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啸乐(口哨音乐)艺术

啸乐(口哨音乐)培训招生简章

啸乐(口哨音乐)欣赏、演奏和理论研究培训班

招  生  啦  !

 

一、啸、啸乐简介:

啸,就是我们常说的“口哨”。人类在语言之前即用啸来达意表情,后来又用它演奏乐曲,即啸乐。啸乐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但华夏具有最为悠久、连续的历史记载和辉煌、光荣的传统: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等,史不绝书;从诸葛亮、曹植、阮籍、陶渊明到李白、苏轼、岳飞等,名人辈出。

因为啸声比较小,不能强势进入传统乐队,不能成为高雅艺术,只能是下里巴人;更因为啸叫有示意暗号的作用和近似某些灾变声音等,有的人听了不快,所以世界各地或有歧视。我国儒家、佛门甚至予以抵制。宋代理学兴盛,啸改称口哨等,仅在民间下层流行。

扩音技术发展以后,为啸乐艺术扫除了发展的障碍。近代美国后来居上,已开始公开演奏、举办世界大赛。古国岂甘落后,现在正重振雄风,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其声音富有特色:表现力丰富,演奏流畅,转调、变奏容易,加上音域较宽,尤其是人体本身具备,故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大街小巷随处可闻。只要整体水平提高,极具发展潜力,前景美好。

口号:有利身心成才,发扬历史传统,发展啸艺事业,丰富艺术世界,开发人体潜能,构建(和谐社会)美好人生。

只要能吹气,就能学习和演奏啸乐(口哨音乐)。

二、培训有演奏(初、中、高级)和研究的不同层次,适应您的不同需要。

三、培训面向全社会,不限年龄、职业,培训地点、时间可灵活安排。

四、江汉大学世界首创高校选修课,主持教师晏鸿鸣教授出版了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的正式教材。学成可评定艺术等级,推荐到相应业余或专业艺术团体演出。包教包会,如果需要可继续参加同级下期培训班学习!

五、报名热线:yanhm1951@QQ.com或15335894981晏鸿鸣教授。

报名需了解:

姓名 联系方式 学习希望(欣赏、吹响、变音、演奏、研究) 教学时间、地点要求 (武汉经济开发区以外需自行组班开课)

名人与啸乐(口哨音乐)艺术介评

 

一、《口哨》

张海迪(中国残疾人协会主席)

我会吹口哨。

是妈妈教我吹口哨的。那时我大约六七岁。

那时我整天躺在病床上,我的脊背上重叠着很长的刀口,我的腿不能动,我的胳膊不能动,我的脖子更动不得,假如我不小心活动一下,就会引起脊背伤口的剧痛。我长时间地躺着,我无可奈何地躺着,我终日孤独地躺着。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比躺在这种疼痛里更难过的事了。我不知道我要躺多久,我不知道我的快乐是什么。我的眼睛一次次转向窗外,我也没有更多的玩具,我只有几本翻烂了的小人书,一盒旧积木,还有一个傻乎乎的布娃娃。我唯一的快乐就是听小鸟唱歌,它们叽叽啾啾很是热闹。

有一天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和小鸟一样唱歌啊!

妈妈说我来教你吹口哨,这样你就能和小鸟一起唱歌了。妈妈说,你把嘴唇嘟起来,轻轻,轻轻地吹,有一丝风吹过的样子。

我于是轻轻,轻轻地吹,一丝细细的风从嘴唇中牵出,一个好听的声音散开来,很悠长很柔和,神奇而缥缈。我反复吹着,开始是单音,后来我学会了由低音吹到高音。再后来我就学小鸟叫,学它们啾啾地唱歌。我也吹自己会唱的歌。于是孤独中的我找到了快乐。在我的口哨声中,窗外小树的叶子绿了,又黄了。在我的口哨声中,树叶飘落了,窗外的白雪盖满了大地。

春天来临,少女时代的我热情而活泼,在鲁西北那片绿色的田野上,我又吹起口哨,我的口哨带着弧线从这边飘向那边。村里的男孩们听见我吹口哨很惊奇地瞪大了眼睛。我又用欢快的口哨呼唤大白狗,它一听见我的口哨就会像一匹小白马,从村里热情万丈地飞跑到我身边。看着大白狗在我身边亲热地摇头摆尾,孩子们脸上露出油然钦佩的神情,我说我们一起吹口哨吧。于是田野上空仿佛飞来了一群百灵鸟……

夕阳就要落山了,我们还流连在金色晚霞的迷蒙中。孩子们推我来到河边,我用口哨吹起苏联歌曲: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可是我不能向他表白,满怀的知心话儿没法讲出来。啊……

晚风里,我的泪水涌出来。我觉得口哨与歌声有区别,它给人更多的想象。口哨与唱歌不同,无论什么歌,用口哨一吹便牵出一缕淡淡的忧伤和怅惘。我唱歌没有哭过,但我听见自己用口哨吹出的歌却不止一次地流下眼泪,也许是我喜欢那些染着忧伤色彩的歌。

木轮椅碾过乡村土路的坎坷和泥泞,我告别了少女时代。

一天,我又一次躺在病床上,窗外的小鸟早已不在,这里病房的窗外看不见绿色的枝条,天空却依旧是蓝天白云。忽然我很想吹口哨,吹一支随着轻风飘远的歌,那个曾经孤独的我,总盼望吹着口哨病就好了。不知不觉已经三十多年过去了,这是多么漫长的一支歌啊。

我很想吹口哨,吹那支悠长缥缈的歌……

[析评]这虽然是篇抒情短文,却涉及啸(口哨)艺许多方面:

首先是啸(口哨)非常方便。年幼的张海迪手术后躺在床上,全身几乎只有眼睛能动,但却能学会啸(口哨)并用来吹奏乐曲。

其次说明与这种方便相应,啸(口哨)的群众基础非常广泛。小海迪的母亲,一个没有特别背景的普通下放女干部,就会这种技艺,并且可以传授。小海迪建议鲁西北村庄的小伙伴一起吹,于是田野上空仿佛飞来一群百灵鸟。基本估计约一半以上的人都能吹响,其中十分之一能吹奏乐曲。

