,第二天(按唐李伉《独异志》卷上文为“至晚”)胡骑因为别的原因(骑兵善野战而不利于攻城,可能就是原因之一)解围退兵了。二者本属偶合,为鼓舞士气或赞颂英雄,却被当作英雄事迹,流传了开来。史家出于同样的考虑,将其录入正史。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有人据此说刘琨是最伟大的口哨(啸)家,有了以上科学认识,笔者认为不妥。因为能称为伟大的口哨(啸)家,衡量标准无非是历史地位和技艺。即使刘琨清啸退敌解围是真实的,论时代和名气及历史地位,他也比不上作为我国历史上贤相和智者的代表、曾抱膝长啸的诸葛亮,以及“才高八斗”且第一个写自己作啸的曹植。而论技艺,刘琨仅仅只是有作啸的证明而已,史称“善啸”的有在我国历史上地位显赫的西王母和名士阮籍等。更何况清啸退敌解围,还只是不能坐实的传说呢?

 

2 《三国志演义》根据传说创作的《三国志》等史书中没有的空城计情节,诸葛亮使空城计,在城上焚香弹琴,古琴的声音同样很小,司马懿同样也不可能品音退兵。比较可知,不能严格考证的刘琨清啸退敌解围也同样是根据传说创作的。

 

3  其实,从啸、琴上升到音乐层面,以上并非最早和仅有的音乐退敌解围事例,比以上更早还有一例,更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这类传说的真相。

这一事例的起源是这样的一个历史事件:《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孔子讲诵弦歌不衰……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13](P.1930-1932)从原文看,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只是从容镇静、无异常日;退敌解围是靠子贡招来救兵。

但大概受历史上板楯蛮歌舞以战和四面楚歌等音乐在古代战争中发挥作用的事例的影响,以为音乐能退敌解围,又附会上例中的弦歌与退敌解围,于是,对下面事例的曲解就不难理解了:

在上文事件之前,有这样类似的一个事件:“孔子……去卫。将适陈,过匡(宋邑)。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13](P.1919)文中匡人围孔子出于误会,退敌解围自有原因。

因为上述渊源,《韩诗外传》(十卷,西汉经学家、文帝博士官韩婴撰。所述故事主人翁多为历史真实人物,史实也有记载,但具体情节和细节多经增饰渲染,实际上是作者为说明其观点而采自传闻或创作出来的。传世有元嘉兴路学刻本和《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刻本等)发挥为:“孔子行,简子将杀阳虎,孔子似之,带甲以围孔子舍。子路愠怒,奋戟将下。孔子止之曰:‘由!何仁义之寡裕也。夫诗书之不习,礼乐之不讲,是丘之罪也。若我非阳虎而以我为阳虎,则非丘之罪也。命也夫!歌,予和若。’子路歌,孔子和之,三终而围罢”匡人具体化为简子,发展得更加详明。孔子阻止子路争斗,是因为相信仁义和命运。歌毕围解,是意外的收获,但肯定容易让人产生从容唱和可能是退敌解围原因的联想。

《孔子家语》(三国魏王肃自称受于孔子二十二世孙猛,一般认为是他综合秦汉诸书所载孔子遗文逸事成篇)又发挥为:“孔子之宋,匡人简子以甲士围之。子路奋戟将与战,孔子曰:‘歌!予和汝!’子路弹琴(《史记索隐》作“剑”(1920))而歌,孔子和之。曲三终,匡人解甲而罢。”隐去了被围原因,进一步用上面的“弦歌”取代了真实的退敌解围原因,明显引导人理解为弦歌退敌解围。清崔述《洙泗考信录》(后人称其:考据详明如汉儒,而未尝墨守旧说;辨析精微如宋儒,而未尝空谈虚理。此书尤为生平心力专注)即据事理指斥说:“如《家语》所言,则是匡人真以歌辞退矣,而岂有是理哉?”