当然,与群众基础广泛相关的是学习容易。小海迪的母亲显然没有运用特别的教学理论和经验,只是教她把嘴嘟起来,轻轻地吹,像有一丝风吹过的样子,小海迪就学会了。不但学会了像小鸟一样发出叫声,而且无师自通,学会了演奏乐曲。

张海迪女士认为啸(口哨)乐比唱歌能给人更多想象,其实是因为没有限制想象的歌词,这应该算乐曲的优点。她觉得用啸(口哨)吹奏乐曲会有淡淡的忧伤和怅惘,其实是她当时心境和所吹奏的乐曲的原因。啸(口哨)乐能表现的感情包括生活中的全部,是丰富多彩的。

 

二、《口哨de趣闻轶事》

高沛(曾任武汉市音乐家协会主席)

(本文发表在武汉市文联主办、面向全国发行的报纸《少年文学报》1998年3月18日2版,括号中是笔者的参考意见)

 

用嘴巴充当乐器——吹口哨,在古今中外都有。我国最早的民歌选集《诗经》中,有着“其啸也歌”的诗句,(郑玄的)注释中说:“啸,吹声也。”这些可算是有关口哨的最早文字记录了(《山海经》西王母善啸记载的实际和反映的史实可能更早)。但真正盛行口哨是在魏、晋时代,当时不但民间百姓,而且文人墨客、达官贵人(一般是不当权的),甚至妇女都喜爱吹口哨(历史记载妇女早于名人)。

口哨发展到唐代,已和其他的乐器配合运用了,这一点从唐代诗人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诗句里可以得到证实(《诗经·白华》与“啸歌伤怀”相应,下文有“鼓钟于宫”。王僧达《祭颜光禄文》有“啸歌琴绪”,皆在唐前)。口哨之所以能与丝竹管弦乐器合鸣,主要是它的演奏技艺日趋成熟了。据唐代孙广的《啸旨》中说,那时口哨的技巧有十二种之多,并且口哨乐曲也十分流行(据笔者考证,多为后人、特别是明人增益附会,不可信)。

比中国有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外国口哨音乐,更是广泛流行(在记载历史早,且几千年连绵不绝方面,没有别国能和中国相比)。古印度以口哨(应为指啸)代替祭祀唱礼歌,在非洲(等)用口哨音乐(示意啸叫,与音乐无关)作为传递消息的语言,危地马拉、墨西哥、德国也都十分流行吹口哨。据说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科学家爱因斯坦,都酷爱吹口哨。但美国(现代)则是吹口哨之最:前总统罗斯福和威尔逊均是吹口哨的爱好者;美国北卡罗米(莱)纳州设有一座口哨博物馆;加利福尼亚州办有一(十九世纪初美国已有六)所口技(哨)学校,校内有一个三十人的口技(哨)乐团,能演奏世界名曲。有“口哨夫人”之称的艾丽丝也是美国人,她的吹奏口形美观(无意义),音准质纯,音区宽广(有报道只有两个半八度,远逊于我国目前高手的三个多八度),感情细腻而富于变化,被誉为“魔笛”,世界上第一张口哨唱片就是出自她之口。据国外刊物介绍,奥地利有位口哨专家经过长期摸索苦练,练出一门绝招——或用牙齿和舌头,或用手指和合掌来变化音高、音色、音量,通过两边嘴角的高度的控制,竟能一人吹出二声部的赋格式乐曲(呼麦也能。花样变化能增色,但一般损失更大,不可能取代口哨的主流),从而使得口哨音乐更有吸引力。一时间,“口哨乐团”、“口哨重奏团”和“口哨协会”相继成立,风靡全球。

当今世界上,既有用口哨吹奏贝多芬、巴赫的古典音乐的,也有用口哨演奏爵士音乐和摇滚音乐的;有一个人独奏或二(据说最多可有四)人重奏的;也有用交响乐队或电声乐队伴奏的。如今口哨不仅是一种自我娱乐的形式。同时也以一种独特的乐器(的面貌)出现在音乐舞台上。

 

三、《口哨随笔Orawhistle And Me》

龚镇雄Professor Zhenxun Gong

  (作者是北大物理系教授、音乐声学专家、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

此文应河北省石家庄市口哨李李立忠先生之约而作,转自中国口哨网站)

 

谈起口哨,有的人可能认为:浪荡小青年,鼓起腮帮子,翘起嘴唇,嘴里嘘哩嘘哩地,吹起小曲儿,不登大雅之堂。可是我却很喜欢,国内、外还有不少人乐于此道,可以登上舞台,还可以出唱片、开音乐会。这也是一件真真确确、人人都有、可以随身携带,比任何其他的都方便的乐器。

我从小喜欢音乐,虽然没有出身在音乐世家,却喜欢买本《大戏考》(解放前每年都由电台推出一种各种戏曲、曲艺、歌曲的脚本)跟着收音机(我家里买了一台三个电子管的再生式收音机,我视为致宝)哼唱,也学着大孩子们嘘哩嘘哩地吹口哨,反正走到哪里都可以吹。慢慢就成调了。后来吸气也能了。

到了高中,自己找本书看看自学了“和声学”,知道同时出两个音可以形成和声,比单音好听,于是试用嘴唇的两侧发不同的音吹成口哨的和声。在余《音乐声学》这本书及在北大和中央音乐学院讲课时,讲到乐器及歌唱发声,我认为口哨是一种由“唇簧”起振、由“管”耦合而发声的簧管乐器,像喇叭(号)、单簧管和双簧管一样;也有认为口哨的振动像声带那样直接振动而发声即简单的簧振乐器,像口琴、手风琴、八音琴一样。(不过也有认为歌唱发声也是声带起振,胸、腹、头腔耦合发声的。)[因为口哨发声时唇部没有感觉到振动和由此造成的发麻感觉,所以应该是孔音起振]莫衷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不过有两个事实是“我安上满口假牙后,口哨声没有过去响了;吹气顺时(气流不见小),口哨声不易控制了。吸气亦然[根据音理和历史记载,牙齿不影响发音,先生的问题应另找原因]。

口哨的优点除了人人皆有、不用花成本、随时可用以外,还可以随意控制音调,同各种乐器或乐队都可以协同,音色亦可改变一点点。缺点是音域太窄[这是先生根据自身和所知作的概括,我们现在了解音域可达四个多八度,是难得音域比较宽的],每个人的音域基本固定,音量一般较小。

现在的青年可能注意力不在这上面,不过我正是希望把这门艺术发扬光大,开我们自己的音乐会,出我们自己的唱片,有我们自己的“大师”。

最近我正在写一本《天下物理》的书,包罗物理学的方方面面,在“音乐物理”这部分中,我会把“口哨”罗嗦几句。

 

四、秘书回忆:周恩来总理也吹口哨

 

纪东《难忘的八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其中有周恩来总理吹口哨的内容:

我听过总理吹口哨,也是在他高兴时的自娱自乐。总理吹口哨不怎么会拐弯(指形成旋律),是以“嘘……”这(一)个音调(乐音)为主。说真话,总理没我吹得好。我曾对总理的侄媳、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邓在军说过此事。那是我们一起去福建泉州参加纪念周总理的活动,之后结伴游览,她无意中听见我吹的口哨歌曲(乐曲),说:“纪东老弟,你的口哨吹得真不错。”我对她说,总理也吹过口哨,我还模仿了一下。她觉得很新奇,很开心。

 

五、著名医学家裘法祖院士用口哨示爱

 

2008年6月15日,《武汉晚报》在3版《“人民医学家”的裘法祖传奇人生》文中《异国行医收获“钻石”爱情》部分,介绍著名医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湖北省“人民医学家”、武汉市医学泰斗裘法祖教授妙用口哨。“直至今天,与裘法祖同一宿舍楼里的邻居还会提及他们的恩爱。早年,裘法祖每次回家(,)都会在楼下吹声口哨,这时(,其德国夫人)裘罗懿就会跑到窗台,向他扔一只水果。”可见在他们看(听)来,口哨和投桃报李的水果一样,是表示恩爱的载体。

 

六、韩国总统卢武铉口哨为媒

 

2002年12月20日,只有职高学历的新千年民主党候选人卢武铉当选为韩国总统,这在韩国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旋风。这位出身贫寒的总统不仅有着传奇的政治经历,他的(以)口哨为媒(、)真情不渝(的)爱情故事也是韩国媒体和公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青年卢武铉由于家境不好,只读到了职高。毕业后不久,他就在家准备参加韩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司法高试。权良淑与他是同村,幼年丧父,母亲带着几个孩子艰难度日。在母亲的影响下,权良淑从小就有很强的自尊心,村里人都说她是个“傲气”的姑娘。不过卢武铉倒是很欣赏她这种个性,曾在同伴面前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宣布,一定要“征服”她。

2003年初,卢武铉夫妇接受韩国一家电视台采访时,在观众面前“坦白”了他们的恋爱经历。卢武铉1971年服完兵役后,在村里和权良淑不期而遇,第一次点燃了爱情的火花。那次见面后,卢武铉每天都路过权家去村头挑水,每次都会在小溪边“遇到”权良淑。一来二去,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深,直到后来“山盟海誓”、“私订终身”。当节目主持人好奇地问道:“怎么会那么巧,不管什么时候去挑水都能遇到呢?”卢夫人羞红了脸,笑而不答。卢武铉总统经不住一再追问,小声说了一句:“我每次快到她家门口时就吹口哨,使劲大声地吹……”引得观众大笑。

 

你知道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吗——古今常闻、潜在的极好艺术类型啸乐(口哨音乐)介绍

  1   陌生的老朋友——“啸”在中国古代史籍和文学作品中广泛存在

“啸”,乍一听好像很隔膜,却是我们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作品中的老朋友,历史上的著名作家的著名文学作品常常出现:

南宋初年著名将领岳飞的撼人心魄的爱国词作《满江红》中有:“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后赤壁赋》中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

诗圣唐杜甫《上后园山脚》有:“敢为苏门啸,庶作《梁父吟》。”

晋著名的田园隐逸诗人、晋陶渊明《归去来辞》中有:“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才高八斗”的魏文坛领袖曹植《美女篇》中有:“顾眄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汉刘向楚辞《九叹·思古》称楚屈原曾:“临深水以长啸。”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召南·江有汜》:“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条其歗(啸异体)矣。条其矣,遇人之不淑矣。”《小雅·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2   啸算江湖哪一门派——啸的性质和发音原理、类型

啸这个老朋友到底是怎么回事?古今记载和工具书表述限于认识和了解却都不够明晰。

学者的解释虽不断进步,但笔者认为对“啸”的语义和发音原理认识都有缺憾。

笔者认为,指啸借助手指、叶啸借助树叶发声,从这个意义上,与其相对不借助其他物体发声的啸又可称为徒啸。这些方法都基本以吹气(仅徒啸可短时间以吸气)的方法发声,发出的声音风格特点近似,但发音部位和振动源及其状态却大不一样。徒啸的音域,可以从(g1)c2到c6(e6),达四个多八度,属于音域较宽因而表现力较强,特别是人体自身具备、不需另带的特别方便的特殊发音(乐)器。

根据对古今的考察(详见全国社科30佳、人文核心、湖北省优秀期刊《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6期晏鸿鸣、魏敏、许绯《“啸”义及其发音原理考辩》),我们可以确定,啸就是人们今天一般说的“口哨”。其发音原理,应该是双唇孔音起振,由相连接的、用舌和腭调节的口共鸣腔耦合而发声。是人体自身具备的特殊发音器。其声音可大致分为两种:发出简单叫声的啸叫和演奏乐曲的啸乐。对后者而言,就是唯一自身具备的、能演奏乐曲的特殊的吹孔气鸣乐器。

 

3   啸艺的江湖浮沉——我国古代啸乐艺术的历史发展和受歧视

3·1  啸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发展,据我们考察(详见将发论文《啸史考辩》),大概是这样的:

《山海经·西山经》:“西王母……善啸”,应是部落时代古人用啸示意进行听觉交际的反映。

《诗经》和《楚辞》的用例都大致可以确认为啸乐(详见论文《啸有人乐类考辩》)。

西汉末年已经有军队中的士人(王遵)写自己吟啸,东汉末年开始多起来,包括清流名士成缙和魏鱼豢《魏略》记:“(诸葛)亮在荆州……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魏“才高八斗”的文坛领袖曹植多写啸,包括写自己作啸,可以说是大力提倡,基本奠定了啸在我国文学作品中的地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名人雅士的啸既多又推崇,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由晋至唐史载写啸和作啸甚至善啸的人较多,晋代文学家、啸乐艺术家成公绥撰有《啸赋》,用当时最流行的文学体裁,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技术水平和认识。唐朝孙广写了《啸旨》,研究了啸的作用、传承等理论问题。

3·2  我国古今对啸乐(口哨)的歧视及对其发展的影响(详见专题论文《啸在历史上受歧视的表现及原因考辩》)

啸因音量较小,没能强势地进入乐坛和正统思想。古人认为属阴,与言、呼属阳相对。《楚辞·招魂》汉·王逸注以阴阳分啸呼,开后代先河。我国古代因男尊女卑等原因,尊阳抑阴,也导致对啸的歧视。其示意作用使它常为没有钟鼓等正规军乐和号令条件的异族和造反者运用,招致统治者和正统思想的歧视。

后代古人歧视啸的原因,主要是“学者讲义理”,即儒家及其后来的程朱理学要求士人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所致。有趣的是指啸最早记载为古印度和佛经,佛教应该是不排斥啸的,但大概是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中国化的原因,后来中国佛教也歧视了。

宋代以后,文人“诗文中偶或提到啸,多半是在掉书袋,不一定实有其事”;从考古和俗文学作品中“看到的啸者,则大抵为艺人”和下层百姓:皆为正统上流不齿,被称为“响马哨”和“流氓哨”。

据《华商报》报道,陕西省十届人大“有委员表示……有陌生男人吹口哨……只要违背妇女意愿,都属于性骚扰。”是这种歧视的最新反映,但网上多数持批评态度,说明这种看法虽有势力,已渐渐不得人心了。

啸受歧视后及其诸引伸义,为了区别,一般写作哨、口哨。

 

4   啸(哨)友遍天下——啸义的扩大和世界其他地区古代啸艺的发展概貌

啸后来成为人们对自然界一类声音的归纳,如猿、虎、鸟、风、海啸等。

甚至语言高度发达的现代,啸叫表意仍在不少地区存在。

《法新社介绍世界一些地方的“口哨语言”》说到,在欧洲比利牛斯山脉法国比利牛斯省阿斯村,非洲安哥拉、博茨瓦纳、刚果、肯尼亚、坦桑利亚部分地区和加那利群岛的拉戈梅拉岛,美洲墨西哥三、四百万安哥、拉马扎西克和扎波西克人,亚洲土耳其和前苏联接壤的特拉布松南部20万交通不便的山区人中,存在用口哨为交际手段的语言。

李曼《上帝赐予的魔笛》也介绍了西方(美欧)和世界其他地区啸(该文称为口哨)的情况,认为也“是人们交流信息的媒介”。

无独有偶,与中华文明无涉的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对啸的歧视,可以作为我们认识这一现象的佐证。李曼《上帝赐予的魔笛》:“口哨(即啸,下同)艺术难于风靡世界是由于一些国家的风俗所致。阿拉伯国家的风俗规定:吹口哨者被罚40天不准清口洁齿。有的地方还有人笃信这种观念:航船吹口哨会招致风暴,采矿吹口哨会引起瓦斯爆炸。妇女吹口哨总是被认为会招灾引祸,至少是她大病将临的先兆。1931年,纽约大学的一位著名的哲学教授撰文说:‘吹口哨是低能、弱智的象征,成功的男人是从不吹口哨的。’这篇文章引起强烈反响,他的办公桌几乎被来自各方的抨击淹没了。口哨学校的学生在他的寓所前抗议示威,人们并列出长长的爱好口哨的伟人名单:罗斯福总统、威尔逊总统、科学家爱因斯坦、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巨子洛克菲勒……来反驳。”

 

5   啸乐(口哨音乐)艺术的崛起——现代的快速发展

扩音技术的发展使啸(口哨)突破声音弱小的局限,开始了新的崛起。

5·1  世界其他地区

1886年,4个孩子的母亲阿利斯·肖在纽约首次公演,轰动美国。1888年,她又灌制了世界上第一张唱片。

1909年,阿格尼丝·伍德沃德小姐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口哨学校。到该世纪40年代,美国这种学校已有6所。

该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已不断举办有几十个国家优秀选手参加的音乐大赛。

美国作曲家、长号演奏家卜莱尔专门为其谱写了《口哨与小狗》,《波基上校进行曲》则成为影片《桂河大桥》主题曲,故又名《桂河大桥进行曲》。据《中国口哨网》报道,目前此类乐曲已有205首之多。

法国2007年十大金曲中有口哨乐曲。

日本办有协会和培训班(已知10多处,仅东京9处)。2007组团参加第34届国际大赛夺得多项第一名。2008年成功举办第35届国际大赛,获得少年组全部和青年、成年妇女组多数第一名。

然社会歧视和偏见仍在制约啸(口哨)的发展,1981年国际口哨大赛总冠军(唯一获此殊荣的女子)南希·福兰,自称“吹口哨的第一位淑女”,坚定地认为口哨吹奏者“是艺术家,而不是耍把戏的人”。

5·2  我国

5·2·1 发展概貌

受世界风潮的影响,我国具有优良传统这项艺术已呈恢复和急起直追的发展态势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交响乐团双簧管演奏家章棣和、小提琴演奏家陈丘新、作曲家卞留念先生开始在各地乃至中央电视台等公开演奏。

山东青岛曹庆跃先生开始录制了个人专辑CD和MTV;

河北石家庄李立忠先生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专业网站——“中国口哨网”网站,后来又有“口哨沙龙”、“湖北省暨武汉市啸(口哨)艺研究和发展促进会”网站(http://hbxiaoyi.5d6d.com)、口哨音乐网站等。

2003年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大学在校工会领导下成立了”啸艺(口哨艺术)研究和发展促进会”。接着,又开始发起筹备”湖北省暨武汉市啸艺(口哨艺术)研究和发展促进会”。

2004年河南新乡举办全国比赛;