《琴操》(旧题汉蔡邕撰,然《后汉书》本传只言著《叙乐》而无此;《隋书.经籍志》载晋广陵相孔衍著《琴操》三卷,后注释、类书引皆称蔡邕:疑孔衍从《叙乐》辑出)进一步发展为:“孔子到匡郭外,颜渊举策指匡穿垣曰:‘往与阳货正从此入。’匡人闻其言,告君曰:‘往者阳货今复来。’乃率众围孔子数日,乃和琴而歌,音曲甚哀,有暴风击军士僵仆,于是匡人有知孔子圣人,自解也。”改阳虎为常见的名称阳货,虽然更好;但改颜刻为更加知名的颜渊,是张冠李戴,发展上述退敌解围原因“弦歌”为“音曲甚哀”,是越错越远。再加上“有暴风击军士僵仆,于是匡人有知孔子圣人”,更进一步把孔子和音乐说成能呼唤灾变的巫师,离事实真相更远了。

 

4 综观以上音乐退敌解围的传说,我们可以确认都是后人增益、附会的,与史实和情理不符。

 

对受歧视(啸)口哨影响者的应对——晏鸿鸣与吱吱呀等讨论录(摘自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网站《啸还是口哨》跟帖)

 

吱吱呀:

 

晏鸿鸣老师:

您好!

我好郁闷啊,前几天我在公司的冲凉房洗澡时吹口哨(那里面效果特好),有一哥们对我说————天天吹来吹去的就是你啊?!你让我想起了我爸你知道不?想起了小时候临睡觉之前我爸抱着我,蹲下,吹——————

当时我气疯了,你别尿到裤子上喽!这是我当时说的。

2007-12-02

 

晏3日:我的大学同事中既有说吹口哨与我的教师身份不合,也有像你的哥们那样说的,有时也觉得生气。但转念一想,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少,所以不应该生气。他们的经历,实际已感受过口哨的起条件反射信号作用的示意作用。可惜他们对口哨的认识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同步增长。可以告诉他口哨到现在已有世界大赛的发展。如果他还不吃惊地表示钦佩,那么就罚他看看我写的相声,并且对他说:你现在每次吃饭是否还会想起你妈给你喂奶呢?你对口哨的认识也早就应该断奶了!

 

吱吱呀9日:

犀利!

 

晏9日:

感谢赞成和肯定!

 

吱吱呀29日:

笑死我了,我用这句话骂了N个人了,

有人这样评价:骂的经典!

 

晏31日:

他们不能冤枉我们,我们可没有骂人!还有,我希望你还应该罚他们去看我写的趣味介绍口哨的相声。

 

捣蛋虫31日:

不每次吃饭想起妈妈给我喂奶;但是,今生今世永不忘怀妈妈曾用乳汁哺育过我。

 

晏31日:

我们在这里是强调对口哨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初级阶段,而应该与时俱进,并不是说应该忘本。我首先还是肯定了他们感受和认识到口哨初级阶段的示意作用的,现在人们在特别高兴或不满时的叫喊或吹口哨,仍然是这一作用的反映。

 

吱吱呀2008年1月13日:

现在男孩子不敢说什么了,可女孩子又来了—-“流氓”!我郁闷呐.

很不好处理,遇到这种情况我就说:流氓就流氓吧,我要将流氓进行到底.真不知说什么好.

对了,您的相声名字是—-? 

 

晏:

对女孩子不能说得太尖刻,要温柔一些!建议看看我写的相声可以作为方法之一。

还可以问她们,据历史资料记载:

我国古代诸葛亮、曹植、嵇康、阮籍、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岳飞等伟人;现代马克思,美国罗斯福总统、威尔逊总统,科学家爱因斯坦;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巨子洛克菲勒……现任香港特首曾荫权等名流:都吹口哨。按你们所说,他们都是流氓吗?

我国汉代以前记载的妇女吹口哨比男子多,《诗经》三例全是妇女吹口哨;甚至有证据表明人类在会说话之前,曾普遍使用口哨作行动信号,所以后代还有遗留:按你们所说,都是流氓,那么作为流氓的后人(当然包括女孩们),我们还有希望不是流氓吗?!

我写的相声名叫《街头巷尾——口哨(啸)音乐的趣味介绍》,本网站口哨历史版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