云南昆明洪菠创办第一个UC房间“口哨音乐”,后来又有“温馨口哨”和“口哨与歌声”等。

晏鸿鸣先生办网站发表《中外古今啸(口哨)艺发展大事记》(2008年被《百度百科词典》作为“口哨”词条)、《啸(口哨)艺发展的怪圈及其对策》等一批文章。其中《“啸”义及其发音原理考辩》在全国30佳社科学报2006年6期公开发表。2006年其开设的“啸(口哨)艺的理论和实践”被接受为江汉大学校级选修课。2007年其主持的湖北省暨武汉市啸(口哨)沙龙开始每周活动。又被江汉大学学生艺术团聘为艺术指导教师,组建“啸(口哨)艺学习与演奏队”。2008年成功申报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湖北省啸艺资源及其开发运用研究”(鄂教思政【2008】4号,成果已发表于《楚天学术》2008年2期)、武汉市市属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啸(口哨)艺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武教高【2008】10号)。指导学生张莹等申报的江汉大学学生学术科技项目“论汉以前妇女作啸多的现象及原因”也获得批准:均为世界首创。

2005年张玉刚先生在北京成林骨科医院成功召开“全国首届研讨联谊会”。

9月16日新乡市获准正式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专业团体“啸台口哨艺术研究会”(豫新民社证字第0231号)。

2006年余音、洪菠等邀集中天、蓝猫、晏鸿鸣、伍哨、蝶恋花七人发起并担任常委,8月18-19日在北京皇苑大酒店召开“首届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讨论了口哨(啸)艺术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决定成立常设会议组织,代行中国口哨协会筹备委员会职能。会议选举余音任轮值主席,洪菠为秘书长,以决议的形式确定了一年内的工作目标。以新华社为首的首都媒体跟踪采访、报道,受到董翔、徐磊先生等著名艺术家的支持。其官方网站(http://www.whistlemusic.com)最高在线339人。

2007年五一期间在南京秀水苑大酒店举行春季特别会议,增补曹庆跃、王明磊、老孟、天宝为常委。

2007年北京成立口哨音乐协会,孟维鸿任理事长。年底在青岛举行中国高峰论坛会议,选举常委28人。

2008年4月19日,中国口哨协会成立大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约百名会员参加。选举余音任理事长、孟维鸿为副理事长,贾月亮任秘书长。理事33人,候补理事12人。

2008年7月19——21日第35届世界啸(口哨)大赛在日本茨城县牛久市举行,来自美国、挪威、印度、荷兰、中国、台湾等7个国家和地区共77人参赛。我国曹庆跃先生获成年男子组艺术表现第一名、通俗乐曲第二名和总成绩第三名的好成绩。

2008年11月27日《平原晚报》A6版报道王明磊说:“啸乐(口哨音乐)已经被新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09年2月1日初七晚上8点10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小崔说事【春节大联欢】节目播出孟维鸿先生兄弟和洪菠先生精彩的口哨三重奏节目。

2009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啸乐(口哨音乐)被宣布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5·2·2 发展前景

我们的口号:有利身心成才,发展啸艺事业,丰富艺术世界,开发人体潜能,构建和谐社会和美好人生。

我们的目标:

发扬古代光荣的文化传统,由地区扩展到全国,建立组织、培训、评级、演出等系统。

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到全世界,争取成为世界啸(口哨)研究、演艺、培训、会展和组织的排头兵。

 

群(对)口相声《街头巷尾谈啸乐(口哨音乐)》

 

 

(为求最佳效果,部分内容可根据演出地灵活改动。

曾少量删节发表于武汉市群众文化协会、武汉市群众艺术馆《武汉群文》2007年2期)

 

表演者:甲,演出所在地普通中老年市民,最好由能吹出简单啸(哨)声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担任。乙、丙、丁,啸乐(口哨音乐)艺术爱好者,分别由擅长徒、叶、指啸者担任(也可简化,仅设一擅长啸乐演奏者乙,能兼擅指、叶啸者上佳)。

 

甲:(休闲打扮,自台左上场,自报家门)本人绰号“爱热闹”,有空就往街上跑。新鲜事情早知道,要让生活更美好。

乙(、丙、丁)以徒(、叶、指)啸(齐)奏《一个鸟仔》或《蜗牛和黄鹂鸟》等接近鸟叫的乐曲自台右上。

甲:(作倾听状,对观众)环境保护好,街头闻啼鸟。(走近仔细听)刚才我还以为是鸟叫,现在才知道是他们在叫。(对三人)打听一下,您三位在叫啥呢?

乙、丙、丁:(齐答)这不是叫,是啸。

甲:(笑)好!好!!好!!!笑比哭好!!!!笑啥呢?

乙:(不解地)没笑啥?(醒悟)哦,不是那个笑,而是这个啸。口字旁加一个严肃的肃字。

甲:(不解地)新鲜!您三位能不能跟我简单地说说,什么是啸?

丙:(用手比画)简单地说,啸是一种高频、清亮的声音。

甲:(也用手比画)高频、清亮的声音?(仍不解)到底有多高?有多清?

丁:(也学甲用手比画)到底有多高?(困惑地)小字1组g到小字6组的e,这只是人类的,还有那动物和自然界的……

乙:(打断丙)你是不是要把频率计搬到这儿来演试呢?犯不着。这是一个相对、概括的说法,不同的对象并不一样。

丙:对,你听大自然的啸,那是风啸、海啸。(学风啸,气势恢弘地)“呜……”

甲:啊!够壮观的!

丁:现代还有飞机和子弹飞行发出的尖啸声,这是人为的自然界的啸声。”(学子弹掠过声)“啾……”

甲:(作自我保护状)哎呀!好危险哪!

乙:还有禽兽的啸,比如高猿长啸。(动情念诗)“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学猿猴叫)“呕……”

甲:(作悲伤状)哎呀!别叫了,猴儿!你把我的眼泪都叫出来了!(乙学猴状跳开)

丙:还有鸟啸。(学鹤叫)“嘎……”

甲:(作仰视状)咦呀!飞得够高的!

丁:还有虎啸。(学虎啸)“嗷……”

甲:(作畏惧状)啊!好恐怖哦!(见无危险,恢复常态,不解地))可您三位算其中哪一门呢?

乙:算其中……(语塞,忽然明白)啊,不算其中哪一门,属人啸。

甲:人也像大海和那猿猴、老虎一样啸?没听说过。

丙:当然不是像大海和那猿猴、老虎一样啸,而是像这样。(轻吹一声单音“嘘……”)

甲:哈!这我也会,大人抱孩子撒尿都这样。(作抱孩子撒尿状并以啸发声)乖乖,我抱你撒尿呐!“嘘……”

丁: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可这谁教的您知道吗?

甲:我是学我爸妈、爷爷奶奶这样的,他们谁教的?我可不知道。

乙:人家的爸妈、爷爷奶奶也一样。告诉你吧,这是我们的老祖宗发明的。据专家考证,这是“初民自然音之一……”通俗地说:我们的老祖宗尝试用各种声音表情达意,精选以后传给了后人。

甲:表情达意,那不是语言的功能吗?

丙:语言是最主要的,但不是全部,还有这“嘘……”

甲:就这“嘘……”抱孩子撒尿,能与语言并列?

丁:当然不光这,还有铃声、鼓声、喇叭声,等等等等。

乙:而且就这“嘘……”,也不就只是抱孩子撒尿。

甲:那还有什么功用?

丙:还可以用作共同行动或召集伙伴的信号。《水浒》中多次出现这样的情节,在夜色中,以开店为掩护的梁山好汉朱贵来到梁山水泊边,唿哨一声,对岸立刻划过来一条船……

甲:对!好办法,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丁:还可以反映情绪,包括北京奥运会在内的各种公众活动,人们表达赞扬或不满,常听见口哨声。

甲:对!

乙:还可以显示力量。《南齐书》记载,有次北魏各路大军齐集,“众号百万,吹唇沸地”。

甲:嚯!那气势肯定是“相当地”壮观啊!只听说过“张生煮海”,还没听说过有能把大地给吹沸腾了。不过,这刚才说的可是“唿哨、口哨、吹唇”,不是“啸”哇!

丙;这都是绕弯子歧视“啸”的别名,其声音像“哨”,外观上看是嘴唇发出的。

甲:(发着嘘声,仔细体会)有点像。

丁:其实不都是那样的,还有这样的。(吹叶啸)嘘……

甲:有意思,这是您玩出的花样?

丁:这叫叶啸,古已有之。隋唐时代的九部乐、十部乐中就有了。《旧唐书·音乐志·二》叫“啸叶”。“衔叶而啸,其声清震,橘柚尤善。”

甲:啊!太有趣了。

乙:我这里还有有趣的呢!(吹指啸)嘘……

甲:嚯!这种声大,叫什么来着?

乙:这叫指啸。

甲:真是太奇妙了!你哪儿学来的?

丙:远着呢!公元前古印度的雕刻和佛经里就有,我国五代时开始有记载。

丁:还有更奇妙的呢!用啸的方式演奏乐曲,就叫啸乐。既可以伴奏,也可以独奏、合奏。

(如时间许可,甲可逐项要求试试。)

甲:这次我肯定没猜错,是三位发明的。

乙、丙、丁:还是错了,也是古已有之。

甲:也是外国传来的?

乙:不!啸和啸乐以我国的记载最早,而且几千年连绵不绝。

甲:有根据吗?

丙:《诗经》里就有“啸歌伤怀”和“其啸也歌”的句子。

甲:这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的是春秋时代以前的古诗歌。

丁:史载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常抱膝长啸”。

甲:诸葛亮是三国名人,我国历史上贤相和智者的杰出代表。他“抱膝长啸”干啥?

乙:干啥?!你知道诸葛亮的智慧和治国才能哪来的吗?

甲:还能哪来?学来的呗!

丙:吹来的!告诉你吧!伟大诗人杜甫说了:诸葛亮的“济世巨力,养于一啸”。也就是说:他平治天下的杰出智慧才能是在这啸声中培养出来的,怎么样?吹来的!

甲:吹来的?!像话吗!你把阿以冲突吹好了给我看看!

丁:他有那能耐,我们早就推举他当联合国秘书长了!

乙:实际上只是形象、夸张的说法。

甲:这还差不多。

丙:魏曹植不但自己写啸,而且写自己作啸,可以说大力提倡,基本奠定了啸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

甲:曹植是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弟弟,号称“才高八斗”。除了他还有别人吗?

丁:晋代文学家、啸乐艺术家成公绥撰有《啸赋》,用当时最流行的文学体裁,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技术水平和认识。

甲:妙极了!

乙:唐朝孙广写了《啸旨》一卷,研究了啸的作用、传承等理论问题。

甲:好极了!

丙:陶渊明《归去来辞》有:“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甲: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田园隐逸诗人之一,确实田园气息清新。

丁:李白《游泰山》诗中说:“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甲:李白历史上号称“诗仙”,果然有仙气。

乙:杜甫《上后园山脚》有:“敢为苏门啸,庶作梁父吟。”

甲:杜甫历史上号称“诗史”,此诗有开创历史的气慨。

丙:苏轼《舒啸亭》有“啸傲池边红日伴,舒怀岩壑白云迎。”

甲:苏轼是北宋一代文豪,确实有一股豪气。

丁:岳飞《满江红》有:“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甲:作为历史上有名的爱国将领和诗人,果然充满爱国激情。这啸外国也有吗?

乙:不但有,而且现代还比较繁荣。

丁:1886年,美国4个孩子的母亲阿莉斯·肖在纽约首次公开演出,轰动全国。以后又灌制第一张唱片,成为了第一个职业演奏家。

甲:要养育4个孩子的妇女开创3项世界第一,了不起!喔!阿莉斯·肖!(拟音助记忆,下同。)啊你是,(世界的)骄(傲)!(伸大拇指)

乙:1909年美国阿格尼丝·伍德沃德小姐在加利福尼亚创办了世界第一所、也是迄今最成功的一所专门学校。1923年又在纽约出版了世界第一本专书《whistle》。

甲:又是两项世界第一,也了不起。阿格尼丝·伍德沃德,哇噻你是,good good。

丙:哈!你这是中西、雅俗合璧呀!

甲:不敢当,我这是“学贯中西”,运用中外文各种有利条件,帮助记忆。可是,什么是whistle?

丙:这是英语单词,就是啸和口哨的意思。

甲:噢!英国话啸和口哨,也就是英国啸和英国口哨。和我们中国是一样的吗?

丁:和各民族语言不同相反,世界上的啸都是人用口腔用同样的方法发出的,所以全都一样,没有性别差异和民族歧视,可以说,是天然的世界人民共同的声音。所以,1974年,美国北卡罗莱那州路易斯堡市开始举办世界大赛。至今,已举办了36届。

甲:北卡罗莱那(州)路易斯堡(市),这下有名哪,都已知道。

乙:1905年,美国作曲家、长号演奏家卜莱尔专为啸谱写了世界第一首乐曲。

甲:卜莱尔,帅呆了。看来美国口哨很兴旺红火啊!奇怪!刚才你们不是说我国的历史最长且连绵不绝,怎么让美国人把这么多世界第一抢去了呢?

乙:主要是因为我国历史上对啸有歧视。

甲:有歧视?刚才不是说曹子建基本奠定了文学作品中啸艺的地位吗?

丙:那只是部分时期和领域,主流是歧视、压制的。

甲:有证据吗?

丁:有。儒家经典《礼记·内则》篇:“男子入内,不啸不指”。汉郑玄解释说:“嫌有隐使也。”

甲:为什么“男子入内,不啸不指”?“嫌有隐使”又是什么意思呢?

乙:男子进入内室不能发出啸声或指指点点,因为有发出隐秘暗号的嫌疑。说白了,就是剥削阶级统治者担心身边有造反的密谋。

甲:担心朱贵的啸声引来梁山好汉哪!

丙:异族和汉族造反者还常“啸聚山林”,更加深了统治者的反感。

甲: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这个方便。

丁:古代啸者多数出身下层或长期军旅征战,如曹操的祖父曹嵩本姓夏侯,被曹姓宦官收养;而曹操本人多年征战。

甲:诸葛亮早年也在隆中隐居。

乙:出山后再没听说他长啸了。

甲:地位、身份变了,行为受拘束了!

丙:有趣的是,佛经中有指啸,本来是不歧视啸的,传到中国来,也歧视了。

甲:肯定是受了儒家和汉文化的影响。

丁:宋代理学风行后,除了文人掉书袋子,一般只在下层流传。

甲:说出来您三位别见怪,社会上有人认为这是流氓、阿飞的行为呢!

乙:有地方称“流氓哨、响马哨”,就是历史传统歧视在现代的表现。

甲:这是否也有啸自身的原因呢?

丙:也有,但是次要的,比如啸缺乏低音,所以古人将其与“言、歌”属阳对立,认为属阴。但这是多数乐器的通病,可以用低音乐器如三弦、革胡、大提琴合奏来弥补。

乙:还有声音较弱小,所以古代乐队一般没有它的位置,但在扩音技术大发展的今天,这一障碍已被铲除。

甲:啸有什么长处呢?

丙:那多着呢!比如特别方便转调,不受半音困扰。

甲:我吹笛子、箫等最怕转调了。

丁:奏出的乐音连贯、流畅,胜过乐器弹拨、键盘(可模拟演示三者奏135)。

乙:音域达到四个多八度,胜过乐器绝大多数。

甲:不错!不错!

丙:类型、技法比较丰富。

甲:都有些什么?

丁:比如刚才说的指啸、叶啸。

甲:那我知道了。

乙:还有蟋蟀技法。(表演用此技法奏123)

甲:真是蟋蟀叫的味儿!

丙:还有齿缝啸,可以大大减少甚至避免对他人的影响。

乙:其最重要的特点和长处是:人体自身具备,运用最为方便。可以说:正如会说话就会唱歌,只要能吹气就能学会演奏啸艺。

丙:所以大街小巷经常能听到啸艺声,有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可惜一般水平差,有较大发展空间。

丁:设想一下:如果人人都能较好地运用这一艺术形式,大街小巷的啸声都悦耳动听,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甲:既然前景这么美好,我们已经落后,为什么还不急起直追?

乙:有优秀文化传统的炎黄子孙已经觉悟,正在奋起!

丙:中央乐团首席双簧管演奏家章棣和先生首先登台演奏,登上大雅之堂。

丁:青岛曹庆跃先生首先录制CD和MTV,举办音乐会。

乙:石家庄李立忠先生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专业网站“中国口哨网”,现已有主要网站五个以上。

丙:河南新乡王明磊先生发起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地方专业团体“啸台口哨艺术研究会”。

丁:昆明洪菠先生第一个开辟网上音乐房间。

乙:武汉晏鸿鸣先生写出了一批科研、评论文章,其中《“啸”义及其发音原理考辩》已在全国社科学报30佳、人文核心、湖北省优秀期刊《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6期发表,他还在世界上首创大学开设选修课,成功申报省、市科、教研课题,编写出了内容最为丰富的讲义教材并已制作成了幻灯片,作好了大规模培训的准备。

丙:各地纷纷参与各级演出和举办全国性比赛、聚会和音乐节,2006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首届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我们的口号是:天下口哨(啸)是一家!让人人都了解啸艺,让啸艺像唱歌一样普及和富有艺术魅力!开发人体潜能,振兴啸艺!(可继续介绍各地新进展)

甲:太好了!我也被吸引了。学习这一艺术不容易吧?

丁:恰恰相反,一点不难。您不是会这个“嘘……”吗?只要多多练习、体会,就可以学会演奏乐曲了。

甲:能允许我加入你们的行列吗?                    

乙、丙、丁:当然欢迎!我们不但乐于接受,今后还要大力辅导、培训,欢迎更多的人参与!

甲:对,让我们大家一起参与!

(甲、乙、丙、丁用啸(包括叶、指)乐合(齐)奏《团结就是力量》或《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乐曲下)

 

 

(完)

我校教工努力服务地方,啸乐(口哨音乐)会、京剧社和江大园舞蹈队等在武汉开发区文化建设中作出了成绩或贡献

作为地方高校,我校一贯倡导和积极努力为武汉市和所在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力争作出更大的贡献。广大教职工(包括离、退休人员)也一贯积极努力,不懈追求。校啸乐(口哨音乐)研究和发展促进会、京剧社和江大园舞蹈队等在学校的支持和鼓励下,多年坚持活动和参加校内外表演。2012年我校江大园舞蹈队参加开发区社区健身舞大赛荣获三等奖,教师啸乐(口哨音乐)独奏《赛马》被选拔参加武汉开发区管委会社会发展局喜迎十八大“百姓大舞台”文化惠民碧湖、黄陵等社区专场文艺演出。今年9月13日上午,由武汉开发区管委会社会发展局批准的“武汉开发区戏迷(票友)协会”在沌阳文化中心剧场举行隆重的成立大会。其京剧社以我校京剧社为重要骨干,以我校江大园活动室为主要活动基地;社长开创阶段也由我校教师担任。协会成立大会上,所属京剧、楚剧、歌剧、黄梅戏四剧社还表演了9段精彩唱段,其中京剧占3段。余兴未尽,午餐后又受邀转战滨湖社区,由自己的乐队伴奏,继续演唱京、楚、黄梅戏唱腔,到下午近5点才告一段落。预计由此推动的热潮,会更加高涨。我们热烈期待和欢迎更多的校内、外人士参加!(此文以《我校教职工积极参与开发区文化建设》为题发表于《江汉大学报》2013年10月10日2版)

啸(口哨)【宝塔诗】

(2012年获江汉大学诗词吟诵大赛特别奖)

啸。

俗称:口哨。(1)

语言前,历史早。(2)

腔体不大,声音偏小。

歌曲多可奏,乐队进不了。

谋生谈何容易?地位因此难高。

造反者多作号令(3),当权派更不喜好(4)。

早期戏剧反角独用,后代印象更加不好。

现代科学发明扩音机,音量偏小不再是困扰。

美国纽约妇女首先登台(5),世界各国高手多次过招(6)。

发扬传统我国青岛办大赛(7),创新争先江城选修进高校(8)。

方便、灵活、流畅再加音域较宽,群众基础广泛前景无限美好。

注释:

(1)带歧视性。

(2)据《山海经》等。

(3)啸聚山林。

(4)据《礼记·内则》等。

(5)阿莉丝·肖。

(6)世界口哨大赛(会)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北卡罗来亚洲路易斯堡市创办,每年举办一次,已37届。

(7)青岛曹庆跃参加两届大赛,都取得了好成绩,以此资格,率青岛市口哨艺术研究会申办第37届世界口哨大赛(会)成功。

(8)江汉大学在理论研究等多数方面领先。在世界仅少数国家有民间培训学校(实班,仅初级,最多中级)的情况下,首创在高校开始选修课的教学。

啸(口哨)的词条式介绍

载《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基础》14-16页

啸:

又名吹唇等,俗称口哨,是一类高频声音的统称,其中包括动物和非动物啸。非动物啸又包括植物和非生物啸,动物啸中又分人类啸和其他动物啸,发声原理不尽相同。人类啸是由唇孔音起振,在口腔内以舌、颌和气流调节的开管空气柱耦合振动的发声现象。

啸在世界广泛存在,但我国有最为悠久和连续的历史记载,可以说具有优秀的历史传统。

从《山海经·北山经》等文献看,人之啸应在语言之先,最初和基本的作用是拟声和示意,后来发展为表情和演奏乐曲。

《诗经》三例(《召南·江有汜》:“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王风·中谷有推》:“中谷有蓷,暵其脩矣。有女仳离,条其歗(啸异体)矣。条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小雅·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二与歌并列,一强烈抒情,应与啸叫相对,属演奏乐曲的啸乐(口哨音乐),是运用自身器官的特殊的吹孔气鸣乐器类型。

《庄子》佚文、《楚辞·招魂》等记载了人(巫)和鬼交流的啸叫。

刘向《九叹·思古》代屈原抒情,同时寄托自己的身世感慨,写了士人长啸,开后代风气。《后汉书》开始记载了士人王遵写自己啸和异族啸,魏鱼豢《魏略》(《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记载诸葛亮隆中耕读常长啸,对改变人们对啸的看法起了进一步的作用。曹植写啸多而且品种全,给后代啸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晋名士多作啸,基本奠定了啸在文人作品中的地位。晋成公绥作《啸赋》,唐孙广作《啸旨》,是啸较为红火的表现。诗仙李白写啸43例,18例为己啸,和宋代大文豪苏轼(共79例),是已知写啸和己啸最多的名人。宋代以后,因统治阶级和理学思想束缚,文人诗文中偶或提到啸,多半是在掉书袋;从考古和俗文学作品中看到的啸者,则大抵为艺人(丑角)和下层百姓。

啸在历史上基本上是受歧视的,其原因首先是因为声音较小,因而不能强势地进入乐队(器乐)行列,而只能在民间和社会底层流传。虽然其方便易行、群众基础广泛,但整体素质不高。由于其有史以来一贯的隐秘的示意作用(如啸聚山林等)导致上层统治阶级思想上的反感和礼制上的歧视(如《礼记·内则》:“男子入内,不啸不指。”等)。虽然得到刘向、曹植、阮籍等魏晋名士、李白、苏轼等名流的青睐,但因为这些人基本上也是受压制和不得意的,没能改变大的格局。宋后改称哨子、口哨,又成为艺人(丑角类)的表演技巧,仍为正统上流不齿。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对啸的歧视,可以作为我们认识这一现象的佐证。《诗经》等早期典籍中妇女作啸既早且多,是因为妇女地位低下,且常有异族俘虏或出身下层者,不受儒家为代表的统治阶级的礼制限制。

现代口哨借助扩音设备的出现而在美、欧等地发展起来,美、日、中已举办37届世界大赛,但仍然没有被普遍承认为正统艺术。

啸方便易行,因而群众基础广泛;加上音域较宽,从(g1)c2到c6(e6)近五个八度,声音流畅,转调变奏容易:是具有潜力和极大发展前景的大众艺术类型。

目前,我国此项艺术已经重振优秀历史传统的雄风,呈全面赶超之势。

从文献时代顺序看,在写人自身啸之后,文献首先推演到禽兽的啸,如猿猴、虎等兽类和禽鸟,再发展到自然界中的芦荻、风、海浪等,后扩展为人为(如现代子弹、飞机等)的啸声。